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局(1/2)
吴王行馆
朱由桢一脸无奈地朝着张子云、冯君晨、严玉以及柳依依叙说着自己在乾清宫是如何劝说皇上,又是怎么无功而返地回到行馆的。
“皇叔现在,是谁都不信了,”朱由桢一脑袋无奈,“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反正现在御医开的药倒是照吃,可是他却总觉得自己病得厉害,我说了半天也不顶用,皇兄刚开口,就被骂了一通,说他连西李都怕,全不像个太子的样子,我就不敢再说下去了。”
“太师和内阁倒是狡猾,这得罪人的事情还让您去做”严玉坐在一旁,一脸无奈地看着朱由桢,“您倒是也实诚,竟然还真去劝皇上了,难道您不知道,咱们现在吴王行营的人,可是众矢之的吗?”
朱由桢笑了一下,他聪明得很,自然是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朝中诸臣可都是撺掇着要裁撤吴王行营了。
“严公,不打紧的,皇上和皇兄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
“皇上和太子知道,可别人不知道,”冯君晨看了一眼年轻的王爷,也是一脸苦笑,“这件事严公说的对,王爷您的确不该去劝的。”
“连你也这么说,”朱由桢苦笑了一下,“我原以为你会同意了,我这样做不是可以让皇上和皇兄知道我了吗?”
“只怕王爷的一片苦心,外人看来却是越俎代庖,”张子云也跟着说了一句,“劝谏皇上,那可是内阁的事情,内阁不愿意,那也应该是皇太子和皇子们的事情,王爷您虽然是皇上的侄儿,可毕竟不是皇子,您的这一番苦心在某些人看来怕就是别有用心了。”
“哎,就是这么个理,虽然荒唐,但的确会有人这么想,而且朝廷里的这样的人还不少。”冯君晨越来越觉得这个张子云已经在大明的官场里混了个熟了,他笑着帮张子云补充道。
朱由桢摊了摊手,一脸无奈地看着面前的三个人。
“更要命的是,如今西李这样子,太子却完全不像个太子的样子,您在皇上面前这一通劝谏,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了,到时候皇上难免不会对王爷您起疑心啊。”
严玉补了一句,朱由桢立刻拍了拍大腿,叹了口气道:“早知道我就赶紧回南京了,这京师,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现在不能走!”
一通话,三个人异口同声地道,朱由桢立刻愕然,严、冯、张三人也相互对视一眼,各自笑了一下。
“皇上只是龙体微恙,不是大事,现在首要的事情,还是趁着这个时候帮助太子和皇子们摆脱西李的控制,那个西李,我看虽然是个蠢货,可皇上和殿下看起来都很怕她,不能让这种女人控制了后宫,否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只要咱们能够在这个时候帮助皇上和太子,吴王行营的事情就有转机。”
严玉首先开口,他这几天在内宫里也有些接触,知道些内宫里的事情,便也产生了许多的忧虑。
“如今皇上病了,正是给咱们一个喘息的机会,我倒是赞同严公这个主意,王爷和太子虽然并非亲生手足,可关系就像是亲生手足一样,如果咱们能与太子殿下打好关系,对于咱们日后的事情,也是大有用处的,就算是裁掉了吴王行营,也不要紧,太子、方太师、孙公可都是咱们一方的。”
严玉说着,又看了一眼张子云。
“我就奇了怪了,往常那位宁嫣姑娘与你可是形影不离,这次北来,却没把他带来,要是她在的话,搞不好能凭着东堂传人的身份给皇上的病提些意见,这样的话,皇上被宁姑娘治好了,说不准龙颜大悦,有些人的弹章怕是要不压个几年了。”
“宁姑娘有她自己的事情,她回广西也是早就安排好了,我总不能强求她和我一起进京吧,我也不知道会有这么一出事情啊。”
严玉只是无奈苦笑,他是相信宁嫣的医术的,虽然她还很年轻,但的确是有很高的天分,说不定真的可以凭借那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治好皇上的病,就像是当年她的老师李东堂为楚王治病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