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赚钱的方法(1/2)
听说新改造的留声机运到,公司的人一窝蜂跑到了设备部,都想要见识一下这种新鲜的玩意儿。
蒋希文让人拆开包装,映入他眼帘的,果然就是颇具后世雏形的新式圆盘形留声机,这次纽因斯一共运了十台完整的留声机过来,还有一台硕大的录音设备。看到这些前所未见的留声设备,中华星的员工们一个个发出了乍呼呼的惊叹声,不时有人对着那些机器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亲自上去摆弄了几下,一个个稀奇地不得了。
蒋希文指挥员工把这些东西安装好,然后开始进行录音试验。正巧黄莺和她的声乐培训老师也赶过来看热闹,蒋希文直接把她抓出来,对她说到:“来,对着这里唱两句。”说完递给她一根录音棒。黄莺也没有羞怯,大大方方的拿过录音棒,在蒋希文的示意下,清唱了几句当时颇为流行的歌曲。
“好。”蒋希文示意黄莺停下来,然后让录音师把唱盘刻录下来,因为这些东西颇为新颖,蒋希文以前也未曾接触过这种录音设备,所以纽因斯这次还专门派遣了技术人员来给他们做教学。只见那个棕色瞳仁的录音师在设备上东敲西打的捣鼓了一番,然后拿出一张亮闪闪的唱片出来,对蒋希文等人额首道:“行了。”蒋希文心头一喜,连忙拉开旁边的留声机,把唱片放到了留声机上,拨回钻头,然后按下了开关。
刹那间,一种泉水般清澈的声音回响在安静的设备室中,黄莺刚刚演唱的几句歌词,被完整无误地再次播放出来。“太神了,我从来没听过这么清晰的唱盘!”周围的员工们顿时迸发出一阵欢呼,伴随着热烈的鼓掌声。
蒋希文也是频频点头,这种音质,虽然比不上后世的MP3什么的,但是远比旧上海那时的留声机声音来得清亮和透澈,就算相比于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磁带式录音机也不惶多让,这种效果,当然来源于蒋希文给纽因斯他们提起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材料的直接使用。
不过蒋希文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详细的询问了技术人员这种唱片的拷贝效果,使用时长,播放时长等等一系列相关数据,得到满意的答案之后,才正式定下了心里的计划。
一旁的黄莺也非常激动,因为她知道,这种设备运过来,中华星音乐集团的成立就指日可待了,而一旦音乐集团正式挂牌,自己这个公司目前唯一的签约歌手,就有机会灌制自己的第一张唱片了。想到这里,黄莺不免有些疑惑,这些日子蒋希文一直让她跟着聘请的声乐老师训练歌喉,却从没有跟她提起过录音或者歌曲方面的话题,到时候若是真要录制唱片,自己该唱什么歌呢?
这个问题蒋希文心中当然早有定案,他并不急着草率的开始替黄莺录制唱片,作为华星甚至是这个世界上第一张专业的歌手个人唱片,蒋希文肯定会选择最优秀的歌曲来打响这第一炮。由于圆盘式唱片的播放时长目前只有30分钟左右,按蒋希文的推算,也就是大概6首歌的样子,所以他需要和专业的音乐师们好好商量商量,看看到底选用哪6首歌曲比较合适。
众人围着这几台设备闹哄哄的围观了整整一上午,甚至一时兴起,好多人都去试着录了几句歌词,听着从唱片上传来的杂七杂八乱吼吼的声音,所有人都显得非常开心,嘻嘻哈哈打闹得不停。不过蒋希文并没有随着他们一起打闹,趁热打铁,他需要趁着这个时候,把将要录制的歌曲确定下来。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蒋希文把公司所有专业的音乐人员都叫了过来。这些人并不一定都是音乐集团的储备人员,他们有些是为电影做配乐的,有些是声乐培训部的老师,别以为演员就不需要做声乐培训,念台词也是要有节奏和抑扬的,不然为什么电视上主持人说话和普通人说话总是不是一个味呢。
看到几位音乐人员坐到各自的位置上,蒋希文清了清嗓子,带着一丝兴奋说到:“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研制的新式留声机和录音设备已经运到,中华星音乐集团的成立也需要提上日程了。”众人都很是高兴,纷纷鼓起掌来,蒋希文作势压了压手掌,示意大家停下来,然后继续说到:“为了打响公司的第一炮,我准备录制一张专业的唱片,主唱就是我们公司的签约歌手黄莺小姐。接下来,我们需要选取六首优秀的歌曲,我这里有些腹案,需要各位协助创作出来,当然,如果各位有什么好的歌曲,也可以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如果大家都认为不错,我们就收录在这张唱片里面。”一听说自己也有机会登上这张注定被载入史册的唱片,一众音乐人员都激动起来,纷纷开始了更加热烈的鼓掌。
蒋希文心怡的歌曲,大致上有十来首,不过根据目前流行的趋势和唱片销售的定位,他准备选择一些比较复古的风格,比如《夜来香》,《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之类的。没办法,当全世界都还在唱“玫瑰玫瑰我爱你”的时候,你披头散发的去整个什么“一生之中彷徨的挣扎”,那估计你的下半生一定会变得非常挣扎。所谓潮流,并不是某个人根据自己的想法随便整点儿新鲜玩意而出来,就可以引领潮流的,真正的潮流的走向,是需要社会的发展和受众的需求来推动,例如“猫王”的崛起,就跟当时美国社会宗教信仰的崩塌和渴望独立、渴望个性的新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将山村、布鲁斯以及山地摇滚音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具震撼力的新摇滚曲风,这种音乐正好适应了当时的年轻一代展示自我、释放自由的激情和渴望,所以迅速风靡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而那个时候的中国呢?人们还在听着《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憧憬着第一个大跃进的“五年计划”会将国家带向繁荣和富强,你若是叫“猫王”当时来中国开个演唱会什么的,铁定会扑街得很惨。
而另一方面,留声机在这个时代,在华星国内还并没有流行到个人家庭里,即使是大富之家,也很少会整个沉重的留声机放到家里聆听,当然,这和当时的滚筒式留声机音质太差、播放次数太少有直接关系,不过可以得知,当时使用留声机最多的地方还是各式各样的舞厅或者百老汇。面对这样的市场定位,稍带一点靡靡之音的复古歌曲显然会更受欢迎,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歌舞厅,这样的音乐也时常会在大家耳边响起,其流行程度和流行寿命就不需要再做赘述了。
基于以上一些理由,蒋希文最后拿出来的几首歌曲分别是《茉莉花》、《夜来香》、《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给我一个吻》,他还给其他乐师们留下了一个希望,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来参与这张唱片,当然,如果这些人拿出来的歌曲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他还会再加上一曲《情人的眼泪》,又或者是《今宵多珍重》,这些歌曲,无一不是曾经风靡一时的舞厅经典之作,而且风格又相当统一,这张收录了如此之多经典歌曲的唱片,必定会大放异彩。
可怜了周围几位专业的音乐人员,听到蒋希文连哼带唱地把这五首歌曲整出来,一个个眼睛都发直了。之前就听说《精忠报国》和《千里黄河水滔滔》是蒋希文做主创的,甚至连国歌都是他和一众音乐大师捣鼓出来的,可是没想到蒋希文竟然如此神奇,一下子就拿出了五首这样朗朗上口,却又让人回味无穷的歌曲,这一下,几位音乐人员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突然变得异常沉重了,若是不能够拿出与蒋希文这几首歌水平相当的歌曲,他们怎么好意思对最后那一个空位提出非分之想?
在几位音乐人员满怀感慨和心事重重地走出办公室后,蒋希文又叫来了杨文烈,和他商量起了另外一件事。
眼见一月的上旬就快要过去了,举办“金像奖”的事情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从两人一回到华星开始,蒋希文就把这次“金像奖”筹备工作的事情交给了杨文烈,自己也不时在一旁协助,通过和各国电影人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各国优秀电影的筛选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由于是第一届盛会,所以暂定的是每个与会国都有三个名额,兰西帝国的“百代”电影公司,格陵兰帝国的“图克南”电影制片厂,美利帝国国家电影制片厂,克罗马帝国联合电影公司,奥匈帝国“狮王”影业,奥斯曼帝国“圣光”电影公司……一大批早已成名或者新近崛起的知名电影公司已经明确表示了会参与这次盛会,对蒋希文来说,他征服世界电影市场的步伐又迈出了踏实的一步。
杨文烈来到蒋希文面前,向他问到:“希文,找我什么事?”蒋希文抬手示意他坐下,紧接着问到:“金像奖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地址选好了吗?”杨文烈点头道:“已经选好了,就在御道西面的皇宫博物馆,那里场地够大,装修又够豪华,用来承办这样的盛会实在是太合适了。我已经跟博物馆的人联系过,他们表示到时候可以腾出地方来,让我们举办这次金像奖。”“御道啊?”蒋希文一时没注意到杨文烈的后半截话,却在听到“御道”两个字的时候沉吟起来,所谓“御道”,就是古时候专供皇帝车驾通行的道路,它其实并不是一整条大街,而是街面上中间非常宽阔的一部分,和其他两边的普通街道比起来,“御道”完全以上好的大理石铺就,硬实无比,历经千年亦不易毁坏,特别是上京城这条“御道”,由皇宫门口直达上京城东门,长达十余里,全部是以上好的汉白玉大理石铺成,经历了上京城十几个统治王朝的更迭,至今依然光亮如新,毫无裂痕。
不过在波旁王朝垮台之后,末代皇帝李熠虽然还居住在皇宫之中,却已经失去了皇帝应有的权力和享受,这条御道,也不再专属于他一个人所有,而是成为了人人都可以上去践踏一番的游乐之地。只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联邦政府在御道两旁设立了一些围栏措施,限制游人在这条“御道”上胡乱破坏,同时专门派遣了相关人员,对这条长街进行维护和保养。但是对于政府来说,这种事情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这种保养不仅耗资巨大,还没有任何收益,又要时刻防止游人随意破坏,真正是如鸡肋一般,使人焦头烂额。
蒋希文沉吟了半晌,忽然一拍桌子说到:“有了!”随之蓦然起身,把正在等他说话的杨文烈吓了一跳。没等杨文烈询问,蒋希文就急切地说到:“老杨,你说我们把那条御道弄过来,整个星光大道如何?”“星光大道?”杨文烈被问得一头雾水,糊里糊涂地问到:“什么星光大道?你弄这么长条街道过来干什么?”蒋希文嘴角神秘地一翘,笑着说到:“我是这样想的,咱们举办了这第一届金像奖,可以从中评选出对世界电影史做出了相当贡献的人物,到时候咱们把这些人的名字做成模型,刻到这条御道上,留给后人景仰,你说,结局会如何?”
“这个主意绝啊!”杨文烈也一下子跳了起来,他深深知道,如果蒋希文的构想成为现实的话,这些人一定会拼了命一样挤进这个门槛来,仅仅是为了“后世景仰”这四个字,就算是拼得头破血流,这些人也一定会前仆后继地涌过来。到时候,不单是这些人功成名就,同样也奠定了“星光大道”以及上京城在世界电影人心目中的地位,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确立,无论是对上京城,对中华星影业,还是对整个华星电影界,都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