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胸有成竹(1/2)
(-
吃惊过后,周子梅扭头看着宋璇,问:
“你是他的助理,他今天没发烧吧?“宋璇扭头看看杨睿,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不过周子梅也并没有指望她回答,当即就已经转头看着杨睿,“你确定你不是在开玩笑?你知道一年销售二十万套高档商务套装……是什么概念吗?”
杨睿笑笑,“足以成为国内最大的服装企业了?”
见杨睿一副轻描淡写的模样,周子梅忍不住道:“岂止是国内最大……我们新雅服饰这边的商务套装在香港本地和台湾、日本这些地方都算是有些市场的了,你知道整个九五年,我们的销量是多少么?……”说到这里,也不等杨睿回答,她就已经自己开口说了出来,“仅仅只有大概七万套!”
这个时候,新雅服饰的副总裁马桥突然开口道:“在牵涉到出资组建月半弯公司的会议上,周小姐对杨先生推崇备至,说你不但有着极为突出的服装设计才华,而且在经济领域的很多方面都有着超越时代的、高屋建瓴的认识,所以我想,杨先生会做出这样的决策,肯定是有着自己的理由的。自从在香港听到周小姐对你的介绍之后,关于你的设计才华,我们都已经见识过了,用惊叹不已、惊为神人来形容都毫不为过,所以也让我个人对杨先生的经营才华更加好奇,关于这个决定,不知道杨先生是否可以指教一二?”
杨睿闻言点点头,倒是并不藏私,想了想,道:“此前跟子梅姐聊到国内服装市场的时候,我就已经介绍过我的观点,我个人对国内市场的发展是持偏乐观的看法的,对服装市场发展的判断也是如此。基于我的判断,我认为即便是把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抛开不计,单单只是工业、商业和贸易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两座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这一块的城市群,也已经有大概五百万到八百万人口是处在相对富裕的程度,对于他们来说,动辄几千上万块的消费,并不是承担不起了。“顿了顿,杨睿又道:“假定我的推断成立,那么我将有五百万的消费人口基数,而且这五百万人大多是刚刚致富没有多久,绝大多数都是独立创业者和高薪的打工者,他们的生活、消费等等需求,其实已经开始与国内绝大多数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所以我倾向于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追求较高档的生活品质的消费**,对于高档的商务服装,也会有比较强的购买欲……”
“..根据我的估计,他们平均每人每年的服装消费能力,大概在三千到五万元之间。
事实上我的判断就是,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他们会是国内高档服装消费自勺绝对主力,也就是说,只要能宣传得当,只要质量得到保证,只要销售工作能够做好,那么,这一批富裕人群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顾客……“五百万人的市场,我只要其中的一百万人出来每人买我们一件衬衫或者一件西装,就已经足够。”
听完了这一番分析,石桥和周子梅对视一眼,忍不住问:“杨先生对市场白勺判断……我的意思是,你的根据是什么?据我所知,目前很多国外的调查机构给出的市场调查,部并不能支撑起你的这个论断。”
杨睿闻言耸耸肩,笑道:“所以喽,这只是我自己的判断。”
听杨睿这么说,石桥脸上闪过一抹失望,因为在他看来,没有具体的市场调查分析就轻易的对市场做出某种程度的判断,显然是极端业余的做法。甚至可以说,这是有些孩子气的做法,想起一出是一出。这和当初他从周子梅口中听到的杨睿对国内市场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敏锐见解的形象……有些不符。
抬头看了杨睿一眼之后,石桥就不再说话,只是低下头端起杯子慢慢地喝水。
周子梅揉揉眉头,有些苦恼,问杨睿:
“你真的确定要这么玩一把?”
她在玩这个字上特意咬了重音一一即便她并不会太过在意一百五十万块钱的损失,但是像杨睿做出的这种在她看来明明是往水坑里扔钱的决定,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好接受。
她身价不菲,但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并不是那种会拿着父母的钱随意挥霍的香港富二代。
杨睿闻言点点头,肯定地道:“是,我确定。”
周子梅闻言默然片刻,才道:“你要在我们那边代工,当然可以,我可以给你保证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但是,不管多少货,我们都会要求现款结账的。”
杨睿闻言笑起来,知道周子梅这是在隐蔽的表示着她的反对,却还是点点头,道:“我明白。”
吃过了饭之后一行人把周子梅和马桥他们送到酒店目送他们走进去,这才准备开车返回,石军却是主动从车里下来,招呼杨睿,“你坐我的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