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俄罗斯名人的那些事儿 > 第二十七章 马雅可夫斯基

第二十七章 马雅可夫斯基(1/2)

目录
好书推荐: 舵手 星际屠夫 动人的校园情爱故事50篇 江湖迷踪 说好的,在一起 东晋名人小传 顶级情圣 道之奥秘 戒爱十八 当代大学生情感故事精选

马雅可夫斯基(1*3~1930)是著名的*诗人,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描写群众对列宁的深厚感情。他的喜剧讽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义,并在戏剧艺术上有创新。由于长期受到宗派主义的打击,加上爱情遭遇的挫折,1930年4月14日,诗人开枪自杀,身后留下13卷诗文。

马雅可夫斯基生平

马雅可夫斯基生于格鲁吉亚库塔伊斯省的巴格达吉村,父亲是个林务官。1906年父亲去世后,全家移居莫斯科。1908年参加*社会*工党,成为党的宣传员。他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曾3次被捕,在狱中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同时尝试写诗。1911年*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学习,结识了一大批未来派的诗人,画家。1912年底,他与大卫·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未来派的第一本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有长诗《穿裤子的云》。第一部剧作《符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1913)的主人公就是自己,同年由他本人在彼得堡上演时主演,显示了一定的表演才能。革命后写了《宗教滑稽剧》,是苏联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戏剧作品。之后有长诗《列宁》、《好!》(1924),讽刺喜剧《臭虫》(1928)、《澡堂》(1929)等。他是戏剧革新家。主张舞台应有强烈的剧场性和假定性,反对自然主义地描摹生活。又说“舞台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放大镜”。他的戏剧理论对后来的苏联戏剧产生了*的影响。

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之路

一创作道路

1912年底,他与大卫·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未来派的第一本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收在诗集里的马雅可夫斯基两首短诗《夜》、《早晨》以及后来陆续发表的一些诗作如《码头》(1912)、《城市大地狱》(1913)等,都有着鲜明的未来主义烙印。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抛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追求标新立异,强调诗歌意境的音响、色彩和运动的效果,其思想倾向则是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马雅可夫斯基在革命形势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影响下,写作了不少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作品。在第一部“纲领性的作品”——长诗《穿裤子的云》(1915)里,诗人向资产阶级喊出“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的响亮口号,反映了马雅可夫斯基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否定和不妥协的抗争精神。在长诗《战争与世界》(1916)里,诗人控诉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发出了反对战争的悲愤呼声。

1917年,马雅可夫斯基从艺术之宫走上战斗的街垒,同革命人民一道参加埋葬旧世界的斗争。他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你吃吃凤梨,嚼嚼松鸡,你的末日到了,资产阶级!”以轻蔑的口吻宣判资产阶级反动*的死刑,这首短诗成了革命水兵攻打冬宫时的战歌。十月革命后,马雅可夫斯基明确宣布站在苏维埃*的一边,维新*工作,他到广场去,到工厂去,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朗诵诗歌,进行革命宣传鼓动工作。面对资产阶级庸夫俗子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诅咒,马雅可夫斯基愤然挥笔,写下了震撼人心的《革命颂》(1918)。

1919年至1922年间,马雅可夫斯基参加俄罗斯电讯社(简称“罗斯塔”)工作,和一些诗人、画家合作了一种配有短诗的宣传招贴画“罗斯塔之窗”,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