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救赵挥金锤(1/2)
看罢魏军营帐,李震与韩非继续前行,行至距魏营三里之遥时,遥遥可见之前通报信陵君的信使正快马迎来。李震等人停下,信使翻身下马,报道:“魏公子信陵君,闻大将军与非公子联袂来访,亲率门客部下等人,正往来迎。”
韩非与李震闻之不由齐动容,信陵君何许人!论声望,论地位,他完全可以在营中等候,现在居然帅众来迎,不愧为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注: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军、齐国孟尝君)
信使刚刚报完,抬眼便见前方烟尘起处,正有一队骑者快速赶来,不消说正是信陵君等人。李震连忙招呼韩非下车,率五百随从一起步行,朝前面迎去。
也就是几下的工夫,前面的队伍已经来到约五十步前,只见来人纷纷下马,步行疾走迎来,当先者年约五十,白袍长须,不是信陵君是谁?两下里距离三步时,李震已经率先长揖极地,大声喊道:“韩国李震及公子韩非,见过君上。”
韩非也跟着李震学了一礼,还没等韩非抬起头来,便听信陵君大声道:“李将军,非公子,快快请起,二位皆当世大才,无忌如何当得起这等大礼。”
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秦以前贵族与庶民结交,是要受耻笑的,一直到司马迁作《史记》之前,庶民都是不写进史书的。
可就是这位信陵君,却因结交贩夫走徒在史书中留下了礼贤下士的美名。
如此历史名流当面,韩非禁不住有些激动,抬起头仔细打量眼前的信陵君。信陵君身材高大,白脸有须,脸色看起来有些憔悴的苍白,一双眼睛炯炯如炬,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种诚恳,给人一种随和亲近的感觉,加上一身戎装,更增添了几分英气。
韩非再一看,只见信陵君身边站一大汉,足足高出自己有两头来,年纪有五十上下,腰间挂着一只大锤,大脸盘,络腮胡,眉宇间投着一股杀气。
韩非不禁出声问道:“在位壮士可是救赵挥紧锤的朱亥乎?”
朱亥似乎也没多少礼节上的讲究,昂首傲然点头道:“正是某。”
朱亥不知道自己在后世的名气,韩非却是极清楚的,心中景仰可知。侯赢朱亥,李白曾有诗
云: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
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
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焕赫大梁城。纵
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