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O 论政(1/2)
她这话甫一出口,李昊颇有些吃惊,不敢贸然接茬,环顾雅间内旁无他人,笑笑道:“贤弟真是快人快语,想到什么说什么。”
莫愁微作不满地道:“我知道你们都怕皇上,那就不说了呗!”
李昊道:“我们兄弟几个当然不用忌讳,只怕隔墙有耳罢了。若真说起来,从今上的行事来看,自登基以后便一心励精图治,御下实属严格,只是不得其法。”他开口称赞韦臻,莫愁来了精神,原来还有人夸他么?李昊此时已有了三分酒意,既开了头,便不再顾忌,“大小官员若违律法,今上一律严惩,从无偏袒,这固然是好的。但一味严苛,动辄获罪,严刑峻法之下,下面的官员心怀畏惧,怕更要想方设法地欺君罔上了。而上处宫墙之中,难免自负,不闻下情,自然容易被欺瞒。长期以往,只怕弊端更大。”
他这番话倒说得莫愁服气。那韦臻的脾气,点火就着,不点火都要跳三跳,以为能吓着别人,结果还不是遍地贪官污吏?莫愁举了举酒杯,对李昊道:“李兄说得有理,小弟敬你一杯!”
李昊喝了酒,更加滔滔不绝,一发而不可收:“要说这为君之道,也实为难。严酷使人惧,惧则欺之,宽和使人近,近则慢之,故不能过严,亦不能过宽;君上若过分勤勉,陷于琐事,臣工则怠,过分疏懒,不知下情,君威则丧……”
莫愁笑着插言:“照李兄的说法,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当皇帝的可不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怎么做都不对了?那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争着想当皇帝呢?”
她这话脱口而出,本是大不敬之词,但那三人都已喝得酒酣耳热,既无旁人,也不多计较她。李昊道:“天下托付一人之手,自然是万斤重担,要为明君,智慧才能当非常人能比。”
莫愁又问:“智慧才能得远胜常人,那岂不很难?”
李昊道:“固然不易,但不是不可为。为君之道,首要是识才,其次是御才,你看古来开创太平盛世的明君,若论文韬武略,未必皆是上上,但无不能寻到良臣佐之,常收事半而功倍之效。今上身边,只少了张良魏征一样的人物。”李昊说到此处,忽然拍案而起,大笑吟道,“当年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不知此去国都,我等兄弟,能否一举中试,得以施展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说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满满地斟了一杯,对其余三人道:“我们四人来干一杯!愿借东风之力,展我等鲲鹏之志!”
莫愁见他意气风发,心道,以为这些书呆子只会寻章摘句咬文嚼字,不知还有些见识气度,韦臻的官员若都象他这般,倒不愁天下不太平。他这次私访后回京,该会有励精图治的动作,正是用人之时,倘若有机会,可将他们推荐给韦臻。忽想,如今自己躲他还来不及,又怎去管这种闲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