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捷报频入紫禁城(2/2)
小陈本人对机枪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坦克被发明之前,机枪是陆战的火力之王。为此小陈不惜花大力气从各国买来马克沁水冷式机枪,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反复拆解,同时在各**火生产界的间谍,们也配合调查机枪生产技术。
终于,在1889年1月22日,第一挺中国设计的仿制的马克沁水冷式机枪面世了。马克沁水冷式轻机枪首先装备了第四军。
一支笔不能同时描绘好几幅画,在这边紧锣密鼓倒腾机枪的时候,小陈又有了新的动作。
他提拔了原山西大同镇总兵刘光才,这时一个当时还不引人注明,日后名扬天下的人物。在小陈穿越前的那个时空中,刘光才曾以数千兵马阻挡德法军上万人长达一个月,毙伤德军1400多人,是一员真正的虎将。
此时,对小陈来说破格提拔人才基本上等同于家常便饭,现任的户部尚书唐一擎,总参谋长聂士成都是他破格提拔上来的,而这回,他给了刘光才一步登天的机会,朝廷闽浙总督空缺,小陈提名刘光才,军机处下谕旨。同时命令他带着原来所帅部队去赴任。
对英国人拉拢李鸿章搞独立,小陈也是有所耳闻。不过么他没有急着出手,而是在李鸿章的南面,准备了一条刚韧的狼牙棒——刘光才。
这样从山东到福建,南北两面就对李鸿章形成了夹击之势。同时,战线拉长,日本人要想插手东北,我们就让他在福建栽跟头。1898年4月,日本领事林久治郎和清福建布政司签订了福州口租界专款,日本人在福建有了租界。
在调刘光才任闽浙总督的同时,军情局江苏分局又调兵遣将,南下福建,组建军情局福建分局,随时为刘光才提供情报支援,同时监控福建一带各级官吏。
与此同时,小陈通过军机处正式下谕旨:废除厘金制度。
厘金制度是清朝压迫商品经济的集中体现。厘金分两种: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中国国内自己设了若干国内海关,在自己内部设置若干贸易壁垒。
同时各省的厘金制度又不相同,征收厘金的尺度由各省督抚自行掌握。这就是财权下移的根源。小陈绝不容忍!
建立一个强大自由的大中华贸易区是小陈内心迫切的想法。一个有庞大中产阶层支撑着的巨大市场将使中国拥有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一个物尽其力货畅其通人尽其才的中华将无敌于天下。
于是,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所有开设的征收厘金的机构均被裁撤,如天津的厘捐局,山东的厘金局,河南的税厘局。湖南的厘金盐茶局也被裁掉了。闽浙两省的厘金征收机构估计是下一个被动刀的对象。
厘金制度被废除之后,直隶山东河南湖南四省的商户们是欢天喜地,鸣锣敲鼓。很多商家表现形同过节,一个河南商人的妻子问他:“春节也没有看见你这么高兴,今天是怎么了?”那个商人说:“杜甫说过,”笑问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今天就是我们商贾真正的春节啊."
而被裁的人员是呼天抢地,痛哭流涕。虽然他们拿到了一小笔补助,加上以前中饱私囊所得,混个衣食无忧不成问题。可这前一天还是控制着肥的流油,后一天就得卷铺盖走人,这变化也太打击人了。不过直隶是反应平稳,所有了解小陈手段的官吏都话都不敢多说就走人了。山东的被裁人员也很老实,见证了义和团被控制,德国人和法国人都被打跑了的山东征收厘金的官吏人员也不敢多说,灰溜溜的回家了。
河南的被裁官吏也很老实,袁世凯躲在老家都被收拾的情景让他们想起了就打个冷颤。唯一闹事了的就是湖南原厘金盐茶局的官吏,他们这个机构有分局,分卡,分巡,分卡巡船,炮船,自以为很强大,不服命令,聚众滋事。湖南巡抚江标上书请示。
大风大浪小陈都经历了,这些小鱼小虾还不沾板。小陈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找来了谭嗣同,让他以朝廷的名义给现任湖南巡抚江标写一道谕旨;另一件事叫来了陈宝箴,让他以老上司的名义给江标写一份建议书,建议江标具体行事的方案。
谭嗣同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壮派,陈宝箴是在湖南叱咤风云的元老派。让他们说话简直比小陈让自己说都要放心。很快局面被控制住,闹事者遭遇强力镇压,在领头的被斩首示众,数十人被逮捕关押之后,这些乱七八糟的闹事者做鸟兽散。
三千二百字,本书有史以来更新最给力的一章。兄弟们的票票啊,像雪花一样砸向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