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校阅(1/2)
鼓乐喧天,通州的官道上热闹非凡,代表皇帝的御旗以及吴王的王旗交织在一起,朱由校和孙承宗代表皇帝和朝廷亲自迎接吴王殿下。
朱由桢从车上下来,身后则跟着张子云、冯君晨、严玉三个吴王行营里的要害人物。
一群人身穿王爵,以及红艳艳的官服,显得雍容华贵。
在张子云等人的簇拥之下,朱由桢走到了朱由校面前,双拳一抱。
“皇兄!”
“皇弟!”
两人相互寒暄致礼之后,便是孙承宗走到了前面。
“臣见过吴王殿下!”
“有劳阁部来迎。”
孙承宗与朱由桢寒暄而笑,便各自退开,而冯君晨、张子云、严玉三人则向前与太孙朱由校见礼。
“臣江南总督冯君晨,”
“臣江南提督张子云,”
“臣南京留守严玉,”
“参见太孙殿下!”
几个人都是在秦淮河上见过的,当时张子云和冯君晨就猜测赵校并非一般人,得悉赵祯的身份之后,大家也就猜到了赵校便是当朝太孙朱由校了。
寒暄过后,众人都笑了起来,毕竟几个人在秦淮河上就有过一面之缘,那个温文尔雅的赵校给张子云一行人的印象也极好,朱由校对于张子云一行人的印象也极好。
等君臣之间叙完礼,冯君晨,张子云,严玉三个人来到了孙承宗面前。
“恺阳先生,又见面了。”
“文荀。”
两人虽然只是相互致意,但因为之前总是书信来往,因此多是熟悉,一切也都在不言之中。
张子云则走到了孙承宗面前,双拳一抱,对于这位大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张子云所抱有的并不仅仅是崇敬,更是感激,因为对于他来说,他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率领家人登城死守,最后慷慨捐躯的赫赫名臣,更是在萨尔浒为他仗义执言的恩人,这两种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之后,张子云对于孙承宗便更像是深交多年的老友一样了。
“孙先生,久闻大名,在下张子云。”
“虽然老夫与张提督未有谋面,但今日一见,却觉得神交已久的样子。”
孙承宗只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对自己总抱着一股崇敬佩服的心,却也不知道为何,一时之间倒有些疑惑了,心付自己也只是在当初萨尔浒之后替这个张子云说过话,也不知道这份钦佩从何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