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从红楼中看见了什么?(1/2)
“《红楼梦》我的确没有看过。”曹雪芹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就连古城西也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有点文化气质的老头子居然会当众承认没看过《红楼梦》。不过对方既然这么说,那对自己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位老先生既然没有拜读过《红楼梦》,那我认为我们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讨论下去的必要了。”
“我是没有看过《红楼梦》,但我研究《石头记》研究了几十年。”曹雪芹的眼中有些回忆的惆怅和悲伤,许是想起了前世的那些往事。
“据我所知,作者当年在撰写《石头记》时,并没有将功夫花在那些所谓的笔法,技巧,布局上,而是表现他心中的悲和喜,愤与恨。”曹雪芹黯然说道:“他笔下的一切,都是他曾经亲身经历过的。”
古城西两撇小胡子一皱,对曹雪芹的话颇不以为然,他引经据典道:“红楼梦是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每个章回虽然彼此独立,却又各有相关,有学者指出红楼梦所采用的是一种全然不同于西方小说的结构方式,作者采用许多小事件堆栈成为一个大事件的“浪潮式”架构,以数个大主轴穿插众多小故事而成≮小说中还包含着诗、词、曲、赋∈、酒令、笑话、谜语、题匾、八股文等各种不同文体的创作与批评。乃至有命理卜辞、脉案药方、讼状塘报等▲本身已是长篇小说。涉及的文字题裁,包罗梦》这部古典小说巅峰的文学巨著中,我们不但看见了丰满的人物塑造,曲折动人的情节。我们更看到了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本质,看到了封建社会地没落,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挣扎!”古城西说到激动处,满脸通红,双目充血,语气亢奋。
他挥了挥手,慷慨激昂地吼道:“教导我们,《红楼梦》不要当小说看,而是要当作历史来读!他写的是很细致地、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这是无产阶级在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
而四大家族的阶级斗争也很激烈,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根本就讲不通!不看完这部《红楼梦》,就不算中国人!”
“我没看完,我就不算中国人了?”曹雪芹被一个大帽子顶下来,吓得够呛。他的确没有看完,他死地时候,这本书还太监着呢,后面地40回基本就算是小高编的同人小说,他怎么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完呢?古城西使劲摇着头,甩得像个拨浪鼓,一副很铁不成钢地架势,用沉重的语气对曹雪芹谆谆教导:“这位老先生,不是我说你。若是现在的年轻小伙子没看过《红楼梦》,我觉得还能勉强接受,毕竟数典忘祖的人多了去了,我丝毫不感到惊奇;但是到了你这个岁数,还没活明白的人,我只有表示深深的遗憾。
这部《红楼梦》,向我们深刻地揭露了封建主义制度对劳苦大众荼毒至深的丑恶嘴脸,更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光辉指引下,高举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学习八荣八耻,团结在以书记为核心的领导团体周围,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的日子好起来了,国家富起来了,社会也和谐了≮这样歌舞升平的太平世,我们看《红楼梦》,更应该带着感恩的心情去看,这是古典名著的现实意义。也是我等文人与时俱进,学习科学发展观,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成功案例。”
古城西说得脸红脖子粗,自认为一句句切中“要害”,时刻不忘在文学评论中强调现实意义,这也是他在文学界迅速走红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