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2/2)
“呵呵……不必、不必,今夜本想已经在湖上安排了酒菜,为岳太尉和制帅二位北伐主将吃了一杯,太尉这一走岂不是少了主题?”
岳飞有点尴尬地笑了笑,他亦是感觉自己的话说的过于仓促,令人产生他和上官云关系不太融洽,实际上北侍军与侍卫水军之间的确在某些领域有纠纷,但还没有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至少他们之间没有根本上的矛盾,好在王泽轻松地把尴尬话题解开,全然没有在意,令他暗自松了口气。
“恩相,看来侍卫水军重新整编已经事在必行……”李长秋正色道:“北伐在即,是否过于仓促?”
由于他在枢密院都承旨任上参与了侍卫水军改编构划,而且是最积极的响应者之一,所以才有此一问,在他看来虽然侍卫水军必须重新编练,但对即将开始的北伐势必形成一些影响。
“不然、不然——水军由都司—侍卫大军制改为都司—船队制并非以阙而就,原计划已经稍稍变动一二,是从南自北徐徐改编,参与北伐的侍卫水军仍然是以侍卫大军名号。”
侍卫水军经过发展壮大,为朝廷在海外开疆扩土、建功立业,已经奠定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在军制再度进行改革的趋势下,王泽和朝廷中一些对侍卫水军运用有见地的大臣、将帅,已经看出了脱胎侍卫步军司的侍卫水军仍然演戏马步军编制,逐渐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海外环境,所以对侍卫水军的改编的呼声从南海征伐之后,就已经开始了,为代表的水军将帅就是张云仁,并得到王泽的大力支持,连凤凰山书院山长王咏翎为代表的士林清流势力也公开表示支持。
根据王泽的提议设立侍卫水军方面船队的构划,枢密院、兵部、侍卫水军经过细致的研究,认真程度并不亚于对北伐的推演。首先是成立侍卫水军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侍卫水军有楼烦、靖海、威远、天策、虎翼五支侍卫大军和五个海外驻泊军司,二十余万大军,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由威远、天策两支侍卫大军和南海驻泊三个军司改编而成,设立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都指挥司节制整个船队。
侍卫方面船队下设侍卫海
船辎重转运队、侍卫海船游击战队和侍卫海船轻型战队和重型海船战队(不包括平时水军常设船种船队和转运船队等),彻底打破了侍卫大军—军指挥司—镇统制司的建制,各种威力的船只能够得到集中调度,不再是从别的部队借调。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都指挥使定为正五品下,等级高于侍卫大军都校甚至方面使副知杂,略低于侍卫水军副都指挥使。这种官衔的配置虽说仅限于水军内部,但已经或多或少地触动了和当地驻泊侍卫马步军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很长时间侍卫水军未能实现改编的真正原因,毕竟正五品实职差遣已经是方面都校,放在南海绝对是第一都校。但这一次随着北伐军备的开展,王泽已经决定侍卫水军改编刻不容缓,既然北伐已经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分散了许多禁军将帅的注意力,那就率先成立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即减少了阻力又能够打下一个框框。南侍军势力较弱,不可能对成立侍卫水军方面船队形成巨大阻力,一旦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取得成功,北方面侍卫海船船队的成立是迟早的事。当然,虎翼侍卫大军没有做任何变动,它做为侍卫水军的陆上作战部队,独立于方面船队之外,受侍卫水军司直属,其装备与殿前司各部几乎不相上下甚至更加先进,而且训练更加严格、残酷。
王泽的心思谁也没有告诉,就是连李长秋这等心腹也蒙在鼓里,既然已经这样了,他李长秋也只能接受王泽的动议,当下道:“如逐步成立,先南后北却是良法,侍卫水军在南海的确需要一个统一节制的衙门。”
王泽淡淡地笑道:“上官龙臣将亲自赴沙门长岛水军大营节制各路北伐船队,侍卫水军在燕山、北京的活动,将是对岳太尉极大的助力!”
对于侍卫水军在北伐中的作用,岳飞并不否认,去年由侍卫水军虎翼侍卫大军第一军和北侍军部队,在莱州搞了一次秋操,令岳飞和北侍军将帅吃惊的是虎翼第一军精良的装备、强悍的战斗力、和侍卫水军各级将校的能力以及他们对陆战的熟悉程度,放眼北侍军根本没有任何一支军司能与之匹敌,更令他们惊讶的是,虎翼第一军的一个马军营八百马军将吏,他们根本就不是马军部队,而是一支骑在马上的火器部队,一次实兵演操几乎全歼北侍军一个镇司。短短的十二天秋操,开始扭转了北侍军将帅乃是其他侍军对侍卫水军的偏见,原认为这群水兔子上了岸只有任人宰杀的份,却无可奈何地承认虎翼侍卫大军在痛定思痛后的作为,当然,他还是主观地认为虎翼侍卫大军,主要靠的是新式装备才大幅度提高战斗力的,这么令人眼馋的甲仗器械却没有北侍军的份。
“下将亦是认为侍卫水军乃北伐最大助力……”岳飞不失时机地接了一句。
王泽满意地点了点头,尽管他不能确认岳飞这话中有几分诚意,但毕竟承认了就好,日后也不会排斥侍卫水军的作战行动,温声道:“好——待会太尉和上官制帅定要好好吃了几杯。”
李长秋饶有兴致地看了看王泽,似乎有所悟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