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六道轮回(1/2)
距离巫妖大战也已经不远了,巫妖开始着手准备大战,巫族领地,一众祖巫都在自己的领地练兵,以期和妖族大战一场,然而后土部落的后土却不在其中。
盘古开天辟地后身殉,身化洪荒万物,却是天道残缺,惟独没有那轮回地狱,只在肚脐这里留下了一片幽冥血海,是以洪荒众生灵死去后便无所依托。
如此大的因果,自然要由身具盘古血脉的祖巫来补全,后土为那第十二大祖巫,远没有其它祖巫那般暴戾,这重任自就落在了后土身上。
后土在看见众多生灵死去后魂魄在洪荒中飘荡,心下本就不忍,只想着如何帮助这些魂魄解脱。
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血海之地,看着无数冤魂无家可归,痛苦的哀嚎,不由得心下不忍,脑中灵光一闪,莫名其妙的得了一部超度经文。
后又在血海中超度了万千魂魄,心下越来越感觉得自己的造化就在这幽冥血海之中的魂魄上,但天机模糊,后土又如何猜得透?
拿出六道碎片看了一眼,却是道机牵引之下,后土顿时全然明白,当下心神极度震荡,却是又喜又哀,喜的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哀的是此道一成,自己却也要随之而去了……
想着组建六道轮回的事情,在建立轮回规则之时,后土暗道:“魂魄必须以生前的因果为凭,来决定入何道。因果重者,须得入那地狱道,受尽刑罚,洗去因果业力方能重新转世;因果业力沾染稍轻者,亦须投入饿鬼道,阿修罗道,脱了因果业力方能重入轮回;因果业力最轻者,当进畜生草木道,轮回转世,脱去因果业力,重入人道。生灵皆有因果,只要不沾染因果之业力,便能轮回人道,以求天道轮转,脱了凡体。如若世代行事积善,有大善于世间,抑或他人功德余荫庇佑,当轮回天道,享得人间诸般福禄恩泽,荣华富贵是小事,成就皇者亦有可能。”
后土说道:“如果真个如此,日后众生灵却是有了归宿。”
后土低头细想片刻,抬头时已是一脸坚毅,当下显出巫祖真身,只见她人身蛇尾,背后有七只手,前面也有两手,握两条腾蛇。
“我予舍身,化六道轮回,引无边弱水。”
“我予舍身,受无尽之苦,除万灵怨念。”
“我予舍身,行轮回生死之责,造福域内。”
后土发完宏愿,天道有感,降下无量功德,同时,便见天外飞出一物,落入后土手中,竟是一座灰蒙蒙的宫殿,正是那至宝地府,此府自成一界,可孕育万物成长,最重要的是府内含有一道鸿蒙紫气,天定成就地府,六道不出,地府不显。
而后土得了天降功德,周身放射万丈光芒,渐渐的身影隐没,待光芒散去,眼前出现了轮回地狱。
地府成型,轮回定立,天上有无量功德降下,其量竟比女娲造人之时还多,随着功德降下慢慢形成一女子,与那后土娘娘容貌有九分相似,确是后土化轮回身陨,其一丝真灵借这后天第一大功德保存。
后土身化轮回地狱是何等大事,功德只在那盘古开天辟地之下,后土也是象盘古大神一样身殉而化轮回地狱万物。
“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
“道”认为每个人死后都要对在世所做的事情负责,接受“功过批判”,按照功过分作“六道轮回”,六道即六道桥梁,让鬼魂分别通往不同的地方投胎,以第一道至高,第六道最低,而“地狱”则是“六道轮回”的载体。
第一道是金桥:给在世时修炼过仙法、道法、佛法,积有大量功德的人通过,以升仙或成道。
第二道是银桥:给在世积聚功德、善果、造福社会的人通过,成为担任神职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间?火。
第三道是玉桥:给在世积聚了功德的人经过,转世为有权贵之人,享富贵荣华。
第四道是石桥:给在世功过参半的人经过,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
第五道是木桥:给在世过多于功的人经过,投身贫穷、病苦、孤寡的下等人。
第六道是竹桥: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经过,分作四种形式投身: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乌蝇、蚂蚁等。
从此,洪荒各生灵死去后魂魄有了依托,各得其所,再也不要在洪荒之上飘飘荡荡,一时间洪荒众生全都感应后土大功德,全部面向轮回地狱跪拜道:“后土娘娘万岁!”
连远在九天外的那几位圣人也感应到了,个个面色凝重,朝着轮回地狱行了一礼。
只见此时后土端坐六道轮回之前轻柔的念着一篇经文:“尘归尘,土归土,灵魂归于后土,然而,汝无需痛苦和哀伤,死亡是生命的循环,并无丝毫掩盖,虚伪,黑暗。吾身化六道,就是为了使汝等不至于消失,不至于堕落。道从不蔑视,是为混元,从高而下看,更不需蔑视,高不是为了舍弃低而存在,而仅仅是为了守护和引导而来,是让汝等知道,汝等是永恒的种子,吾确实汝等的父母,引导汝等走上真义之道,在这之前,吾愿生生世世,守护于汝等。这心愿,就是吾之大行,也是吾之根本法门。”
洪荒生灵听者这经文一个个都跟着念了起来,那是在歌颂道的至高至爱,歌颂后土娘娘的慈悲,歌颂后土娘娘的功德。
那一个个声音形成一股股念力向血海旁的转轮投射而去,那转轮越转越快,周围的孤魂野魄投进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直到血海之上已经一个孤魂也没的时候,却从血海之中走出一个个男女,那男的其丑无比,女的却貌美如花,不知多久那血海之中再无一物出来之时,那转轮已成实体,只听轰的一声,而后一个世界慢慢生成,有水流于其中,是为黄泉水,有桥跨其上,名奈何桥,一物一物化生出来,慢慢地府成型。
有一物从天外混沌之中落将下来,这正是那先天灵宝冥书与判官笔。
其上有一切未成仙道之人,生死日期都记于其上,故冥书又名生死簿。
洪荒有天地冥三大灵宝,天书分为封神榜,可封天神,大劫将至,天地万物皆在榜上,现在还没出世,在鸿钧手中;地书为大地的胎膜所化,不但防御无穷还有节制地仙的效果,天书不出它则为万仙之首,为镇元子所有;冥书又称生死薄,只要不是超脱三界,不在五行,那么所有的生灵都记录在这冥书之上,它主管天地万物的生死。
――――――――――――
后土身化六道轮回,却为巫族得了气运,为此,帝俊等人正郁闷着呢!
妖皇帝俊面容冷峻,身着金黄长袍,手执先天灵宝河图洛书,端坐在大殿正中,旁边还坐着两人,左边一人横眉对眼,身着火红长袍,手上擎着先天至宝混沌钟,正是那帝俊兄弟东皇太一,右边一人却是个女子,长得妩媚妖娆,自是那妖后嫦羲。
下面拱手站着一人,窄额高鼻,背上长着一双肉翅,赫然是那妖师鲲鹏。
话说那日妖师鲲鹏飞回天庭后,即刻向妖皇帝以及东皇俊太一汇报了民间所言,又道:“那巨蛇才不过自行修行几十万年,如何就有太乙金仙后期修为,定是那人族精血对修炼有大功效所至。”
妖族和巫族天生对头,其中妖族修炼元神,巫族修炼肉身,却是各有所长,又巫族有十二大祖巫,个个身具盘古大神精血,肉身强悍,有那准圣修为。
妖族虽然顶尖高手只有那帝俊太一鲲鹏伏羲四人,可却有先天至宝混沌钟与先天灵宝河图洛书镇压气运,更有圣人女娲起那威慑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