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此计可行亦不可行(1/2)
程怀英说完之后,看见杜如晦沉吟不语,不进呢奇道:“杜伯父,难道此事不可行吗?”
杜如晦摇了摇头,沉声说道:“贤侄可知道现在我大唐有多少人口?”
程怀英等人不禁一怔,都不明白杜如晦为什么这样问?
“贤侄恐怕不清楚。”看见他们的表情,杜如晦沉吟道:“大业五年天下有丁890万户,人口约五千万,可是你知不知道经过隋末的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时代之后还剩多少?”
李靖接口道:“隋炀帝治国无方,导致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直接从近九百万户锐减到三百万户,说是三百万户其实还是有一些水分的,武德年间满打满算也不过两百二三十万户,其中六百多万户的人口全部死于战乱。”
听到此处程怀英大致已经了解到杜如晦要说什么了,这些事情程咬金可能不清楚,可是李靖不会不明白,古往今来能够出将入相的能有几人?而李靖恰是其中之一。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都说大唐继承了前隋的基业,殊不知大唐也承担了人口锐减的重大压力,东都洛阳毁于战火,人口十不存一,再加上自从武德年间起先后平定各方叛贼,所以贞观年间突厥兵临城下之时,陛下不得以只好倾国库之财同颉利结盟,殊不知陛下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杜如晦沉重的道。
说到此处程咬金,长孙冲,程怀英三人的表情也凝重起来,古代打仗打的就是人口基数,人口多你瞬间就可以拉起百万大军,像李世民的玄甲军,岳飞的岳家军那种擅长以弱胜强的,历史上又有多少支?
就算是玄甲军,岳家军等强军也是在战场的关键时刻突然杀入,不可能在正面牵制敌人。而他们通常的战术是侧翼突击、埋伏、正面突击,起到最有效的斩首行动,灭敌士气的作用,所以说打仗打的就是人口,就是国力,昔日长平之战白起为何要坑杀赵国的四十万降兵?因为若是白起不杀,日后这四十万人瞬间又是一支大军,所以说在古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尤其是在战乱时期。
而恰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值钱的也是人命,因为没有人打的什么仗?
但是想要养活人,需要什么?当然是粮食了,可是酿酒需要什么也需要粮食,自古以来有一句话叫做“一斤酒,三斤粮”,这句话虽然不是很准确,可是也是有原因的,酿酒的确费粮食,但是现在大唐正在处于发展时期,最珍贵的也是粮食,这三斤的粮食虽然养活不了多少人?可是到了大灾大荒年间这就是救命的东西。
明白了粮食的重要性,程怀英顿时也犹豫起来,对于自己的计划究竟可不可行也抱有迟疑的态度,老程也不嚷嚷了,因为他也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看见程怀英懊恼的眼神,杜如晦又笑道:“此计可行亦不可行。”
程咬金的顿时急了:“俺说克明兄,你这话什么意思?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杜如晦闻听此言不由的摇头苦笑,程怀英急忙解释道:“阿爹,杜伯父的意思是此事对大唐有利,所以可为,但是他有需要牺牲一部分百姓的利益,所以不可为。但是于国有利,就是与民有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没有一个大唐盛世,威震塞外的强兵,纵然百姓再是富裕也难逃异族入侵的灾难。”
“所谓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陛下马上就要对突厥用兵,所以说现在如果有大量的骑兵,更可以增加大唐军队的胜率。”程怀英末了又补充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