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主明疆 > 第六十三章 大局观

第六十三章 大局观(1/2)

目录
好书推荐: 医品妖后:陛下,挺住! 江天探案 最强农民 圣尊 总裁的冒牌娇妻 龙珠之加点升级 八零农家小事 重生女兵:全能军嫂的幸福生活 喵星萌与黑曼巴 快穿之金手指回收指南

每逢总镇署军官前来视察之时,就是陈密大出风头之日,这个重新应招入伍的逃兵,将一伍人调教得有模有样,练兵表现不输卫所军老兵。

巡营军官总会情不自禁的走到陈密一伍士卒前,驻足近观片刻,然后点头称赞几句。

吕良也得到了巡视军官的褒奖,一个素人,入伍十余天,将一伍士卒带得中规中矩,这份能耐并不是谁都具备的。

郭嫣偶尔会陪同总镇署都指挥佥事、游击将军级别的军官前来巡视,有意无意的将那些军官先引到吕良、陈密身前,听几句褒奖之词后,再把人引到卓轩身前。

这个时候,巡视军官一般会皱起眉头。

郭嫣添油加醋道:“听说此人练兵进度极慢,他的手下总居末流,林把总给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准他带着手下自练半日。”

巡营军官舒口气,“如此甚好,不宜让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

面对郭嫣的冷嘲热讽和恶作剧,卓轩渐渐习惯了,并不想在她面前证明什么,每天合练后听别人的怪言怪语,不悲不怒,午后则在林间空地上领兵自练,偶尔与部属说笑一阵,有时出营找些明白人问问北境情势,好像很享受这样的日子。

这天晚饭后,林峰也没说明原因,叫上卓轩出了军营,径直走向大同北门。

半里远的路程,很近,转眼上了阶梯,拾级而上,登上城楼。到处都有士卒值守,天色尚早,却见前方望楼内灯火微亮。

“卓轩,这几天常有小股鞑贼靠近城边骚扰,麻烦。”

“是有点麻烦。”卓轩看看垛口边排列的几尊碗口炮,随口应道。

眼下守城明军装备的火炮是铜制碗口炮,炮身短而粗,准头差不说,还很难准确调整发射距离,对付呈散兵状的小股鞑贼时,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开炮纯属浪费火药。一旦对方停在离瓮城城门箭远的地方,火炮手更是不得不放弃开炮的机会,因为万一失了准头,不小心轰塌了自己的瓮城城楼,火炮手的脑袋就得搬家。

而此时的火铳仍属于第一代管型金属发射火器,即火门枪,大明火器由火门枪过度到第二代火器——火绳枪,还得等上七十余年的时间,后来明军在沿海战斗中相继打败葡萄牙人、倭寇,缴获了来自欧洲的火绳枪和来自日本的鸟铳,这才步入了火器的更新换代时期。

即便装备了火绳枪,对机动灵活的瓦剌骑兵而言,明军恐怕也难以构成远距离杀伤威慑。

一句话,只要明军不敢出战,就几乎等同于高挂免战牌。

林峰指指望楼道:“今晚袁、裴二老将在城楼上值夜。”

“连袁、裴二老都来值夜,看来鞑贼的骚扰不分白天黑夜,军情有些吃紧。”

林峰点点头,“二老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让我把你叫来评评谁有理。”

我一个小小兵头,哪来的资格给两位三品武官当裁判?这不是搞笑么!

林峰却是一脸郑重其事的样子,不像是在开玩笑。

好在这些日子卓轩常被林峰叫到家中与袁、裴二人聊天,混熟了,也就未加推辞。

从林峰嘴里,卓轩得知,眼下朝中君臣之间争论激烈,景泰帝坚持要将鞑贼彻底驱离出境,而百官力主以送还上皇为前提条件,与瓦剌和谈,主战者则罕见的保持了沉默,如此一来,过去大臣之间的意见不和演变成君臣对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