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风雨前夕(1/2)
前几日冷冷清清的暖阁今日已经站慢了人,总统事务府各部和六部里的正副官员都已经齐聚一堂,诸人都站在暖阁内,议论纷纷,所有人都在讨论皇帝突然落水的事情,锦衣卫们则守在门口,一脸肃然。
徐光启站在暖阁之内,心里烦扰不堪,冯君晨已经进宫了,他虽然不知道皇帝的病情如何,但是从冯君晨和孙承宗都入宫他心里也已经有了底数,就是不知道皇上会选吴王和信王哪一位了,皇上这些日子的表现虽然已经很明显了,但是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所谓圣意难测,便就是这个道理。
正思索着,兵部尚书熊廷弼已经走到了他的旁边,他稍稍捅了捅一旁的徐光启,徐光启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熊廷弼。
“熊部,您这是?”
熊廷弼也不说话,他将徐光启拉到了一旁,悄声地道:“徐部,皇上到底怎么样呢?”
徐光启看了一眼熊廷弼,双手抱拳道:“熊部,这种事情在下怎么会知道?皇上只召见了冯、孙两位阁部,其余的事情要等这两位阁部从宫里出来放才知道。”
熊廷弼双手背在身后,看了一眼徐光启,眉目紧促,这几年他性情虽然已经收敛了许多,但是依然性情如火,他看了一眼徐光启,低声道:“老徐,明人不说暗话,皇上诏两位阁部的事情是不是立皇储的事情。”
徐光启看了眼熊廷弼,立刻挥手挡住了他的话头,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熊部,这个时候说什么话都要小心一些。”
熊廷弼苦笑了一下,他看着徐光启,叹了口气道:“皇上刚让孙相闭门思过,这个时候又让他进宫,这摆明了就是要把这皇储的事情说明白,这皇储之事事关国本,动摇朝政啊。”
徐光启低声笑了笑,接着看了一眼这位兵部尚书,一挥手,两人就走到了暖阁里无人的一角。
“依照熊部的意思,你以为这皇储之位该传给谁?”
熊廷弼一听他这么问,愣了一下,笑着反问道:“那依照徐部的意思,你们总统事务府是希望谁做皇储呢?”
徐光启也不回话,只是呵呵笑了一下,接着看着熊廷弼,熊廷弼知道他不愿意说,也是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也是我大明社稷的不幸,这连着两位皇上都是如此年轻便重病缠身,若不是这几年有吴王、两位阁部以及张子云等人主持局面,这大明内忧外患,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恐怕那辽东的建奴也不会如此老实安分?”
“可惜的是朝廷里有些人是看不到这些得,他们看到的也就只有自己的权位而已,”徐光启看着熊廷弼,这位是六部之中还算比较中正的人物了,至少不会逢总统事务府必反,“熊部,万一皇上真的不虞,熊部以为哪位亲王最能实至名归?”
“那自然是,”熊廷弼差点脱口而出,可话到嘴边最终还是忍住了,他微笑了一下,“可惜的是,先皇除了皇上,可还是有一位与皇上有血缘之情的皇弟,而吴王殿下可是福王的儿子,这还不是嫡子,按照祖宗法制,怎么也轮不到吴王殿下啊。”
“自古以来,举贤举能,这不是常理吗?”
“常理自然是常理,但可是皇家之事,这便不是常理,自古以来,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皇上没有亲兄弟也就罢了,可是有亲兄弟,而且这亲兄弟还不是幼齿之年,若是跳过了信王,只怕是内外都有不服。”
徐光启苦笑了一下,他看了一眼熊廷弼,叹了口气,摇头笑道:“这些事情都不是你我这种做臣下的能妄议的,皇上自有圣断,你我都是臣子,为臣者不就是为君上分忧的吗?”
“这个时候你们倒是会说这种话了。”熊廷弼看着徐光启洋洋得意的样子,笑着。
两人正说着,却听外面突然骚动起来,暖阁中的人纷纷让开了一条道,门口,孙承宗和冯君晨一脸肃然地站在那里,众人立刻抱拳行礼。
“孙相、冯相!”
孙承宗和冯君晨两人面若止水,缓缓地走进了暖阁之中,两人分别和六部和总统事务府的诸臣寒暄,等两人走到了暖阁中央,不止那位大人已经开口问道:“两位阁部,皇上圣体如何?”
孙承宗和冯君晨互相望了一眼,孙承宗便走上前来道:“皇上昨日在西苑游玩的时候不慎落水,感染了风寒,圣体有些不适,这几日都无法处理政务,所以吩咐我和冯相这几日在暖阁侍奉,若有事情再召各位大人前来暖阁议政,诸位也就不要在这里聚集了,时候也不早了,各位就先回去吧。”
六部和总统事务府的诸臣也都不说话,大家都停在原地,也不说话,更无人离去。
“孙相,”新任礼部侍郎李光到走到了众人面前,“孙相,我等可是听说皇上圣体不虞,所以才赶来的,不知道皇上的圣体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