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除夕团圆夜(2/2)
逢玉说:咳咳,我是说装个样子么,又不是真的喝酒,惹得你说了一大堆。
红梅说:你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逢玉说:好好,就算我说的不对。我还有一个好的建议,能不能提出来呢?
红梅说:当然可以了。
红玉:逢玉,就你这水平,能提个啥好建议呢?
红梅说:你先说出来,大家听听。
逢玉把嘴一撅:我提不出好建议,我还不提了。
红玉道歉了:怪我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逢玉,你有好建议尽管说出来。
逢玉笑了:好,我讲,不过等大家吃完饭我再讲。
于是吃了饭,大家一齐去厨房洗涮碗碟,然后回到客厅,逢玉这才郑重其事地提出建议:我们开一个家庭文艺晚会,你们同意不同意?
大家一声响:同意。
红梅说:不过,轮到谁出节目,要大大方方地拿出节目,不要扭扭捏捏的,扫大家的兴。咱们击鼓传花,花传到谁手里鼓声停了,谁就出节目。
红玉说:把我的眼睛蒙上,我来敲鼓。
于是红梅用手绢把红玉的眼睛蒙上,系在脖子后边。怀玉拿来脸盆,扣下,用筷子乱敲起来。逢玉说:花呢,哪儿有花呢?
红玉说:我看咱妈的梳妆盒里有一朵绒花,拿来用吧。
红梅正要阻拦,怀玉已经拿来一朵红花绿叶的绒花,于是击鼓传花正式开始。红玉还是挺有心计的,敲起脸盆,一会儿一下一下慢慢地敲,就像铜壶滴漏、闲庭散步一般悠闲;一会儿叮叮当当,敲个不停,就像暴雨凌空而下,万马奔驰而过……眼看绒花已经传了无数圈,敲击声还是响个不停,逢玉说:该停了吧,敲到啥会是个完?
逢玉刚刚说完,敲击声戛然而止,绒花正好传到逢玉手中。逢玉喊道:不算,不算,谁提意见就报复谁。
红梅严厉的:不许耍赖,快出节目。
逢玉说:好好好,我来讲个笑话。
怀玉说:哥,你一定要把大家讲笑,大家要是不笑,就不算数。
逢玉一本正经的: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我要提前声明,要是我讲的笑话实在好笑,你把肚子笑疼了,可别找我的麻烦。如果,我讲的笑话不好笑,请大家放心,我绝对不会咯吱你,让你发笑,那样就太没有水平了……
逢玉还没有说完,大家哈哈大笑:呵呵,快讲笑话吧,别油腔滑舌地逗乐子了。
逢玉故作惊讶的:讲啥呀?
讲笑话呗。
我不是已经讲完了吗?大家不是都开心地笑了吗?
众人恍然大悟:哈哈,我们上当了!
击鼓传花重新开始,这次该红梅出节目了,红梅大大方方的:我唱首陕北民歌:
九月里九重阳,收呀收秋忙,
谷子呀糜子呀,铺呀铺上场。
红个旦旦的太阳,暖呀暖洋洋,
满场的新糜子,喷呀喷鼻香。
……
红梅唱得婉转悠扬,而且饱含感情,大家都跟着唱起来。红玉说:你唱的这首歌,还是咱爸教给你的老歌。
红梅说:民歌无所谓老歌,民歌永远都能唱出新的感觉。《秋收》这首歌还有个来历呢,我是跟鸳鸯姑姑学的,姑姑是跟爸爸学的,爸爸当时是植棉组的技术员,姑姑是组长。姑姑说,今年chūn节她想来咱家看看。
红玉高兴地:好啊,姑姑来了,一定要叫她唱歌。
逢玉、怀玉同时喊着:叫姑姑给咱们每人来一张画像。
红玉把桌子往旁边一拉:我提议,咱们四个人,两人一对,跳《找朋友》,边唱边跳,多么热闹。
大家都同意,于是他们边跳边唱:
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呀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