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国际新格局(1/2)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陈华堂将改革派的力量引入江苏,使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改革区的决心没有变。根据参谋本部的命令,驻山东的第五军的两个师南下进驻上海,参谋本部情报处的人马也在上海加紧对敌对力量的侦查。
同时战略安全局的人分别打入了上海滩的青红帮中。在小陈的嫡系部队开进上海之后,列强就已经明白了,必须和小陈进行谈判了。是结束敌对的时候了。
当时的英法调不出多少战略力量来对付中国了,而德美分别和小陈的力量进行了秘密和公开的谈判。列强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以前的贷款中国是不可能偿还了。而中国的市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感兴趣。尽管当时中国人的平均购买力还不如美国人,但是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中国市场的潜力太大了。
于是乎德国首先推出了**的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原来的借款和中国进行对等程度的贸易和其他项目的交流。德皇对中国的评价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主宰此天下生灵的四分之一。
相比德国来说,日本的态度就没怎么转变。在肃清了俄国在朝鲜的军队后,日本一方面加强对朝鲜的奴役,一方面积极备战,准备再次入侵东北。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前面说了,军情局曾经权力资助朝鲜爱国人士安重根的反日义举。而日本在朝鲜的胡作非为,也让安重根实在看不下去。
本着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想法,在朝鲜的汉城,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伊藤博文被刺杀。安重根一跃成为整个朝鲜的民族英雄。
从情感上讲,俄国沙皇是绝不要和现在的小陈握手言和的。金融界大量资产被洗劫的耻辱,被中**队赶出东北的耻辱。然而俄国此时已经无力保持和中国的敌对状态了。此时的俄国内忧外患。国内农民的起义此起彼伏,整个俄国面临着革命的可能。而在国外,中德的握手意味着俄国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欧洲都将被遏制。
中国和德国构成了横跨欧亚的大锁链。强行打是打不开的,唯一在国际上突围的方法就是化敌为友。于是乎俄国被迫接受了这样一个现实:必须和中国联手。
于是中俄签订了《中俄友好条约》,中俄两国恢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其实在小陈的心中,库页岛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结。所以这个友好条约里没有对领土进行明确的分割,这就给未来的纷争打下了伏笔。
英法在各国纷纷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之后也做出了回应,主动要求和中方进行谈判。双方在谈判桌上又是一番较量,最后英法也结束了和中国的敌对关系。
中国的海军此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拥有了巡洋舰,驱逐舰,布雷艇,扫雷艇,潜水艇和护卫舰。中国第一艘两栖登陆作战艇问世了,小陈亲自命名为强军号。
同时小陈下令组建海军陆战队。他想打造一支战斗力超强的两栖登陆作战部队。龙翔特战队的部分成员加入了这支部队。最初的两栖登陆部队只有一个海军陆战团,2200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