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一场大火(1/2)
老人说人身上有三盏灯,灯靠的是人心去点亮,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火。也许是太阳发出的热被存在了心里,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心火。
健民跟其他的小孩一样,喜欢玩火,喜欢看到燃烧,似乎跳动的火焰里面有另一个世界。大爷的家在河道的西边,中间的空场呈西高东低。出门是一颗榆树,不粗,枝叶也不茂盛,树干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蚂蚁,也许是榆树将养分供养了蚂蚁所以长得慢。就像父母把精力给了孩子,自己就被岁月侵蚀的快。
榆树向东去是一条土路,路的东边靠北种着杨树,大约有二十多棵,一排排的,像是护卫。这些杨树站的密,长得不是很好,跟靠院墙的七八棵杨树成为呼应,就像是古代的皇宫,有亲卫,有普通士兵。杨树一米以下的树皮大都不完整,那是被羊啃的。
榆树东边过了土路是一个垃圾场,再往东堆着一些往年的柴火。近处是玉米杆,远处是麦秆。杨树东边是一个场院,也是堆着今年的玉米杆,直到河道。
一天下午,健民跟玩伴在玩耍,麦秆垛的南边有棵柿子树,树皮粗糙开裂,一块一块的,成棕色,看上去像是蛇皮。麦秆垛被掏了一个洞,平时玩捉迷藏的好去处。
在洞里玩了一会儿,也许是因为洞黑黝黝的,光线不好,也许是其他的原因,健民提议在洞里生火,像古代的人一样。健民从家里拿的火柴,就近取的柴火。火堆很快就烧了起来,起初是很小的火,似乎随时都会灭一样,健民就往火堆上添柴火。心神完全被火焰吸引,火焰一窜一窜的,柴火越堆越多,火烧到了洞口上面的麦秆,然后两个孩子就手忙脚乱的救火,一阵忙活以后就只看到青烟不时地随风飘起。也许两个孩子以为,没有明火就万事大吉了,一阵闹腾就回家了。健民直接跑到床上睡了起来。
在傍晚的时候,河滩里聚了很多人,手里提着水桶,铁楸。麦秆垛跟临近的一个玉米杆垛起了火,大家都在纳闷这火是怎么生起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