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因果机缘(1/2)
木屋中的一些杂七杂八的笔记,让风莫邪学到了不少修道的细节常识,了解了修仙界中的人心险恶。晨曦坐于静谧之处炼气,修炼真云的剑法,晚间洒扫庭院,夜晚则于灯下看书。
老头又于往常一样,消失不见,而风莫邪也没去打扰。平时在打拳的时候,也注意到从动中入静,随着动作导引真气往不同部位的脉络运行,气机之感越自然。
子时正是一阳生,风莫邪才真正体会到了那虚极而静,心神随息出入,似有似无,气息到极细微处几乎不可察觉。
他忘记了他身体的存在,一股暖洋洋、酥麻麻的感觉悄然出现,渐次遍布了全身,让他十分舒服又留恋,几乎不愿离坐而起。以前为何没有这样的感觉呢?
从静宁到坐忘,静极而生动,由动而重归于寂静,风莫邪静心境界于今为止才真正稳固下来。那种动、痒、凉、热、轻、重、酥、麻等感觉,清晰的传导出来。
止心随息,气息已精微似无,心神无在又无不在,定静之中那些感触又动起来,让风莫邪难以自抑。突然有隐约的声音传来,风莫邪是背墙而坐,墙后就是老头的那间木屋。
低沉的声音似诵经,模糊不知其意,但在风莫邪的耳朵却异常清晰,感觉如同九天之音,聆听中心神无比的宁静,眼前被一层白光笼罩。
在此境中,自然而的一重其乐融融,周身上下,无一处不舒适与安乐,泥丸中流出喜悦,如暖春的芬芳,盛夏的冰雪,寒秋的怡人,严冬的暖和,不可名,不可言的那种。
眼前的毫光中,物色也变得剔透,两眼微闭中,木屋里摆放着的东西,慢慢的清晰,连木屋之外的景色都变得依稀可见,一片玲珑。
过了一日后,老头到是来过风莫邪的木屋,顺手丢了一个打坐修炼的紫色蒲团,随带着一张素黄纸放在了桌子上。
醒来的风莫邪现那纸上空无一字,心里直骂着老头打得什么鬼心眼,不料素黄纸飘了起来,霎时间化成了黄光。
“小子,别左一个老头,右一个老头。知道你小子心里会骂人。记住凝神静气,运真气于双目,就可以看到了。还有给你的那蒲团,是紫心草所炼制,有清心定性之功效,下次别在床上修炼了。”一声怪笑传到了风莫邪的耳朵。
又被这老头耍了一次,但还是盘坐在了紫色蒲团上。不一会儿,达到物我两忘之境。
“子时,修炼的是金刚法观。观想如坐于如山的火焰之上,周身污浊不染,腐恶不败。随着心神入静,渐觉不可忍受,到难以忍受之极点,观想自己身如金刚,周身火焰燃烧,焚烧自身,以成本相金刚不坏,显金色光明。
“午时,修炼定慧法观。观想自身如坐于九天之上,接受那混元真水洗刷,一切污浊随真水而化为无,周身纯净不染,清静安详,白色光明中自喜自乐,心神随之。”
这两修炼之法,风莫邪深思不得其解,一天中翻阅着那本《大日金刚定慧卷》。“金刚”,“定慧”,他心想难道是在此书中寻找到答案?
饿时以野果充饥,饥渴则饮山溪之水。
两天后才放大致明白,其一于定境中深入,方有观想之功。其二在于心神深入,才能观之境界。
时间匆匆已过一月,风莫邪修炼两种法观颇有成效,但是他现自己的修炼似乎到了一个瓶颈,需要一个因果机缘。
所谓的因果机缘,指的就是修仙之人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来突破瓶颈,顿悟之境是种最为快,但同时也是最不易的。一般都是入尘世或斗法获得天道机缘,才能将瓶颈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