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奇特的轰炸(1/2)
哈坎特的加入让中华星影业的员工倍受鼓舞,就连已经外出拍摄《蜘蛛奇谈》的杨文烈和满兴龙等人,也专门赶回来参加了这次庆祝晚宴。
感受到周围的未来同事们火热的热情和友善的笑容,哈坎特心里同样充满了激动,看起来他的这次选择并没有错,相比较于西方国家无处不在的上位种族思想,华星的人民明显更加淳朴,更加包容。
不过哈坎特并没有就此放过蒋希文,他拍摄完《库伊索的骆驼》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再掌镜了,如今从蒋希文那里又看到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优秀的故事,当然恨不得能尽早把它搬上大荧幕,所以一整个晚上,哈坎特都在提醒蒋希文赶快把剧本赶出来,他随时可以待命进行拍摄。
蒋希文微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他也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哈坎特能够参与这个剧本后半部分的创作。在原来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中,其实故事的后半程还有些硬伤,那就是关于主角马里克的哥哥沙里姆。
这个角色是剧中一个很重要的连接线,他在幼时火车上的一次松手,造成了主角和青梅竹马的恋人分隔多年,后来他又加入黑帮,帮助黑帮老大禁锢了女主角的自由,再然后,他又忽然间幡然醒悟,救出了女主角,和黑帮老大同归于尽,整个故事中,这个人是串联故事展最重要的一根辅线。但是原版电影中,对沙里姆的刻画非常单薄,大家不明白他为什么在火车上放开女主角的手,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加入黑帮,至于他突然大彻大悟,也只是因为看了男主角在电视上的自述,很明显有些不合乎逻辑。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原版电影剪辑的原因,把对沙里姆这个人物的性格刻画变淡薄了,毕竟一部电影一百几十分钟,要交代的东西太多,有些地方就无法注意到,可是蒋希文觉得,这个角色还有很多潜力可挖,相对于男主角整部电影一成不变的善良和执着,沙里姆这个角色,更带有贫民窟中出来的人物的那种小市民思想和市侩的嘴脸,也更能代表贫民窟的民众的形象。
不过说句实话,两世为人,蒋希文都没有住过贫民窟,对这种角色的刻画的确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没关系,如今有了哈坎特的加入,以他的身世和儿时经历,相信一定能让沙里姆这个角色形象变得真实而丰满起来。
对于蒋希文的邀请,沙里姆欣然同意。他并不清楚蒋希文的心思,可是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个剧本,他同样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感悟,他甚至认为,这个剧本就是专门为自己而面世的,从这个故事中,他能现太多和自己的成长相似的经历,拍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其实就是在拍摄他自己的故事,辛酸、奋斗、忧愁、幸福。
在晚宴上,杨文烈同样也跟蒋希文谈到了他的《蜘蛛奇谈》,他的问题,在于心理悬疑这个题材上的把握度。
杨文烈其实和蒋希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沉稳,内敛,而且他比蒋希文更加不苟言笑,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个热血、豁达的人,通常情况下,这种人都比较单纯,不会有太多弯弯肠子。可是拍摄恐怖电影,尤其是玩心理悬疑的恐怖电影,没有一些弯弯绕的想法还真有点搞不动,所以拍了十几天下来,杨文烈一直觉得很吃力,尽管有蒋希文的剧本可以让他照猫画虎,可是每一部电影,成功的因素都离不开导演对细节和氛围的把握,这方面,杨文烈是真的感觉到自己不适合拍摄恐怖片,因此这次回来,杨文烈其实也抱着让蒋希文另择人选的想法。
蒋希文想了一下,杨文烈说得也有道理,也许他真的不适合拍摄恐怖题材的电影,反而是如《天涯明月刀》那样充满豪气的大侠类型电影,可以让他更加得心应手。可是思来想去,中华星影业现在还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能够掌控整个剧组,进而掌控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不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能上位的。
但杨文烈提出了这个想法,当然也有了一些准备,这一次,他把马连生推到了前台。
“连生?他现在的能力足够掌控一整部电影了吗?”蒋希文心里有些疑虑,马连生在摄影技术方面是没得说,而且跟随他的时间也不比杨文烈短,可是摄影和导演毕竟不一样,考虑的问题也少了很多方面,蒋希文担心,如果马连生还无法胜任这个职位,就匆匆地把他推上前台,反而会造成这部电影的失败,进而打击到他的自信心。
从摄影师转为导演的成名人物并不在少数,大6有张艺谋、顾长卫,香港有刘镇伟、杜琪峰,这些人物,在二十世纪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导演,所以若是马连生想要转行做导演,蒋希文也会全力支持,怕只怕,他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在这第一步上就栽了跟头,从而影响到他的展。
杨文烈也明白蒋希文的顾虑,所以鼓励他道:“这次拍摄《蜘蛛奇谈》,其实连生给了我很多主意和想法,我个人认为,他对恐怖片这一领域比我更有天赋,不如让他试试吧。”蒋希文摸了摸鼻子,毅然点头道:“那好,你把他叫过来。”
不一会儿,马连生就满脸疑惑地站在了蒋希文身前,听着蒋希文郑重其事的交代:“老杨已经跟我说了,这部《蜘蛛奇谈》,他准备让贤,由你来做导演,怎么样,你有准备吗?”马连生惊诧地问到:“我?为什么?老杨生什么事了吗?”蒋希文摇头道:“不是,是老杨自我感觉他不适合拍恐怖片,所以向我推荐了你来接替他的位置。”
马连生脸上同样有些担忧,之前蒋希文已经和他谈过,他想转做导演,蒋希文随时支持,可是这还需要他自己更多学习,练好“内功”。几个人在西神洲留学的时候,马连生是比较痴迷于摄影的,所以在导演这个行业的涉及,并不如蒋希文和杨文烈等人,甚至都没有龙清秀知道的多。
只是后来回到华星,他一直是蒋希文的御用摄影师,跟随蒋希文也学到了不少导演方面的知识,但是这毕竟看别人做,而不是自己亲身实践,因此他心里多少缺乏一些底气。
听了蒋希文的话,马连生态度很迟疑地问到:“希文,你觉得我现在行吗?”其实蒋希文也不确定,不过看到马连生自己都没有信心的样子,他当然不能继续打击他,于是鼓足音量,大声地鼓励他道:“没有关系,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拍,就算《蜘蛛奇谈》失败了,以后还会有《蟒蛇奇谈》、《鳄鱼奇谈》,每一个人,都难免从失败中学会进步,只要你坚定自己的信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