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是和是战?(1/2)
有了段正志这个开头,群臣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自从婉拒了与洛家的亲事后,一直皇帝冷落的文渊阁大学士,颜婉秋之父颜卿康偷偷觊了皇帝阴沉沉的脸色一眼,狡猾的眸子一溜,突地站出来激愤地说:“皇上,不可,这群反贼都敢杀朝廷命官了,若不杀鸡儆猴,反倒招安,岂不显得我朝软弱。以后但凡有不平之事,群起效仿,那还了得!”
这话明显获得了一部分官员的认可,不少大臣小声嘀咕:“就是,就是,连朝廷命官都敢随便杀,若饶了他们,那以后只要有不满,是不是就拿朝廷官员开刀?”
现在身体倍儿棒,急于重振威风的皇帝显然也不想妥协,他神色稍霁,冲打了鸡血一样的颜大学士颔了颔首,然后望向规规矩矩而立的兵部尚书道:“奉尚书,此事你怎么看?”
兵部尚书奉安一直在装柱子,这平乱原是兵部的拿手好戏,也是众将士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奈何兵部身为六部之一,却只是个空架子。
大梁的军事力量主要分为四部分,其中五城兵马司以及拱卫京师的禁军是皇帝的嫡系,他们装备精良,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皇城、皇帝的安全,这部分人是肯定不能轻易派出去的。
另一部分是戍边将士,因为大梁建国以来屡次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产生冲突,因此在北境驻扎了大批将士,这部分人几乎占了全大梁兵力的三分之一。而且因为近百年来,边境冲突不断,多次与北夷交锋,经过血与战火的洗礼,这支军队的战力不是寻常军队能比拟的。而这支大梁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就掌握在顾家手里。
西北离长州、星州路途遥远,而且冬季即将来临,未免缺衣少食的北夷人南下劫掠,皇帝暂时肯定也不会派西北军去星州、长州平叛。
还有一部分是晋王率领的南军。这支军队原只是一支一万余人的弱兵,但却在平叛南蛮的过程中屡立奇功,逐渐扩展成十万人的大部队。
晋王十五岁从军,由一介小校尉逐渐成为南军的大将军,在南军的威望极高。这支队伍战力也很不错,但皇帝对晋王防备甚深,怎么可能把南军派到长州、并州这等富庶之地,眼睁睁地看着晋王继续做大。
除了这三部分兵力,余下的就是各地的卫所了。
大梁全国各地共有三十六卫所,负责所辖之地的安全,这些卫所有大有小,但大的也不过一万来人,小的只有千余人,零零总总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万人。
人不多不说,而且人员还分散得厉害,更重要的是大梁境内这一百多年来都没有任何的战事,这些人大多没见过血,平日里的训练也疏忽得厉害。
加上近年来大梁赋税锐减,国库空虚,军费连年削减,军中贪腐厉害,很多卫所几十年都没换过武器了,也就是说,很可能上了战场,这些士兵连每人一把长矛都配不上来。
这样一群人真上了战场,只有节节败退的份儿。
但全国也就只有这些卫所真正的掌握在兵部手中。因此兵部尚书奉安才会一直藏着自己的身形,祈祷皇帝别把火烧到他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