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宿命(1/2)
太后“哦”了一声,道:“你有什么冤屈?”
戚国公道:“令国公构陷臣以权谋私、欺君罔上,想臣身受先皇重托,辅政十余年,无时无刻不铭记皇恩、兢兢业业、死而后己,何曾有过此等罪状?老臣冤枉啊!”他重重顿于地,老泪纵横。
张太后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所谓无风不起浪,戚国公,难道你就没想过为什么别人会这么告你?”
戚国公一愣,只觉得心头寒,他自己做过什么事情自己当然清楚,但此刻也只能强辩到底了,于是叩道:“老臣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从来不曾做过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啊!还请太后明鉴,还老臣一个公道。”
张太后轻轻叹了一声,道:“这种事情,我一个妇道人家实在是不好说话的,朝廷大事,你应该去跟皇上说才对。”
戚国公忙道:“陛下在战场上受尽艰苦,龙体微恙,臣实在不敢去打搅。再说,皇上自从回来之后,便一直在宫内静养,臣还没有机会前去觐见,可这令国公的构陷,却是一天比一天紧逼,臣……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会冒然求见太后啊!求太后看在臣为官数十年,鞠躬尽瘁的份上,还老臣一个清白吧!”说得端的是声泪俱下,闻之令人心酸不已。
张太后不由得也有些黯然了。想他一个曾经权倾天下的权臣,如今却落到这番田地,心中实在有些不忍。但皇帝说得对,不论如何都不能姑息养奸,如不趁机将他们一网打尽,怕是独孤家的江山将来就要改姓了!
她拿出一张纸,交给李司书,然后对他说道:“戚国公,哀家不妨直接对你说了,皇帝其实没有病,却一直在宫里避不出面,你可知这是什么原因?”
戚国公神色一紧,急忙拜伏道:“老臣不知。”
李司书拿着纸走过来,递给了他。
他毕恭毕敬地接过来。展开一看。却立刻变得脸色一片煞白。颤抖着嘴唇。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这怎么可能?!”他禁不住失声叫起来。可见这上面地东西对他地冲击之大。
这张纸正是戚玉柔所写下地认罪书。其中原原本本写明了她与箴王独孤锦私通怀孕地事实。还按上了手印。
“现在你知道了吧?”张太后地声调再次变得冰冷。尽管事情已经解决。却仍然为这件丑事而恼怒不已。
戚国公仿佛被人抽去了全身地力气。萎顿于地。
他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
为什么令国公能够毫无忌惮地动对他的攻击?根本就是皇家不容他啊!自己的女儿竟然给皇帝戴上那么大一顶绿帽子,无论怎么看都是罪诛九族的命运,这都是有预谋的啊!可恨自己居然一直被瞒在鼓里,今天若不是来见了张太后,怕是会死得不明不白。
“臣……臣有罪啊!臣教女无方,竟然让她作出此等丑事来,臣……无颜再见皇上,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先帝啊!”他伏地号啕大哭起来。
张太后见状,无力地摆摆手道:“你也不要哭了,回去好好想想该怎么对皇上交待吧!你的事情哀家管不了,也不想管,你是两朝老臣了,应该知道这种罪过会造成什么后果,皇上至今没有什么动作,已经是法外开恩、皇恩浩荡了,你要知趣。”
戚国公泣道:“是,老臣明白,谢皇上隆恩,老臣回去,必定会给皇上、给皇家一个交待!”
张太后本就不擅长这种应对之道,再加上这事实在添堵,便示意要他退下。
戚国公老泪纵横,踉踉跄跄地走出了聿庆宫。
尽管在皇宫中他表现得异常失态,可一回到家中,立刻转变了神态。
擦干了眼泪,他一脸阴郁来到书房中,坐在椅子上闭目沉思起来。
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除掉自己,至少要把自己的权力全都剥夺过去,所以才联合令国公演了这一出戏,甚至作为借口地戚玉柔的事情,也因为现在死无对证而变得真假难辨。
他始终不相信那个乖巧伶俐的女儿会做出这等愚蠢的事情来,尽管早已觉女儿对他似乎有所隐瞒,但应该不会是这种事情。如今看来,独孤锦的死和女儿地死都不是什么偶然,自己已经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
现在再来追究女儿是否背叛了皇帝已经于事无补,即使是假的,现在也只能变成真地,他很明白他们的伎俩。但一想到女儿因此而被无辜牺牲,他的心里就忍不住一阵阵抽疼,愤怒的复仇火焰在胸中熊熊燃烧,几乎不能自抑。
好,很好!皇帝想要除掉他,可是会有那么容易么?他辛辛苦苦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地地位,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就这么送出去?更遑论他们逼死了自己的女儿,这笔账又该怎么算?
他猛地睁开眼睛,露出一脸的决然和狠辣。
****
“皇帝真的那么”独孤一惊,从软榻上站起来,提高了声调问道。
她刚刚接到张太后接见戚国公的报告,顿时有种不妙的感觉。
“是地,据说戚国公去的时候还精神奕奕,可出来地时候却满面泪痕、步履摇晃。”灿儿说道,显得有些迷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