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618:燎原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过是棋子(上)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过是棋子(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高校怪谈之宿舍有鬼 公子天骄 超神学院之无限 重回汉朝的楼兰女王 快穿之女配无心 烈阳行动 随身笔仙 我的老婆是冥帝 军爷凶猛:老公,宠上瘾 娇妻太神秘,席少,霸上瘾!

冯君晨坐在这群人中间,几乎绝望。

他端坐在兵部尚书黄嘉善的这间内室房间里,看着一帮人口沫横飞,互相指责,他只是坐在一旁静默不语,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心里却是炸开了锅。

自从辽东开始,他就四处奔走,想借助太子一党来制衡杨镐的朋党,熊廷弼,左光斗,杨链乃至于方从哲的学生赵梦奇,他和这些人互相合作,总算让张子云先下了刑部大牢而不是直接拉去刑场。

但是依靠这几个人并不足以改变太子身边的人和东林的几个发了混的门徒利用这次事情打击方从哲和杨镐的计划,这也导致了天子压住了他的奏折和严玉的密奏而是在五月十二日搞了一次献俘礼。

献俘礼这出戏就是皇上演给太子一党来看的,警告太子党和东林不要随意扰动目前的朝局,天子和东林以及太子身边的文官斗了几十年了,梃击案之后已经达成了默契,这个时候不要再出现别的什么问题扰动朝局了。

皇上承认杨镐的功劳,实际上是为了保住方从哲,同时要求太子周围的这些文官们收敛一些,太子已经监国,过不几年,皇上再疲乏些,搞不好就会如世宗皇帝旧制,将大权全数交给太子,到时候效仿当年海瑞之事,由太子来推翻前朝之事,既可以树立太子的美名,又可以拉拢张子云这样的能干之臣,可谓一举两得。

冯君晨私下和孙承宗都向太子进谏过,这个时候太子和天子之间,可论父子,也可论君臣,子千万不可逆父,臣自然也不可逆君,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随意谈论国事,尤其是太子的臣属以及太子手下的那群东林人士,虽然杨链和左光斗有些不爽,但孙承宗毕竟是太孙的老师,冯君晨又是兵部武选司的郎中,这两人在清流之中的位置可谓显赫,因此杨链和左光斗也都答应不会上书弹劾方从哲。

冯君晨心里清楚,弹劾杨镐就是弹劾方从哲,而弹劾方从哲就是挑战皇上,皇上这么多年受够了诸臣了,所以首辅从来都是选听话的,甚至后来不惜打破规制,限制内阁阁臣,用独相的方式控制内阁,从而以这种逃避的方式来对付文官,方从哲这么些年为皇上宠爱,就是因为从哲听话,从不结党,而且做事两头不得罪,老实说,就算是这次辽东惨败,杨镐被拉出去剐了,皇上也会力保方从哲,更何况现在这种态势,大明虽然没有全胜,但却也没有大败,如果任由太子党揪住辽东大捷这件事深挖,最终的结果必然波及方从哲,皇上为了保住方从哲这个听话的独相,就必须终止这件事,所以皇上最后才玩了这一手,承认了辽东大捷,升了杨镐的官,却拿掉了杨镐的大学士一职,不让他入阁。

这样的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他不会杀张子云的,所以冯君晨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再活动活动,争取能够让张子云早日释放,否则要真如海瑞一般被陛下关个几年,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皇上只是希望拿这件事平衡朝中各方,只要没有人跳出来打破这个平衡,张子云便会性命无忧。

但冯君晨总觉得非常危险,他很清楚东林里的那些自诩清流的人的脾性,只要是谈到道义上的事情,这些聪明人一个比一个能装傻,他们要么是博取眼球,要么是博取道义,最终来争取权力,这群人只会把张子云当做棋子,而不是真正的主持公义。

真正的主持公义会为了公义而死,而东林中的很多人,是把公义当做夺取权力的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