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光 > 北宋折家军(2)

北宋折家军(2)(1/2)

目录
好书推荐: 校园无敌公子 名医归来 武侠影视侠客行 兰溪探案集 网游之星辰战帝 万世剑冢 修仙我有强化炉 死人禁忌 罚神天下 旷世圣尊

折氏对契丹(辽)及北汉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石敬瑭代后唐自立,为酬谢契丹的援立之恩;除燕云十六州外,把河西之地也奉送给契丹。

契丹欲尽徙河西之民以实辽东,人心大扰,《旧五代史·折从阮传》)。

折从阮高揭义旗,集众据守,抵御契丹的侵扰;后石重贵与契丹交恶,折从阮奉诏东渡黄河连拔十余碧;北取胜州,东入朔州,把契丹势力逐出黄河以西。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辽(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兵分三路侵宋,其西路直攻府州。

折御卿与辽军战于新泽碧,大破之,俘将校以下百余人。

至道元年(995),辽大将韩德威纠结党项勒浪、鬼族十六部落,领辽军两万来袭府州。

折御卿断其归路,大破之于子河汉。勒浪、鬼族等部族乘乱反戈,辽军全军覆没,其将号突厥太尉、司徒、舍利的,被杀20余人,韩德威只身逃脱。

咸平二年(999),辽萧太后亲率大军20万攻宋。折惟昌等引兵东渡,攻入五合川,破黄太尉势,有力地牵制了辽军。

景德元年(1004),辽军万余来攻奇岚,惟昌率兵入朔州,攻克大狼水碧,歼敌数千人,解了奇岚之围。

刘崇始据太原称帝,即因折沃归附后周来攻府州,为折德康击败。此后北汉数次来攻,均兵败而回。

宋初,折氏配合宋军,多次对北汉协同作战。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折御卿东渡黄河,牵制北汉军于岚州一带。

先破奇岚军,俘北汉军使折令图;又攻取岚州,杀北汉宪州刺史霍诩,俘大将马延忠等;乘胜沿汾河而下,攻陷隆州(今山西祁县东南),与宋太宗会师于太原城下。

在抗击西夏、契丹的同时,折氏以其特殊的“蕃官”身份招远抚来;对西北诸族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宋淳化四年(993),李继迁附辽叛宋,折御卿引兵征讨;召回银、夏诸州党项、羌族800余帐。

子河汉一战,折御卿名播遐迩,勒浪、鬼族等部族都请求内附。

折御卿领兵把他们迎入塞内,安置在府州以南。宋廷籍其丁壮,得精兵万余骑。

景德元年(1004),折惟昌知府州,契丹言泥族拔黄碧300余帐也来归附。

《折克行神道碑》碑阴,并列当时由折氏统辖的20多位大寨主的姓名;足以见其控御边睡,铃辖蕃汉之遗制焉毕沉《关中金石记》卷六。

折氏征战传家,父子兄弟皆英勇善战。他们世居边地,洞悉蕃情,对于北宋西北防务也多有筹划。

韩绛经制西北边事,曾采用折继祖之弟继世的建议,筑城叽以北临横山,直逼夏州。继世还曾向韩琦进攻守之计10余条,均为其称服。

孙览筑城蔑芦,召折克行计议。克行为他筹划,不仅城堡如期完成,还攻入津庆、龙横川,歼敌3000余人。

后来河东路筑八碧,以通哪延,折克行力主“以远者为先”。

经过争论,最终还是采纳了克行的主张;折可适既是一员勇将,又是一位良臣。

崇宁年间,有人建议攻取灵武(今属宁夏)。宋徽宗就此征询折克行意见。折克行认为:“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宋史·折可适传》,显示了他从长计议的战略家眼光。

在守边御敌的斗争中,折氏父子兄弟前仆后继,表现出舍身许国的感人精神。

折惟昌其弟惟信、族叔海超在抗击西夏军的战斗中为国捐躯,折御卿、折惟昌父子都是抱病出征,殁于军中。

至道元年(995)子河汉之战后,韩德威趁折御卿有病再度南侵。

御卿强支病体迎敌,敌兵闻之而不敢进。折母派人召他回去,御卿对来人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宋史·折御卿传》说完泪如雨下。第二天病故于军中,年仅38岁。

折御卿的次子惟昌后知州事。大中徉符七年(1014),河东路运粮赴麟州(神木),他抱病领兵为援。僚佐劝他暂且休兵,他回答:“古人受命忘家,死于国事,分也”《续资治通鉴》。

大中祥符七年,折御卿顶着风沙行军卒于道中,年仅37岁。

回顾折氏家族的历史,确实是“功在朝廷,名在四夷,”宋李之仪《折渭州文集序》,载《姑溪居士前集》卷三十五。

第一代:折宗本

第二代:折宗本之子折嗣伦

第三代:折嗣伦之子折从阮

第四代:折从阮之子折德扆(佘洪)、折德源(折德愿)

第五代:折德扆之子折御勋(佘英)、折御卿、金刀令婆无佞侯折赛花(佘赛花佘太君杨令婆)(女)

第六代:折御勋之子折惟质。

折御卿之子折惟正、折惟昌、折惟信、折惟忠、折海超(宋史卷253列传012,海超是惟昌的从叔,故不可能是御卿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