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赋诗大雁塔(2/2)
德仁说:好好,算我说错了,我给你陪个不是。咱们现在言归正传,该红梅作诗了。
红梅轻轻一笑:你们的诗,各有特点,我就来一首宝塔诗吧。
塔,
青砖,
高巍巍,
直插云天,
屹立千余年,
历经风雨沧桑,
迎来chūnsè换人间。
众人拍手说好,鸳鸯疑惑的:红梅,你还是一个孩子,怎么会作宝塔诗啊?
红梅说:姑姑,我爸给我讲过一首宝塔诗,我就把这种形式记下了。当然,我爸也给我说过,那首宝塔诗是写秃子的,讽刺人家的生理缺点,内容是不可取的。
秃,
jīng肉,
光溜溜,
虱虮难留,
搭不住木梳,
黄瓜葫芦茄子,
一轮明月照九州。
众人哈哈大笑,红梅说:我的这首宝塔诗只是凑字数的,比起这首《秃》,形象xìng就差得远了。
德仁说:虚心就好,其实红梅的这首《塔》还可以,主要写了大雁塔的雄伟、坚固,历尽沧桑,容颜未改,对人们还是有启迪的。
秀兰说:爬大雁塔楼梯,作诗歌颂大雁塔,都完成了。现在才三点多钟,我提议,咱们趁热打铁,就势游览小雁塔,好不好?
大家都说好,于是他们乘车来到小雁塔。走进荐福寺贴满金黄泡钉的红漆大门,在一片绿树红花的掩映下,小雁塔挺起了玲珑秀丽的身躯,好像一个婉约柔美的女子。大家仰面观赏着小雁塔,红梅仔细地观察着,思索着,问题也提出来了:各位,我要提几个问题,看看谁的知识渊博,谁的思维敏捷。第一题,小雁塔和大雁塔相比,哪个高?高多少?哪个层数多?哪个年龄长?小雁塔初建时是多少层?
鸳鸯抢先发言:你这题难不住人,打眼一看,就知道,大雁塔高,小雁塔低,小雁塔是1、2、3、4……13层,大雁塔是7层,大雁塔塔高64米,小雁塔高43米,小雁塔初建时为15层,现在还有13层,小雁塔比大雁塔小55岁。
红梅说:姑姑,你说得这么准确,你肯定提前偷着看说明了。
鸳鸯笑了:我为啥要偷着看说明呢?就是为了应付你今天的提问吗?我和你姑父多次到大雁塔、小雁塔写生,所以对这些资料很熟悉。
红梅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那么第二题更难不住你了,姑姑你说,关中八景中的“雁塔晨钟”,是指的大雁塔还是小雁塔?
鸳鸯说:当然指的是小雁塔了。小雁塔的金代古钟高三米,重16000斤。
红梅眨眨眼睛:好,我再说第三个问题。人们都说大雁塔像一个伟岸的男子,小雁塔像一个秀丽的女子。大家分析一下,大雁塔、小雁塔都是青砖筑成的,都是下边大,上边小,逐渐收缩的,为什么它们的形象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德仁说:红梅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忠志,你是搞美术的,又到大小雁塔多次写生,肯定对它们的形象很有研究,你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黄忠志笑笑:德仁哥,你又将了我一军。我虽然经常到这里写生,我只是迅速地捕捉形象,专心地绘画,哪里顾上仔细地思考这些问题呢?我想,大概是,古代的建筑家心中早就有了塔的形象了……
鸳鸯说:忠志,你这话等于没说,建筑家首先要胸有成竹,不,应该是胸有成塔,然后才能建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宝塔。你既然说不出名堂,还是让德仁哥说吧。
德仁说:鸳鸯,你为什么不让忠志把话说完呢?其实忠志已经说出了答案。
忠志说:我回答得不太明确,德仁哥不必客气,你就把真正的答案说出来好了。
德仁微微一笑:好吧,我就当仁不让了。我想,大雁塔建筑在前,设计小雁塔的建筑家肯定不能模仿它的风格,那样不是显得太没水平了。建筑家应该先画出一个小雁塔的侧面轮廓图,然后确定每一层的宽度,这样建筑出来的小雁塔自然就是一个玲珑秀丽的少女形象了。
大家齐声称赞,红梅却说:爸,你说的再具体一些嘛。
德仁说:具体地讲,大雁塔的侧边是直线,小雁塔的侧边是曲线,建成以后自然风格完全不同了。
红梅恍然大悟:高,还是爸爸高明!。.。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