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夜袭(1/2)
华容,原来黄祖的据点,现在已经属于赵云和郭嘉的了。
郭嘉和赵云带领的大军驻扎在华容,包括最初的五千人以及后来从黄祖帐下收编的三万名士兵,人数一共三万五千人。
黄祖的大军人数比纪灵那方略多,人数总共七万左右。
在攻城战中和最后的决战中被歼灭的人数多达两万多人,在黄祖死后其余的全部选择了投降,没有逃跑的。
交战之地四周环水,这些士兵想逃也逃不到哪去。
最后郭嘉收编了三万人,郭嘉可不像法正那么好糊弄,在和孙坚的谈判中,大头数落到郭嘉手上。
郭嘉和赵云同样婉拒孙坚相邀的好意,战后一直屯兵华容,每日只是在附近练兵,没有其他的动作。
华容和江夏只有一江之隔,渡过江走了一段路,白然便到了华容。
与赵云和郭嘉见了一面,商谈了一番,白然带着来时的众人,按照原路返回庐江。
而郭嘉和赵云在白然离开后,立刻拔寨起兵,向东南而去。
---
---
白然从江夏回来后过去了十天。
这些天来白然律令在庐江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效果,庐江开始慢慢有序发展起来,治安比起原来好上十倍不止。
在庐江一地本就有白然的镖局和钱庄在,白然刚一控制住庐江,从庐江出发的商队慢慢的增多起来。
当然绝大部分都是属于白然的商队。
庐江的地理位置比交州强上太多。
淮南一地地属中原,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交州的陆路绝大部分都是这些年才慢慢开通的。
南海靠海,陆路的发展太慢,水路的倒是发展十分迅速,造船业先进发达。
可以说,华夏这个地方,有河海的地方,就有南海的船。
庐江靠近长江,水路交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在这种水陆兼利的地方,商业发展有很好的前景。
纪灵这些天来很安份。
白天的时候要么就是被白然安排去做事,要么就是到处闲逛。
晚上的时候纪灵一般不出房门,躲在房里研究兵书,或是早早地便上床休息。
这天纪灵十分兴奋。
从寿春一地给他传来了密信,袁术已经整集兵力,开始对庐江的各个据点采取行动。
而寿春里那些‘奸细’,也得到了处理的方式。
所谓的奸细,要从白然书房沙盘底下的那些来往书信说起。
书信里的内容就像是下级在向上级禀报一般,每封书信记的都是一些寿春的绝密情报,下级的署名乃是袁术手底下的几个将领。
关于寿春的绝密情报只是半真半假捏造的,有那些真的作掩护,假的看起来就像是真的,纪灵一下子就上当了。
由于书信里的内容牵扯到的事情过于重要,纪灵十分重视寿春里的‘奸细’,在送给袁术的密信中加上了奸细的名单。
这些名单里,恰好都是寿春的一些重要人物。
袁术虽然没有尽信纪灵穿回去的关于奸细的内容,不过涉嫌通敌的那几个将领,在这次的作战中得不到袁术的重用。
眼下可是要和白然开战的重要时分,那些不稳定的因素可不能出现在战局上。
纪灵和平时安份的样子不一样,显得有些高调,对于白然安排的工作也是马虎应付。
到晚上纪灵甚至兴奋地睡不着觉,他十分期待白然的军事据点被清除以后,白然会是什么样子。
房间外面似乎十分热闹似的,灯火通明,来来回回的脚步声不绝于耳。
纪灵猜测这肯定是据点遭遇了夜袭,不断有据点来此通报。
纪灵更加兴奋了,一夜没怎么睡,睡梦中还笑醒了几回。
纪灵第二天却是精神焕发,毕竟这么多天来压在心里的闷气终于有了个宣泄口。
一整个早上除了看到几个打扫卫生的下人,府邸里没什么人。
出到街上,街道上冷清清一片,就连早市都没开,偶尔来往的几个行人行色匆匆的。
整个庐江上下充满一股压抑的气息,每个人都显得忙忙碌碌的,看来确实是发生了一些大事。
看到这样的情况,纪灵更加开心了,他已经猜到事情的开头,开始幻想着袁术带领大军接管庐江的场景。
到时候可一定不能让白然和典韦给逃了!
至于那个小侍女,倒是可以饶她一命,收到后宫里当个妾侍。
纪灵仿佛成了府邸的主人一般,一整个上午就坐在前堂主位上的位置,不停地指挥着府邸里的下人们,
手里拿着一只瓷杯,一口又一口的抿着茶。
就这样等啊等,纪灵等的实在是太无聊,加上昨晚一整晚几乎没怎么睡,便坐在白然的位置上睡着了。
睡得迷迷糊糊的纪灵好像听到有人在说话,微微睁开眼睛看去,看到两个模糊的影子。
纪灵半睡半醒间,只听得出来是两个女人,至于谈话的内容,纪灵可就没听清了。
就算听清了,这个状态下也记不住。
纪灵现在的状态,就像清晨被闹钟吵醒了,把闹钟关掉那一刻,晕晕乎乎的又闭上眼睛的时候。
纪灵深吸口气,换了个姿势,继续舒服的睡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