第十八篇 生死等闲岂何言(1/2)
三份有关城中所能探到的各类有关信息已通过种种渠道送出了城外,但最为关键的还没有。这要等到眼下行动结束后,方能发出。那就是:董卓到底还在不在城中?
而这里,就是他今夜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所。韩文若经过细致的筛选和排除,是这样判断的,当夜的密报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而且,除了这里,院落外的四周越来越多的玄甲卫士的出现表明这里即将现身的人一定不平凡。
除了董卓,还能有谁呢,只有这老贼身边不足千人的亲卫部队才装备有这种工艺,材质都堪称一流的战甲。今夜西凉军的核心军议看来就是在此进行了,西凉四将一定会来,董卓若在也该来吧;还有,他呢,他会不会来。
这里的九名属下,都是韩遂军从各地网落来的刺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负责的任务,否则,获取情报进行分辨的目标就不能达成,这场刺杀就变得全无意义。对他们来说刺杀,观察,送信就是各自负责的目地,绝对不容一丝淆乱。有两名委身在屋旁的高树上专门施放烟雾,并以暗器打熄火把,然后在黑暗中以弓箭掠阵。另有三人,格杀护卫,造成混乱。韩文若同身旁一名使刀的好手则全力行刺董卓。其余三人趁乱混入官军中在旁冷眼旁观,仔细确定董卓的真伪。然后,无论行刺成功与否,必迅速离开现场,报讯与韩遂。
火把一旦被打熄,加上烟雾弥漫,全场必陷入一片迷乱,但他们这几人,专攻与此,在依稀中可以辨别事物,而且他们一出手就认准了方位,绝对是有利的。要使用烟雾是因为自己人少,而且这里离府衙并不远,对方援军很快就会到来。所以一定要在刹那问下手,片刻间得手,顷刻间撤走。
对韩遂来说这一次刺杀,主要是干净利落的获取现场的细节与情报以及对方对此的应对反应与表现,准确无误得手倒还在其次,他们已算定了出手的方式,也订好了撤走的退路。而对韩文若来说,就全然不同了,送信的事有其他人办到,而诛杀董卓,非亲手不可!
也许,这样冒险行刺,这样意气用事,这样不克制自己进行更为理智分晰的行为是鲁莽,是匹夫之勇;但是韩文若打算不管了,不管这一切了;只要有成功的可能,机会是决不能让他白白抛去的,眼睁睁的放弃这种事,我不要在来一次了,我也不想去做到。韩文若继续等着也继续的压抑着。
做任何事都是得要付出代价的,更何况是这种个人间,集团间互相牵扯的事!
他这样想的时候,眼前的视线也毫不模糊,感官的敏锐十分的散发着。但是,他突然被一种感觉刺激,他说不出那是什么感觉。他也不明白何以会有这种感觉。可是那感觉很熟悉。那感觉只告诉他一个字一个讯息:险!
他立刻保持隐伏的身形不变猛地从飞扬的屋檐上腾空了几尺。屋瓦碎片四溅。瓦砾溅得还不及他的身法快疾,“噗”的一声,房檐上,凸出了一截枪尖,穿过屋顶刚才伏身之处,在月光下亮晃晃的闪着,直取腾在半空中的韩文若。要是此刻他还在原地,那么,枪、瓦、身体,得要被穿成一体。
此刻在他身旁不远处匿藏着的刀手余平看来,浮在半空中的韩文若的身形将月光一阻,在眼前一暗的瞬间,剑光一闪。韩文若人在半空旋动,剑光闪自他手中。他的剑一直没有离手。所以他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出手。“叮”的一响,枪尖削了下来,枪杆裂而为二。
瓦溅满地,落地惊心。
大家的心都紧了一下,但韩文若并没有发出行动的暗号,也没有取消的讯号。
院落依然安静了下来,只有韩文若掠身而出,敌人的速度极快。韩文若到了楼外的时候,只见一闪面过的身影,在松风叶影,院落前的池塘边不见了。韩文若追了过去。在风里的松针仿佛在叹息,叹息到深浓时,变成了轻泣。静夜中的每一声叹息都像一个令人心折的故事,听得在黑夜里的池水,都隐没了令人心思的涟漪,平淡而无生气的如一面明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