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论道(2/2)
“小凤,你们剑湖原来也是和百花门差不多的历史。剑湖第一代的掌门,就是我慈航剑斋出去的弟子-苏晚秀。本来她是百花真人的道侣,没想到几百年后留下的剑湖竟然和百花门成了对头。我看了,剑湖的‘问道阁’里面也差不多有这么些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道书。”
林可雅伸手一招,一团青光飞出大殿,转眼就从侧殿里卷回了一个书箱。玉指弹动,里面的十几本书就排列成行漂浮在了空中。
“王动,这个是你的书箱。这十四本书,是你自己从你师傅的藏书里面选出来随时要看的书。其中这七本,也是我们修真者要从小研读的根本道书!”
林可雅玉指轻点,漂浮在空中的十四本书中就有七本失去支撑,落到了地上,空中只留下了七本不薄不厚的普通书册来。但是旁边的三个女孩仔细看过反而是更加迷惑了,原来这七本不过是世俗间那些士子们攻读用来考取功名的书罢了,并不是她们想象中的那些记录着各种高深法术的玄奥经文。
“小凤、茹凤、青霞,你们是不是认为这些书都是很普通?修真修真,修的是道、法、术,求的是长生。修真者第一个要修的,就是道心。只有铸就道心,千锤百炼,万难不易,才能铸就通天之塔,得证长生!”
“这七本道书,都是前人感悟天地,偶然所得的精华。百万年前,无数次大劫的前面,这世上出现第一个修士一直到今天,经过万千大贤共同参悟,拟定出来的可以证就长生的根本大道只有一百一十四条。还有无数条大道,贤者们只能触摸,却不能用文字把感悟给留下来。而记录这一百一十四条大道的,就是一百一十四种流传在世俗世界里非常常见的经典。后来有些证就长生的仙人,也都会留下自己对天地大道的感悟,传下一本自己的道书。加上这数十万年来无数后辈修士的填注,世间流传的道书也就有千百万种之多。传抄当中的缺失,传承当中精要的遗漏,各家注释的抵触,还有那些胆大妄为的修士自己篡改道书,现在要找到一本能直接凭借感悟天地大道的原本道书,已经是不可能。就是那些经过大能修士精心校对,逐一注释辨析过的善本,也都是被各个修真门派深藏在核心要地,只有那些丹成一品、天资卓越的修士才能得到参悟的机会。”
林可雅等到下面的几个人把自己话里面意思领悟通透,才继续说道:“就是世间流传的各种道书泥沙混杂,但是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天才。每年都会有一些天资过人的修士凭借自己的感悟,从那些错杂的道书中领悟出高超过人的法术来,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王动不就曾经自己从这些杂书里面参透符篆之道,以‘风雨雷电’四套最简单的符篆组成祈雨大阵,在三年前轰动扬州。我在慈航剑斋里面都听过和你相关的传言,说起来你的‘敕制提调扬州路祈雨天师印’我还曾经摸过的。”
她话音一转,又回到了正题:“王动集录的七本道书,和我看的那些自然是不能比,但是他能从上万本杂书里面把这七本道书给一字一句的校对辨析成现在的程度,这个才是我和李师妹最看好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