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莫名身份(1/2)
第四章莫名身份
第二天一大早,和程骏豪对饮了一夜的萧随风早早的出现在竹舍前。看他神采奕奕的模样不见一点宿醉的痕迹。内功运转周天后长剑出鞘,竹林前涌起了满天剑影,在朝阳的照射下萧随风的四周犹如绽放起灿烂的烟花,绚丽至极。纵使丝毫不懂得剑术的人也可以看出他所施展的是一套极为高明的剑术。更难得的是除了长剑破空带起来的细微的气劲,未有丝毫的其它气劲外泄。剑气完全收敛,威力似有若无,一套剑法练习完毕之后,萧随风连脚下的野花都没有伤一朵。很显然他是避免破坏任何一点这里的草木。
收剑回气,萧随风的目光转移到了竹舍上冒起的炊烟脸上不禁露出微微的笑意――那是程骏豪在准备早饭了。即使是青菜豆腐,经由程骏豪妙手加工之后,都绝对有理由令自己食指大动,今天会是什么早餐呢?很期待啊!
长剑回鞘,萧随风就欲举步朝竹舍走去。
“喂,程骏豪在不在啊,有没有人过来带一下路啊。”一个声音透过重重竹林穿过来,声音非常弱小但以萧随风的耳力还是清晰的捕捉到了。是谁呢?在萧随风的记忆中程骏豪除了自己基本上不与外人来往啊!好奇心起,萧随风身形飘起无声无息投入竹林去了。
竹林内,两个儒衣穿着的人正每头苍蝇般的乱闯,看他们身形迟缓脚步凝滞应该是不谙武功之人。前面领路的是个年轻人,以萧随风江湖走动的经验很容易便看出是个女子,紧跟在后面的是个头苍白面容苍老的老人。
“月儿,你真的没有骗我?为什么走来走去总是没到呢?”老人语气有些急切和紧张。
叫月儿的女子苦着脸辩解道:“我前天就是走过这片竹林过后才到了竹舍的啊。昨天他们送我们回官道的时候也穿过这片竹林。明明有条小路的吗,怎么找不到呢?要是彩霞在就好了,可惜她被她父亲禁止出门了。大伯你也知道我在认路方面一向很差劲的啦!”
原来是个路痴啊,萧随风心中忍不住一阵好笑。这竹林并不是很大,能够在这儿晃悠半天找不到出路也真是了不起了。
“你是说,穿过这片竹林就到了?”老人终于醒悟过来了。
“是啊!”姑娘理所当然的回答,“可我转悠了半天也找不到昨天那条小道啊。”
老人为之气结:“你跟在我走好了!”说着急急忙忙的走在了前面。他刚才是关心则乱,一直催促她快点赶路,竟然没有想到这个丫头是个路痴。
萧随风自忖道:看来不需要自己带路了,得去通知程兄来客人了。身形飘起萧随风倏然消失在竹林中。
“小月?”听完萧随风的描述程骏豪微微沉思了一下,淡然道,“那应该是前天在这边借宿的两个姑娘中的一个了!”
“请问,程骏豪在吗?”程骏豪的话刚落音外面就传来这样的叫喊声,喊话的又是那个姑娘。
“出去看看吧!”萧随风微笑道。他也见识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路痴竟然在那么小的竹林中也能够迷路。
“妍儿姑娘!”看到走出来的杨心妍,叫小月的女子兴奋的叫起来。杨心妍她刚刚洗漱完毕正准备叫耿紫柔起床,听到叫声便出来了。
杨心妍露出温柔的微笑道:“是明月小姐啊!请进来说话吧!”
程骏豪和萧随风出现在门口。明月后面的老人目光落到了程骏豪身上,整个人如被闪电集中一般顿时僵硬了。脸上狂喜,辛酸的表情一起涌现出来。双手不自觉颤抖着伸出,声音打颤,一声轻呼:“楷儿!”
萧随风、杨心妍、明月三人的目光同时落到了程骏豪身上。程骏豪皱起了眉头,疑惑的看着眼前神色激动的老人。或许不能够叫做老人,虽然看起来很上苍老的样子,但程骏豪感觉此人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老。他伸出的手虽然消瘦但并不是老年人那瘦骨嶙峋、皮肤松驰,而是瘦削中带有一种病态的蜡黄;虽然是满头白,也并非老年人的馒头银,是一种枯白,倒有点像后世的少年白头了。面容枯槁,泛着蜡黄色,如果不是久病不愈,应该是长期生活在压抑之中或者是经受了重大打击。推断年龄应该不过五十岁才对。这些念头是瞬间在程骏豪脑海中闪过的。保持着平静的表情,程骏豪温和的说道:“这位先生你认错人了,在下程骏豪,并不是先生所言‘楷儿’。”
老人神情激动似乎根本没有听到,颤抖的伸出了双手梦呓般的低呼着:“楷儿,楷儿……”
明月无奈抓住他的手,大声道:“大伯,你先别激动啊,先确认清楚了,他可能只是长得像而已!”
老人更加激动起来:“他就是楷儿,我怎么会认错人呢!他就是楷儿……”
杨心妍微笑着打断了老人,温柔道:“不管老先生是不是认错人,请先里面做吧。坐下来将事情说清楚比较好确认啊!”
老人凝视着杨心妍,激动的情绪渐渐的平稳下来。杨心妍的笑容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能够让他信任安心,他轻轻的点了头。
一行人到竹舍内坐下,杨心妍轻轻的退出去给众人端茶水过来。
“老先生请说吧,在下到底长得像谁?”程骏豪保持平静的语气,淡淡的问道。
老人欲开口,明月先挡在了前面:“大伯,还是我先说吧,你现在还是平缓一下情绪比较好。”迟疑了一下,老人微微点点头。
明月开始娓娓道来,萧随风很是惊讶。这个连路都找不到的小迷糊说起事来竟然是条理分明、轻重有序。程骏豪很简单的便弄懂了一切。
原来这个老人是个王爷,神宗时候袭封的“安定郡王”。他口中的“楷儿”是他的独子赵楷,而路痴明月竟然是郡主。
虽然是一个王爷,名为皇室的身份,但其实和当今的皇室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因为他上宋太祖赵匡胤的直系子孙。
宋太宗赵光义的即位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且不管赵光义是不是弑兄篡位,但其后太祖仅存的两个儿子先后被迫害却是不争的事实。程骏豪在后世学历史的时候,看到这一段就更加加深了对宋朝的厌恶。
太祖的儿子死光之后,太宗突然大方起来,对太祖的孙子封以亲王爵位。其实这个时候太宗的皇位已经完全巩固,加封他们也只不过是在天下人面前做做样子罢了。这些王爷都不可能真正担任官职、掌握实权的,只是领着王爷的俸禄,顶着亲王称号的财主而已。而且这些王爷也并不是世袭罔替,他们子孙的爵位是每代递减的。王、公、侯、伯、子、男,一代代的递减。太宗之后的几个皇帝也一直这样安置太祖的子孙。到神宗皇帝的时候,太祖活着的后裔中已经没有王爷了。这时候神宗皇帝总算想起天下是太祖爷打下的,“太祖皇帝创业垂统,德被万世。神祖诏封子孙一人为安定郡王,世世勿绝。”于是就有了安定郡王这样的爵位。而老人就是袭封安定郡王。
赵楷就是这样一个“准王公”,本来他也可以就这样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但其实却不是这样。赵楷从小聪明伶俐天子聪慧素有神童之称,长大之后更是有“少年俊材”的美名。他不想像先辈一样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又对朝廷的**很是不满,曾经多次上书给宋徽宗,委婉的提出了批评和建议。宋徽宗并不是个气度宽厚的人,再加上曾有相士批言赵楷九五之命这种流言传到他耳中,这就更加剧了对赵楷的疑忌之心。赵楷的上书被驳回,并被责令在家闭门思过。
报国无门,心情烦闷的赵楷在宋徽宗限定闭门思过的期限过了之后,便带着几个家人出门散心去了。出门之后不久便没了踪迹,其后紧接着传来了几个家人遭遇不测的消息。消息传来赵楷生母定王妃当时便晕厥了。此后派人四处打探,并且力图透过官府的眼线查访,结果依然不见踪迹。两年的辛苦努力查访,除了查出赵楷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在岳州,除此之外别无消息。赵楷就像石沉大海一般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