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你抓义务苦力,我找免费老师(2/2)
笑嘻嘻地说道:“何老师,别光惦记着找我干活啊,教我俄语的事儿,还没开始履行呢,我可等着你给我俄语启蒙呢。”
何桂英想了想,狡黠地说道:“你把那套卷子做了,满分地话,我就教你。”
这事儿只要细心,不难完成,钱长友自信地点头答应下来。
—
英语教研组的办公室里,还有另外一位教一班二班英语的女老师。见何桂英领着钱长友进来了,这位老师笑着问道:“怎么,小何,你抓了一个劳力过来。”
何桂英抿嘴一笑,指了一下墙角的油印机,又抱来了一叠白纸,然后对钱长友说道:“你会印么,用不用我先给你示范一下。”
钱长友切了一声,撸起了袖子,同时心中想到,这活儿除了又脏又累以外,能有什么技术含量?
见钱长友无师自通,熟练地铺好白纸,拿着油墨的滚筒,开始印起卷子来,何桂英点了点头,又叮嘱道:“初一四个班级都得用这份测试卷子,我在桌子上的那张纸上写了各班需要的份数,你弄好了,就在我的办公桌上把卷子做了。不许看书啊,张老师会盯着你的,我下课回来检查。”
说完,也不再等钱长友有所表示,便姗姗地走出了办公室。
钱长友是个利落人,干活向来都很麻利,花了二十来分钟的时间,就把卷子印好了。
那位张老师看了一下卷子油印的质量,十分满意地夸奖不已。
钱长友擦了一把额头上的细汗,心中哼了一声,你们就使唤傻小子吧,我要不是有求于人,能这么卖力地白干活。
洗完手以后,钱长友拿了一份卷子,坐在何桂英的办公桌前,开始做了起来。
第一节课下课后,何桂英随着其他老师进了办公室,多出来的钱长友,自然惹人注意,几个人围着他转了几圈,看过钱长友答过的题目以后,都说道:“小何教的学生很有一套啊,看来这次的摸底考试,成绩差不了。”
钱长友瞄了一眼何桂英,见她很矜持地淡淡笑着,不由心中叹了一口气。虽然乡里的中学条件不怎么样,但一位新老师要想赢得其他人的肯定,也不容易。自己能给她涨一下脸,也就不要吝啬那点儿力气了。
于人方便,于己方便么。
快到上课的时候,钱长友做完了卷子,上面一点儿涂改的地方都没有。他也没检查,随手交给了何桂英。
何桂英拿着卷子瞄了几眼,然后笑着递给了那位教一班二班英语的女老师,“张老师,我下节还有课,你能不能先帮我把这份卷子判出来
“没问题,我看这份卷子答得跟标准答案差不多,肯定好判。”
出了办公室以后,钱长友追问何桂英,“何老师,脏活累活我干好了,卷子也答完了,你答应我的事儿,什么时候兑现,我可等得挺着急的。”
何桂英瞪了一眼钱长友,“你倒是一点儿亏都不肯吃,白天我要上课和备课,没时间,你着急的话,那就上晚自习的时间教你吧。”
得到何桂英的答复,钱长友这才放下心来。
你既然抓我做义务苦力,那我就找你当免费的俄语老师,大家也算是等价交换吧。
其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钱长友不求俄语学得如何好,只要能做到简单地人际间相互问候一下,会听说一些数字就可以了。
很多东西都是有了一些基础后,然后在实践中慢慢摸爬滚打出来的。
记得有个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剧中的主人公就不会说英语,到了美国以后,才逐渐练习得倍溜儿,正好验证了那句实践出真知。但是,按照严格的角度来讲,他们只是会说英语而已,却不会书写。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讲,那就是“文盲”啊。
不过,如果自己俄语能够入门的话,那么,貌似自己就会三门外语了。
英语自不必说了,因为自己前世的工作涉及了不少外包项目,其中就不乏日本的市场需求。为了赚日本人的钱,钱长友在日语上面没少花时间。虽然不能在日本影片中做到“听声辩器,闻音识人”,但也可以比较轻松地应付日常工作。
看来,既然前世的自己就非常的努力,重生后的现在,也安逸不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