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无启葬礼(2/2)
西王母就派大鹙飞下昆仑山,来到人间用鸟巢启发一个善于动脑的“聪明人”,他于是用藤条树枝和茅草在高大结实的树木上建造巢屋,人们居住在上面不受禽兽攻击,也不用受风吹雨淋。大家推举“聪明人”为领头人,许多部落都联盟起来归顺了他,后人尊称他为有巢氏、巢皇,他带领的部落又叫“有巢氏”。为了纪念西王母和那只青鸟,他自己的部落又叫“大鹙氏”
人类安居后,西王母派少鹙给人间送火种。它衔着炎火山的火种飞到人间,投在了北方的章莪山上的树木上,森林燃起了熊熊烈火,藏身里面的野兽被烧死,发出诱人得香味。人们从洞穴中跑出来,顺着香味跑去贪婪地撕吃着鲜美的熟食。他们开始保留火种,学会用火将食物烧熟再吃,晚上在洞穴里用火照明取暖,动物们见识过火的厉害,更不敢侵袭他们。
人们有了火种,却不知道制造火种。他们派人专门保管延续火种,如果熄灭就要奉上隆重的礼物向邻居部落去借,或者祭祀祈求毕方神降火。西王母看到人类的的懒惰,就给予教训,在人间降下一场连绵大雨,很多部落因为没有干柴燃烧而丢失了火种。人类没有去想制造火的办法,却向有火的部落抢火盗火,他们甚至掀起了战争。其中有个年轻人,他品格高尚博学多才又喜欢帮助别人,他很想想出造火的办法,使人间不再有战争。
少鹙在年轻人梦中引导他的魂灵来到云梦大泽,他见到了无启国的寻木树,只要有长嘴鸟啄树枝就会粲然生火。他醒来后就用尖物在木头上钻燧,经过努力终于生出火苗来,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各部落推举他做新的首领,称他为“燧人”“燧皇”,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他的部落称为“燧人氏”部落。为纪念西王母和青鸟,他自己的部落又称为“少鹙氏”。
西王母看到人类开始动用灵魂智慧,还学会了创造,决定把天文、星象、占卜等奥秘传授给人类,第三只青鸟就变成了一位美丽智慧的女子来到人间,做了弇兹氏部落的女首领。她教人们将绳子打成结来记录重大事情。她先传授了用树皮干草搓绳的技术,单股的绳子称作“玄”,两股的称作“兹”,三股的称作“索”或“素”。后人尊称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织女等。后来,她嫁给了燧人氏部落首领,他们的部落合并在一起,称为燧人弇兹合雄氏,它由三大分支部落组成:大鹙氏、少鹙氏、青鸟氏,合称为“三青鸟氏”,也就是“古三苗”。这个大部落繁衍分化出了许多族系部落,遍布各个角落生活,是人类最早的部落始祖。
关于燧人取火神话,后世书籍记载:遂明国全是一片黑暗混沌,那里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春夏秋冬,什么叫白天黑夜。国里有棵名叫遂木的火树,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地那么大。后世有一个圣人,漫游到了日月所照以外的远方,来到此国,休息在这棵大树下。忽然看见许多象鸮一样的鸟,在大树的枝叶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圣人于是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于是后人就称为他为燧人。(《太平御览》:“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於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鸮,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其实,少鹙传授燧人氏的生火执法,并不是燧木取火这种笨重的方法。寻木树原是西王母从炎火山上能烧毁一切的烈火中、提炼的一枚火种,植根于由钟山风化的石沙堆积而成的云梦大泽上,深蕴火性。而烛阴所居的钟山,上面的石块禀含五行之火性,遇火不化。《淮南子》记载,说后世有人得钟山玉,置烈火上烧烤三天三夜,却依然完整如初。所以在钟山沙土上茁壮生长成苍天大树的寻木,有人间燧石之性,被坚硬的鸟喙啄击即可生出火焰。少鹙传授的正是燧石取火之法,可惜那时的人类智慧有限,并没有想到。少鹙就居住在章莪山上的木林上,常燃起林间大火,发出像树木燃烧时的比剥叫声,有时还衔着燃烧的树枝投在人们的房屋中,来提醒人们,可惜人们并没有领悟。有人常在树木中看到突然现身的它,白色的喙嘴,一只脚,青色羽毛上有火红色焰纹,从不吃五谷也不,认为它是树木的精灵,给它取名木精毕方鸟,供奉它为毕方神。所以,少鹙有如此多的称谓。
少鹙刚离去,北方漆黑的夜空突然映现一片巨的奇异光彩,布列着绮丽绝伦的光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辉映,在黑暗中忽伸忽缩。刚开始是一片遮天的流光云幔帷幕,如在风中荡漾起伏成波浪,边缘在波浪余歇时闪动着彩色涟漪。幔幕无穷变幻,缩成一条长龙在黑夜狂舞,舞成一道长弧,又化成一团羽扇,又展成一把擎天大伞,忽又蜷缩成一个巨大的宝珠,忽又如流星陨落画出一道道射线,直射向云梦大泽上空,倏忽消失不见。
生命的狂喜与刺痛都在此刻绽放,璀璨如光,湮灭如烬,离离更替,生生不息。揭示着宇宙乾坤无穷的奥妙与神秘,昭显着造物主的无上智慧与神明。众人回味在如此奇景中,如痴如醉。
炫尘却在极光消失之际立刻委顿于地,突然得连沉檀和鬼方氏都来不及搀扶,身上的皮肤如同娇嫩的花瓣被风雨侵蚀,迅速凋零枯萎,皱纹横生。炫尘睁大了黯淡的双眼,直直地望着极光消失的虚空,痛苦又无力地嘶喊:“毁灭,我看到了毁灭”鬼方氏和沉檀抬头眺望夜空,除了黑暗什么也没有,二人双眼充满疑惑不解,四眼相对。炫尘枯萎如鸟爪的双手紧紧攥着两人之手,双眼仍直望着极光消失的虚空,仿佛能穿透时光看到未来情景,虚弱而又断断续续地对二人说:“你们全要离开只有那两个孩子力牧和鬼容区能接近魔物,拯救”二人不明所以然,目光交汇,刚要准备问个详细,炫尘身体已僵直冰凉。
醒悟过来的众人重又围绕寻木树狂舞,口中吟唱欢快的挽歌:
“若木若木,灼灼兮焚心污,
青鸾示兆兮极光御,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作舞;
入土入土,魂侍烛阴兮心不朽,
尘梦云散兮新人复苏,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唱毕,八个无启人托着炫尘的遗体,鬼方氏与沉檀在前引路走向墓室,众人排成两排跟随最后。踏进云母大门,穿过炫尘才刚还谈笑风生的会议大厅,步入庭中一扇洞开的拱门,拾阶而下来到一处狭窄的庭室,长壁上刻画着烛阴神像:人面龙身,红色蛇身盘曲。众人一起跪拜,长壁突然向后移动,露出一个巨大墓室,室内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燧明灯,四壁刻画着繁复的烛阴龙纹。地面小径阡陌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又井然有序分布着墓穴。这些墓穴有些封盖着土雕墓盖,里面已埋葬有人;有些墓盖洞开,露出浅浅的长方形墓穴。
众人仍跪立于墓室外侧,鬼方氏、沉檀和八个无启人护着炫尘遗体步入墓室,将炫尘葬放在中央的一处墓穴内,封上棺盖。八人退出,鬼方氏二人分别坐于炫尘的墓穴头尾,闭目合掌祷告安息魂灵。众人在墓室大门外躬身俯首致敬朝拜,然后一一离去。他们在寻木树下互相道别,或结伴同行,或独身离去。
“生亦何欢,死亦何哀。”生命是什么?不过是生之于黄土、葬之与黄土,生生世世无穷无尽在地下地上轮回。死亡又是什么?它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宣告“生”的此世终结,预言彼世“生”的开始。而在拥有长久生命的云梦人眼里,生是在土地上的长久清醒劳作,死是在泥土下的一场奢侈难得的睡梦休息。此世经历的一切都已画上完美句号,脱下此世沉重的外衣枷锁,新的轻盈生命在睡梦中慢慢到来,为何要伤心痛哭、留恋不舍呢?不如高兴欢送逝者,祈祷他轻松无负担的来世。这就是云梦人的生死观,所以他们用欢乐迎接和欢送死亡,不能说他们是无情。
龙雩案:1.距今三万年前,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弇兹合雄氏。弇兹氏的织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后世人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须女、帝弇兹等。她在距今三万年前就发明了用树皮搓绳的技术。她发明的绳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距今三万年前,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芎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即天北极,故又称北极星。北极星的首创者是燧人弇兹氏,故又称紫宫、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称,紫宫即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是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时,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而命名为织女星。
燧人弇兹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li),二为少鵹,三为青鸟。弇兹合雄氏以玄鸟为图腾,其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他们以燧人弇兹为始祖,尊称他为“伊萨姆”,或“伊萨姆那”,各分支的首领则称“耶劳”。紫微星又称北极星,也是小熊座的主星。北斗七星则围绕着它四季旋转。
2.烛阴,有传说是上古一种龙,也有说是自然崇拜,其实是极光现象,也有说是火山现象。我寻找了一些火山资料,发现有些还是火山很符合烛阴形象,所以后面会有此情节。
3.极光,不少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世界地理书籍,外国学者也持相同意见。北欧神话中有曙光女神,掌管北极光,代表旭日东升前的黎明。北极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好礼物,欧若拉则是令人充满希望与期盼的女神。极光女神欧若拉,在人死之前,会现身闪出极广接引魂灵。所以,因烛阴,我将极光与炫尘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