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战天津(1)(2/2)
他想起了前世的队友,想起了大憨和二虎,他牺牲后他的队友大憨和二虎肯定恨不能亲手抓住敌人剥了敌人的筋抽了敌人的皮。将心比心,他自心痛。
高处不胜寒,那一刻他想到了朱元璋。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屠杀功臣,这或许未必是他情感的本意,却实际上是他理性的选择。以他的精明,知道当时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想造反,却不得不举起屠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一定是良弓的悲哀,未必不是藏弓人的悲剧。
有人说未必一定要藏弓吗?是的,在当时的制度条件下一定要!后周不藏弓的结果是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
可以和君主同患难,不可以和君主共富贵,未必不是君主的憾事。君主不是一般战士啊。
小陈有些厌倦了,穿越回来,永远要面对永无休止的政治较量,军事博弈,财政危机。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不是忙着安抚这个,就是筹划着打击那个,没有休息日,没有安心的时候,甚至有人专门会组织一下暗杀来“犒劳犒劳”自己。
人生的变换就是这么大,若干月前,他还是一名执行者;如今,他是决策者。除了刚穿越回来不久干掉了王太监之外,他的身手甚至没有使用的机会。(遇刺那会自保除外)
如今,伤口完全痊愈了,他也不能上场杀敌。除此之外,他还要说一些不想说的话,做一些不想做的事.
收束起愁绪,他没有多少时间来感慨,他又下了下一步命令:
命在北京警备学堂接受训练的特战队立刻奔赴天津前线,任务是自由猎杀。
命军事情报处在北京警备学堂接受训练的谍报员全部出动,目标天津,任务是获取有价值的军事政治情报。
命第三作战师接替罗荣光部和董福祥部的防务。罗荣光部在当天的战斗中已经伤亡很大了,对于这个在原来的时空轨迹中奋勇作战最终殉国的将军,小陈可不想让他再牺牲。而对于董福祥部,他本身就不能放心。
这个董福祥部,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自己的部下就有不少参加了义和团。对于一个不能完全镇住自己部下的将军,小陈是无法放心的。且不说义和团的功与过,军队者,国之重器,不可有失,不容有误。
况且甘军部前身为董字三营,本身就是在甘肃的起义军和镇压起义军中展出来的。在国内镇镇门面还可以,和英国人大战,胜算未必有多少。
更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