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二次世界大战 > 揭露辛亥革命之首孙中山的真面目

揭露辛亥革命之首孙中山的真面目(1/2)

目录
好书推荐: 游戏发展中 一代佞臣 狐狸传奇 茅山志异 如花的日子 回到三国当王爷 红颜贪欢 异界茅山学徒 堕落三部曲之我欲成魔

辛亥――公元1911年(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随着那一年的枪炮声,延续268年的清朝灭亡,并诞生了一系列以中华民国为旗号的短命政权,影响改变了中国一个世纪的命运。在此辛亥百年之际,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数不胜数,口径千篇一律,褒扬之声甚嚣尘上,民众随之鼓噪。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不论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都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学过。然而教课书上写的短短篇幅,就是中国近代史原貌吗?

中国近代史在政治力量介入下,经历过两次严重的篡改扭曲过程。第一次出现在中华民国时期。1928年蒋介石政权武力推翻北洋政府后,继续沿用中华民国这个躯壳。蒋介石政权为巩固党内地位,进一步粉饰美化以“尊奉孙中山和三民主义”为核心的信仰体系,将孙中山圣贤化。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蒋介石政权逃亡重庆。1940年4月,蒋介石领导的重庆国民党政府,为与日本扶植的南京汪精卫政权争夺正统性,由重庆国民党中常会提出“尊孙中山为国父”的决议,南京汪精卫政权随即附和,也尊奉孙中山为国父。由此孙中山被各种政治势力推上神坛。1949年蒋介石政权逃亡台湾后,为了维持统治合法性,在台湾继续强化“尊孙中山为国父”的中华民国史观。而新中国建国后,出于“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日友好”,以及大批国民党人士加入新中国中央政府(宋庆龄为国家副主席)的实际政治需求,继续尊孙中山为“革命的先行者”,并逐渐形成以“反帝反封建、阶级斗争”为核心的中国近代史观。而日本方面则顺水推舟,继续打着“中日友好”的旗号,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予以附和。

如此百年下来,大陆和台湾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近代史,早已面目全非、积弊难返。中国近代史的所有谎言,皆围绕粉饰美化孙中山而展开。一旦将这块神主牌推倒,人们便会愕然发现――海峡两岸现有的中国近代史将彻底崩塌。出于对历史严肃性的尊重,本文将以大量史实资料,摒弃政党利益巢臼,和为尊者讳的传统,尽其所能还原一段相对真实的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的真容,便围绕孙中山与日本人的关系展开。

孙中山(1866-1925),本名孙文。孙中山这个名字是日本黑龙会成员平山周和宫崎寅藏起的,“中山”源自日本明治天皇生母“中山庆子”之姓。孙文其人仅活59岁,自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起,一生赴日本不下16次,累计居住长达九年半,遍识日本军政首脑,多为侵华战争首恶元凶。一个勾结日本出卖中国利益,且有明证的孙中山,如何粉饰成一个“革命伟人”,便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真实性的核心问题。

1894年9月和10月《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已经28岁的孙中山,在四个月时间里,先后做了两件“伟大”的事情。一是上书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不惜余力地美化清廷之治,说:“当今风气日开,四方毕集,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朝廷勤求政理之日”,并竭诚要为清廷尽忠、效力,而说:“每欲以管见所知,直陈时事,上诸当道,以备刍荛之采”。仅四个月后,孙中山却180度逆转地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先在自己右脸上刻下“效忠清廷”的印记;四月之后,就在自己的左脸上写下“驱除鞑虏”的口号。自我叛变之快,天下少见。

1914年(大正三年)3月,48岁的孙中山与日本人梅屋庄吉夫妇合影。此时的孙中山已经再次流亡日本,在日本人支持下组建中华革命党,准备武力讨伐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梅屋庄吉是长期支持孙中山的日本人之一,不单支持金钱,还有枪械。在这些极端热衷“帮助”孙中山在中国“闹革命”的日本人中,梅屋庄吉只能算是小喽罗。孙中山称之为“贤母”,后面我们会逐一揭开这些日本人的底细!1894年12月,孙文带着檀香山华侨筹集的6000多美元巨款(兴中会许以革命成功后10倍利息回报集资1388美元,其他为孙眉卖牛筹集,当时一头牛才7美元),经日本抵达香港。由于兴中会势力薄弱,孙文经尢列介绍,结识香港辅仁文社(反清组织)社长杨衢云。1895年2月21日,两派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乾亨行)集会,合并成立兴中总会,推黄咏商(香港议员黄胜之子)为临时主席,杨衢云常驻香港,孙文常驻广州,筹集经费、枪支,准备组织百余人的敢死队进攻广州府衙。

就在孙文到达香港不久,在一次慈善宴会上,经康德黎博士介绍,孙文认识了日本人梅屋庄吉(出身长崎富商世家,在港开照相馆),梅屋允诺为孙筹集资金枪械。孙文取得了梅屋的支持后,萌发了寻求得到日本政府援助的念头(此时中日甲午战争尚未结束)。于是,从1895年3月初开始,孙文多次到日本驻香港领事馆,走访中川恒次郎领事,图谋获得支持。为此,中川给日本外务省通商局局长原敬(1918年任日本首相)写过两封信,谈及此事。在3月4日的信中,中川写道:本月1日,经友人介绍,有清国人姓孙名文(西洋医师)来馆。其人乃企图颠覆现政府人物之一。孙文来馆目的,意在向日本提出武器援助要求。云现广州戒备森严,举事困难,且又缺乏武器,望能为其筹措枪炮二万五,短枪一千等。到4月中旬,中川又给原敬写信,继续提出孙文要求武器援助的事。可日本政府有自己的算盘,拒绝了孙文的要求。(这两封信,由前京都女子大学山本四郎教授,在整理原敬所藏公文时发现,收录在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4年10月出版的《原敬关系文书》第二卷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