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轻装前进(2/2)
果然,还没到半个时辰,就有探马来报告,自己的右侧有大队骑兵在悄悄运动,具体数字不详,没过一盏茶的工夫,又有探马回来报告,左侧又发现有骑兵在运动。
内史腾立刻想到了渡口之战,赵军的骑兵可是一点都不比秦军差,甚至还要强上几分。
“传令下去,后退二十里。”内史腾下达命令,心道反正联军多以步兵为主,即便走上一晚上,也只是勉强能到蒲阪,渡船被自己烧了一些,联军渡河至少需要一天,只要后军来的及时,不难留下小半联军。
行军队伍中的韩非现在用提心吊胆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联军本来骑兵就不多,刚才李震勉强才凑到五千,根本无法有效的完成对抗任务。实的不行,韩非只好玩虚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看秦军将领是否上当了。现在韩非担心是就是,秦军将领是个愣头青,根本不怕死,继续采用原来的战术,这样的话,联军估计明天中午也到不了蒲阪。
五千轻骑分成两批,悄悄迂回到两翼侧后,然后开始破坏绿化,每人砍上一根树枝,绑在马尾巴上,造成的效果果然惊人,只是不知道秦军吃不吃这套了。
缀缀不安的走了一个多时辰,没有发现秦军继续骚扰的意思,韩非心安不少,没过一会探马回来,称左右三十里内,没有发现秦军的行动的迹象,韩非这才算的彻底的安心,下令全军,全速前进武器除外,能丢的都丢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蒲阪。
轻装前进这招,中国历史上见的太多了,韩非用起来自然熟练的很。不过联军不是党领导下的队伍,也不提倡什么民主,所以韩非不需要做啥思想工作,命令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有哪个敢不听话的,立刻砍了。凡是有战车陷入路中的,一律推倒,战车兵变步兵。
这个命令的结果是,一夜的行军下来,道路两边至少丢弃了战车百辆,烧饭的锅也丢下上千只,至于其他没用的行李,更是丢了一地的。
联军以最快的速度逃窜,秦军追的也不慢。事实证明,韩非轻装前进的举措是正确的,天明时分,一只数量大约为五万人的秦军,出现在联军后面八十里左右,这只秦军正是奉了赢政之命南下的秦军北方军团的一部分,领军是也是一代名将杨端,先锋是现在还年轻的王贲。这只秦军虽然是从大老远来的,但由于行动坚决,日夜兼程走的还是近道,居然比吕不韦率领的部队走的还快,缺点是由于道路难走,战车全部放弃了。
赢政瞒着吕不韦调动军队的事,目的是想看看自己对军队的号召力如何,另外也有从吕不韦手上分权的意思。总的来说,秦军上下对赢政的命令还是不打折扣的执行的,这也让赢政看见了希望。
先锋王贲赶的很快,一路之上看见道路上联军丢弃的东西,没走多远又撞见了内史腾所部的探马,王贲立刻向杨端做了汇报,同时也加快速度,前去与内史腾部汇合。
两军汇合后,下令部队做短暂的休息,三员虎将开了个临时的小会,商议一下统一行动的计划。按身份地位,杨端最高,等级制度森严的秦军中,很自然是杨端就成了这只军队的临时指挥者。
内史腾简短的将这些日子的战报做了汇报,其中对于韩非用兵的狡猾进行着重的阐述,其实内史腾也发现了联军丢弃的东西,看起来联军很像是仓皇逃窜中,越是这样内史腾就越担心其中有诈,很自然的将自己的担心转达给了杨端。
杨端听了自然受了影响,联军再怎么现在也有十几万人,万一真的在哪个地方趁着黑夜埋伏着,自己一头扎进去,回头怎么向赢政交差啊。商议的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放慢行军速度,多派探马往前,扩大侦察范围,等天亮后再全速追击不迟。
韩非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下了一道全力逃窜的命令,居然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也是韩非走运,韩非代替信陵君机会后,屡次重创秦军,秦军也是给打怕了。
这一仗之后,秦军虽然少了个强力对手信陵君,但多了个更阴险狡诈的对手韩非,连赢政后来都哀叹韩非这种人怎么不为自己所用,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由于秦军的谨慎,轻装前进的联军一下就将秦军远远的甩在了两百里地之外,万幸的是,庞援留在渡口的部队也没闲着,砍伐了大量的树木,按照来时的办法,弄了许多的木筏,渡船问题也自然就不存在了。
天明时分,联军大队赶到渡口,韩非下令立刻渡河,同时组织起简单的防线,预防秦军骑兵的冲击。
由于准备得力,中午时分,最后一批联军上船之后,远远的才看见秦军的追击队伍,但这时候也只能望河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