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叱咤神州 > 第75回 宋商刘汉武

第75回 宋商刘汉武(1/2)

目录
好书推荐: 混在东汉末 绯红人生 大汉名将 异界女仆系统 异世仙道之悠悠生活 全职网游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七剑七界 合诸侯 中央都市能力学院

第75回宋商刘汉武

刘汉武还是极为聪明的,他的脑袋一点都没乱,他马上转过神来想到:“不对呀,如果他是辽国的王爷不可能把抓到的土匪就地释放啊,不用自己说他们肯定都会把这些土匪押到上京临潢府,邀功请赏的,这个自称小王爷的公子,他到底是哪国的小王爷呢?”

“哎,你怎么不回话呀?”王义豪绷着脸问道。

刘汉武心中暗想,无论他是哪的小王爷,只要是王爷肯定都朝廷背景的,不管怎么样,先把自己从政治领域和宋辽两国之间的矛盾中摘了出来。想到这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回禀,小王爷,小人仅是唯利是图的商人,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利。小人不敢相瞒,这些镔铁和马匹都是要卖到大宋去的,因为这些东西在大宋有多少都不嫌多,要多钱都不嫌贵。”

“哼。”王义豪轻轻的哼了一声,马克思说的没错!“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刘汉武不是北宋的外贸官员的话,就是为了暴利铤而走险的商人。也可能是两者相结合的“红顶商人”。

王义豪接着问道:“据我所知大宋严禁民间私造兵器,而你这些用来打造兵器的镔铁是卖给大宋朝廷的吧?”

众所周知宋朝对外软弱无能,但对国内人民的控制却是极其严格的,为了维护国内的统治,防止人民和军队造反,大宋对兵器实施着最为严格的管制措施,这是谁的知道的事实,别说民间私造兵器,就是私人收藏兵器都是犯法的。

刘汉武知道自己在辽国通过易货贸易从西域商人那里换取镔铁的卖方是大宋的官府这一点是无法隐瞒的。在这个问题上和这个神叨叨的小王爷绕圈子是没用的,还不如索性直说:“小王爷圣明,大宋从立国之初就宣布兵器之禁:‘诏士庶之家,不得私营蓄兵器。所藏兵器,非法所有者,限一月送官。敢匿,听人告捕。就是军士素能自备技击之器者,寄掌本军之司,俟出征,则陈牒以请。品官准法听得置随身器械。’所以小人的这些镔铁的确是卖给大宋东作坊、万全作坊,御前军器所、制造军器所和都作院,修内司等。但小人只是为了谋取其中的暴利的商人,没有任何朝廷的旨意。”

王义豪在心里慢慢的体味着北宋当局兵器禁令的意思,这条禁令大意就是:告诫所有的老百姓,不得私营造和收藏兵器。所有兵器是非法的,限期1个月内上交政府,如果敢私藏者,大家听说后向公安局举报。就是军队的官兵平日要把自己的武器,都要集中到主管这支军队的管理部门统一保管。只有当要出征打仗时,要拿着上级的书面作战命令,经朝廷指定的正式文官核准,审批,发布后,才能发放给出征官兵的手中。

世界上任何政府都会对武器实施不同程度的管制,这种管制的度。说明当局和所统治的人民之间的矛盾的激化的程度以及统治阶级执政能力的一种自信程度。对武器的管制的越严格,越说明当局和所统治的人民之间的矛盾越大;当局对自己的统治越没有自信。

宋朝对兵器的管制是极其严格的就连直接作为统治当局的鹰犬捕役“差佬”都不配置兵器,平时执行任务时也仅是拿着一根“哨棍”的木棒子。宋朝这一管制措施已到达了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的程度。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宋朝当局是何等的虚弱,对人民是何等的害怕和不信任。

王义豪也了解一些有关宋代历史上武器管制的事情。仁宗天圣八年三月,宋仁宗皇帝赵祯指示:“川峡路今后不得造着裤刀,违者依例断遣。”

宋仁宗皇帝这一指示中的“着裤刀”是什么东西呢?着裤刀就是挂在腰间的刀。其中包括施耐庵,在元末明初所著《水浒》中常提到的朴刀。朴刀实际上是当时的一种农具。

两个月后,掌握川峡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利川路转运使陈贯接到仁宗皇上的这一命令后,一看皇上这道圣旨有问题啊,这不是扯淡吗。如果这样连农具都制止的话,这不是不让老百姓活了吗?老百姓活不活到是小事,关键是朝廷给自己定的指标完成不了,影响自己的“政绩”啊。于是他思来想去还是给仁宗皇帝写了一个折子,在这个奏折上他说:皇上啊,这“着裤刀于短枪干、拄杖头,安者谓之‘拨刀’;安短木柄者,谓之‘畲刀’。”两者都能挂在裤腰上,区别在与安装在刀后面的木把上。“畲刀是民间日用之器,川峡山险,全用此刀开山种田,谓之刀耕火种。今若一例禁断,有妨农务,兼恐禁止不得,民者犯众。请自今着裤刀为兵器者禁断;为农器者放行。”你看这样行不行呢?

王义豪在心中极为鄙视北宋当局的统治者,宋朝是历史上最典型的媚外重内的政权之一。他们把自己统治和压迫的人民看成是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一支力量。就连保卫自己安全和维持自己统治的武装力量都信不过。一支不被信任,平时手中连最基本的武器装备都没有,这样的军队和警察除了镇压国内的老百姓之外还能干点什么呢?难怪在宋朝在其统治期间,疆域越来越小,在一切对“外部”战争中一败再败,只能靠盘剥国内人民的血汗,每年向“邻国”进贡绢、银,来苟延残喘的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一个附庸风雅,粉饰太平腐朽无能的政权所制定的虚外重内的政策不光是影响了中原300年,而且这一政策被后来的很多统治当局所仿效,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