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篇 王敦(1/2)
王敦(266年~324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敦是琅琊王氏家族中的重要代表,是东晋宰相王导的本家兄弟,军权在握。书中写了他两个方面的性格。一是为人傲狠。也即今人所说的“厚黑”。一是他的粗俗。先述其狠的一面,即心肠极硬,视杀人如寻常游戏。
《汰侈篇》:“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沈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文中的大将军即王敦。对于酒席上拒饮即斩女仆这件事情,清人今人均怀疑其真实性,《晋书·王敦传》述之于王恺身上,并且未言已杀三人事情。但王敦在这里表现出的冷漠残酷,是触目惊心的,“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短短二句,已经揭示出这是一个怎样草菅人命的人呢。虽然这里杀人的不是他而是石崇,他也至少是一个帮凶吧。
再看他的“傲”,也即脸皮之厚。还是这《汰侈篇》里的事情:“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着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着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
在那个时代能够在一群女子面前悍然脱衣换衣,还能够面无羞色的人确实难找,即使魏代的刘伶也只是在自己家里**袒身,那已经被人们认为是惊世骇俗并且到处传扬的事体了。王敦能这样做,确实够得上古代某些时代的政治所需的“厚黑”二德了。
王敦长期在军界里打滚,对于高雅的事情还是外行的,所以为人的粗俗是他的软肋,《世说新语》里也记载了他大出洋相的事件。《纰漏》记载他刚刚娶了舞阳公主之后的两件让人忍俊不禁的小事儿,“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把原本用来塞鼻子的干枣作为如厕时的果子吃尽,可见其不拘行迹。而从卫生间走出,他又把用来洗手的澡豆——相当于今日的香皂之用——泡在水里一饮而尽,也是典型的粗人作派:“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于是一个活生生的多面体的形象也就显得很丰满很生动了。
立身乱局王敦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后任太子舍人。元康九年(299年),皇后贾南风废太子司马遹,迁他于许昌,并不许东宫官属送行,王敦则与太子洗马江统、潘滔、太子舍人杜蕤、鲁瑶等违命去送行,得到当时议论者的称许。后王敦改任给事黄门侍郎。
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夺帝位,并派王敦到兖州慰劳担任兖州刺史的叔父王彦。三个月后,齐王司马冏兴兵讨伐司马伦,诸王都响应,此时王彦收到齐王的檄命,邀请一同起兵;王彦畏惧司马伦兵力强盛,不敢应命。王敦此时劝王彦响应,最终齐王击败司马伦,王彦亦获功勋。司马伦失败后,晋惠帝复位,王敦迁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永嘉元年(307年),司徒王衍推荐他做青州刺史,拜广武将军。不久又征命王敦为中书监,王敦将襄城公主的侍婢都分发给将士,又向人分发金银财宝给部众后才回到洛阳。此时在荥阳遥控*的太傅司马越来朝,王敦认为他此行一定时有诛杀处罚,后司马越果然收捕中书令缪播等十余人,并处死。司马越后来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潘滔认为让王敦到外偏远地会令他肆意妄为,成为无法制约的地方豪强。但司马越不听。助建东晋王敦到扬州后与堂弟王导一起辅助司马睿在江南地区建立名望,为著中兴晋朝;因司马睿依靠王敦及王导才能建立力量,所以当时人有说:“王与马,共天下。”及后被征拜尚书,但王敦坚持留在扬州不上任。司马睿于是任命王敦为安东军咨祭酒。此时扬州刺史刘陶逝世,司马睿于是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加广武将军。后更升任左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节。永嘉之乱后,晋怀帝被掳,司空荀藩推司马睿为盟主;但当时的江州刺史华轶不肯顺从司马睿的指挥,司马睿于是派王敦与历阳内史甘卓和扬烈将军周访一起进攻华轶,并将他击败,华轶败走被杀。
同时,不久以前杜弢在湘州作乱,后又攻破零陵,侵扰武昌、长沙、宜都、邵陵等郡,荆州刺史周顗因而退走。司马睿于是又派王敦、陶侃等进攻,王敦让陶侃等进讨,而自在豫章作援。最终杜弢被击破,王敦因功任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