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随书更新)(1/2)
本章将列出本书中存在的翻译消歧,以及名词解释。随书更新。
本书中出现的历史资料多直接来自英文文献(主要是中文资料太少,且不够详细,能找到的中文资料作者都已经读过了)。在翻译过程中,本人已经尽量贴近中文的常见翻译,但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出现翻译上的差异,故而在此列出名词中英文对照,以免读者困惑。
---------
人物
---------
*恺撒:gaiusjuliuscaesar(100bc~44bc),也见翻译:凯撒或恺(凯)撒大帝。本书为什么要用“恺”这个字?当然是因为书名被占了啊。
历史上的恺撒,生平跌宕起伏,被称为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但是他从未称帝,也从未被授予“thegreat”的头衔。所以中文被翻译成恺撒大帝这一点一直让我挺困惑。以至于小时候我一直搞不明白,到底恺撒大帝指的是屋大维还是恺撒本人。
恺撒死于共和时期,他的指定继承人屋大维继承了恺撒这个氏族名,并将之发扬光大。可以说,没有屋大维,恺撒不会这么闻名于世。但是没有恺撒指定屋大维为继承人,当时的元老院根本不知道谁是屋大维。恺撒这个词后来成了皇帝的代名词,十二个罗马皇帝,被称为十二个恺撒。就连俄沙皇(tsar)和德皇(kaiser)这两个词也是从恺撒(caesar)变化而来。
后世对恺撒的了解,多来自恺撒自己的著作,以及古罗马的历史,哲学,文学家的作品,其中那句最有名的:“mand),并在恺撒独裁期间,担任独裁者的骑兵统帅(magisterequitum)。历史上的安东尼军事才能极好,但是政治才能与情商都不高,与恺撒的老情人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情情爱爱,后来被屋大维击败,自杀死于埃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