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葬宋 > 第六章 伯颜、百眼

第六章 伯颜、百眼(1/2)

目录
好书推荐: 荒区猎艳 流氓卧底 情挑今夜 天行剑 异世画魂 祖龙 倾城谣 二十七个羊皮卷 重生之风云天下 春风谁渡奈何桥

这边岸边已经乱作一团,一群穿着赫黄色的侍卫用宫闱围起来的临时帐篷内,神色惶惶的立着几个人,其中在镶着龙身的短榻上斜斜的躺着一个穿着龙袍的小孩,脸部蜡黄,在短榻的周围,遗留着刚刚呕吐的残留物,异味早就被穿过临时帐篷的海风刮的无影无踪,嘴角还是不断流着口水,但随即被人用丝绢拭去,小孩的枕在一个面部富态,有限的雍容华贵的中年妇女的腿上,额头上盖着一个浸水白绢,这个就是所谓的皇上了,而怀抱皇帝正在为他擦拭脸上污物的正是其生母,宋度宗的杨淑妃现在的杨太后。

旁边站了几个人,其中两个正是刚才与姜明见面的陈宜中和张世杰。

还有一个面目憔悴的中年人,略显黑瘦,一脸的忧国忧民,但手里却环抱着一个孩子,却是陆秀夫和卫王赵昺。

剩下的还有跪在地上低头俯身的人,众人皆是一脸的神色黯然。

还是杨太后首先发话,说话前又擦拭了一下端宗皇帝的嘴角,声音哑涩的问:“诸卿家,可有什么良策,皇上可是再也经不得舟车劳顿了。还请众位大人给哀家一点意见。”

说罢,两行泪就留了下来。

众人神色皆是一片黯然,沉默不语。

帐篷内寂静一片,张世杰沉吟片刻,挺身而出,大声道:“臣以为,应责令太医为皇上诊治病情,然后驾舟北行,在崖门登陆,联结各路义士,共举复国大业。”

陈宜中不语,但心中却不以为然,莽夫总归是莽夫,心里长叹一声,正要出言,听外边太监低身传报:“启禀太后,外边有人求见丞相大人,说是什么化外之民姜明的。”

屋内气氛一静,杨太后诧异的望向陈宜中,希望他给予答案,陈宜中还没有做出答案,只听张世杰大声说道“无礼狂徒,打下去,再来啰嗦,给我拖到海边杀了。”

陈宜中大惊,忙站出喝止要去执行命令的侍卫,躬身向杨太后跪下“太后,此人形迹大有可疑,请给臣于解释的时间。”

杨太后面目冷静,向侍卫摆摆手,“罢了,丞相有什么,请起身说话。”

陈宜中心中坎坷不安的捏了一把汗,闻言起身,但仍然恭敬的弯着腰问道“太后,可还记得大贤上师樊先生樊志应否?”

杨太后稍稍显得一愣,显得一时没有记起,而旁边安抚卫王赵昺的陆秀夫眼睛却是一亮。失神忽然插嘴问道,“他就是大贤上师所说之人?”。浑然忘了应有礼节。

“正是”。陈宜中向陆秀夫点头示意,“君实先生所言极是。”转过头来依旧对杨太后禀告。

原来,宋之天子恭宗皇帝,由于是个年仅是六岁的儿皇帝,根本无法亲自治理国家,因此实权为幼帝祖母谢太后所掌控。这位年老的贵妇一向对贾似道深切信任。她曾经招唤过通晓奇门异术之士,询问宋朝之命运。该名术士恭谨地回答道:

“大宋之天下可享万代安宁,临安府要落入敌人之手,可谓是永远不可能发生之事。”

“此乃千真万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