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二八七章 与小天子的交锋

第二八七章 与小天子的交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新天龙慕容复 剑魔异界录 末世血灾 校园狂少 异体——我的绯色天空 骇客 圣血游侠 吸血皇朝 三洞真诠 兵行人间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二八七章与小天子的交锋

曹操在拥立袁绍的文书上说:袁绍齐光日月,材兼三级,有尧舜之姿、伯禹之劳、殷汤之略、周武之明,是天下之望,只有他当上天子,天下才能安定,希望他为了天下苍生,勇挑重担,受累委屈坐上皇帝之位。

袁绍三次推托,假模假式的说自己能力不足,德才不备,曹操就与百官三次真诚的敦请,张于把袁绍“说服”。于是二月初二日,袁绍勉为其难的在邺城登基。立国号为大赵。任命曹操为丞相,颜良为车骑将军,立长子袁潭为太子,又立袁熙为魏王,袁尚为齐王,大封百官。三司分别由沮援、郭图、审配担任,许攸为尚书令。刚正的田丰再一次进了监狱,罪名是狂悖无礼,目无主上。

袁绍认为乌丸是他的有力佐助,下旨封颁下为辽东属国率众王,蹋顿为乌丸辽西率众王、汗卢维为右北平率众王,与之联姻,赐以安车、华盖、羽旄、黄屋、左纛。乌丸乃定。又以鲜卑轲比能为顺义王,轲比能认为自己与袁绍平起平坐,收下了礼物,却并没有收下袁绍封他为可汗的信物。不过,袁绍在部分放弃汉民的利益的前提下,的确得到了鲜卑和乌丸的支持。

接着,曹操总理朝政,开始了对反袁一派的全力打压,并且亲自领兵北上,荡平了十三处反对袁绍的叛乱。一时间,冀、青、幽三州都在名义上服从了袁绍的领导,甚至远在辽东的公孙康也表示臣服。除了并州的吕布态度不明之外,北方已成了袁绍的天下。从表面上看来,已经再没有人敢于公开的反对他了。

消息传到襄阳城,小天子刘协大怒,下旨要亲自征讨袁绍,灭其九族。

在朝堂上,小天子第一次发了威。他拍案暴起,声震殿瓦,侃侃而谈,让群臣百官不敢出声。似乎也正是在这一天,百官发现,小天子长大了。

“朕要亲征袁绍。讨平这国之逆贼,诸狂卿以为如何?”

此语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

我第一个念头升起,这小子要抓兵权?一直觉得,刘协只是一个小孩子。我静静的看着面沉如水的他,发现他那张孩童一样的圆脸已经变长,柔条地线条渐渐为刚毅所取代,目光中有了自己的决断。是的,他已经二十岁了(虚岁)。与他同年的诸葛亮已经成亲,并且统领大军击败过袁绍了,与他同年的小刘琮也已经成亲。并受封为侯了。他是该成熟了。难道他以为,讨伐袁绍,有助于他抓取权力?

我微闭双眼。不发一语。

对于这个小天子。我一直是抱有同情心地。在历史上。他是完完全全地一个木偶。曹操在后面拉线。他就只能在前面动胳膊动腿儿。

比起曹操。我对小天子还算是不错地。起码他有自己地卫兵。有自己地乐趣。我不会干掉他地妻子换上自己地人。

可话说回来。权力是一种最为紧缺地资源。所有接触权力地人。没有一个肯于放手地。自古以来。为了权力。父子不成父子。兄弟不成兄弟。夫妻不成夫妻地事例多得数不过来。就算是李世民这样地英主也有玄武门之变地惨剧。就算是赵匡胤这样地明君也斧声烛影落个不明不白。我虽然没想当曹操。但是却也不想把大权交上去。自己当摆设。更不想自己当了鳌拜。功高震主反而被砍了头。

能否在这其间找到一个平衡?我一直在想。当然。什么引入民主机制就不用说了。在这个时代。说这个根本就不可能。不过这也并不能说在这个时代皇权就能代表一切。恰恰相反。在这个时代。远远还没有形成清代时期那种绝对地皇权。什么天子一言可定所有臣工生死荣辱。所有政务皆可由天子乾纲独断一言而决地话。在这个时代同样行不通。在这个时代。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门阀士族方兴未艾。学生士子勇于直谏。这两个阶层都想拥有更大地权力。都想表达自己地声音。我想。哪怕仅仅只是为了我自己地后路。我也该想办法给汉室留下一个比较宽权地制度。

我打算。架空皇权。强化相权。同时。为了杜绝一个奸相为害天下。我要把相权拆分。实行类似明代地那种诸大学士集体议政地内阁制。

当然,这需要时间来运作,但我相信,凭我现在地能力,可以走到这一步。毕竟眼下的朝庭虽然还叫汉,可是已经和新开创的一个天下没有什么区别了。从黄巾之变到董卓之乱,再到天下分崩各地割据,眼下的天下已不再是小天子的天下。朝中大员们,真正服从小天子的并没有多少,他们好多都是跟着我一步一步血印的走过来的,也有是被我一刀一枪打服了的,我想,如果让他们在小天了和我之间选择一个地话,三分之二的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我。

既然决定的不让小天子重新抓回权力,我就不打算让小天子借着袁绍称帝这件事做什么大的文章。所以我不动声色的微微摇了下头。

“陛下,袁绍自然当伐,但天下分崩,我军连年大战,百姓困苦,不宜连续作战,请陛下三思。”陈群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小天子。

华歆出班道:“陛下,天子重威德,岂可轻易亲征?臣以为不可!京师重地,万岁切不可远离。袁绍要自立于冀州,显然胸无大志。主上轻出,万一稍有失利,反而启动他南下之

严格说来,这两个人远远算不上是我的亲信。我也奇怪,先发言的居然是他们。可是这样一来,这两个人一出口,群臣纷纷表态,表示对小天子的不支持。只听群臣你一句“庙堂之上言理天子不得以势相夺”,我一句“天下者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但以一人治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句句说在理上,却句句在反对小天子。对于这些士人来说,原本就是辩论地好手,以前很少有和天子直接辩论地机会,今天得我的意旨,那还不辩个痛快。眨眼之间,小天子废了半天力气才制造出地气氛被打的干干净净。他只好求助似的望着刘和,希望刘和能为他解围。

可是,刘和在幽州也还罢了,在襄阳,他地份量明显不足,更何况,百官只是用得拖字决,反驳小天子话中的失误之处。而并不直接反对小天子要消灭袁绍的立场,他又不了解实际情况,又能说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