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夜遇幼女。(1/2)
离开东街,街面上就少有行人了,虽然没有什么宵禁之类的事情,但晚上可供娱乐的地方实在是不多,除了西街的灯火,东街上也只有几家酒楼还有光在,生下那些小门小户的烧不起八宝灯耀门,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这时候,城主府门口的两个巨大的八宝灯就成了城中一景,城主府在的这一条街周围都是大户,一溜的八宝灯各有特色,看起来倒也齐整好看,凭空里透出一股子富贵奢华的劲头来,一般的人都是不往这里走的,走在这条街上连身份也觉得猥琐了。
子瑜不知道苏木青为什么专挑着这么一条街走,在这条街上跑马行车都是通例,也都是那些富贵人家的亲戚方才如此,若是撞着了少不得有些麻烦。
这一年下来子瑜别的知识没有,对于这些潜规矩却听那些常年拉车的车夫说了不少,多少也不是那么不通世故,知道了一些避讳,尤其是在苏木青还不想暴露身份的情况下。
其实,按照子瑜的观点,有权力不用过期作废,找子谦就应该表露身份让那些官府加派人手四处寻找,再出些赏金之类的,不怕找不到,可惜苏木青似乎并不这么想,反而有些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在皇宫之中,却也是让人秘密寻访,就如现在一样丝毫不欲声张。
苏君的名气不是很大吗?那,难道不应该是一呼百应,就算不是如此,总也有人要巴结的吧,通个气下去,让下面的人自行寻找不是更快?知道那是苏君的儿子,就算是有人买了去也会赶紧着送来的吧!
没有发现年幼的儿子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疑惑,毕竟子瑜这些时日的表现都有些没心没肺的,说是没良心也不为过,都没有怎么听到他说想念子谦这种话,不过苏木青自以为这是儿子懂事,不让自己忧心,却不知道子瑜从来不以为这是什么大事,想当然认为只要苏木青一说话,就会有人把子谦送来。
苏木青的面色很凝重,有那么一会儿他是真的出神了,也就是这样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这条街上面,入夜之后这街上也不是全然的安静,还是有些人悄悄送礼,或是在小门阴影处行些暗事,别有一番热闹。
买卖幼童的事情自古有之,但也不外是贩卖为奴,或者是调教训练用以它图,最可怕的一种却还是用作炉鼎,或练功,或制药,那样,孩子九成都是不活了的。
对于这最后的一种用途,苏木青倒不是十分地担心,毕竟子谦不是子瑜,没有那天生阴脉那样大的好处,顶多就是天资不错,训练起来能够成为一流的杀手。哪怕是贩卖为奴,一时间都不会有生命之忧,倒也没有让苏木青万分焦急。
孩子小,吃些苦是很有好处的。苏木青小时候就是被非人的训练练出来的,也认为那种训练不全是没有好处的,换句话说他甚至认为那是成才必须的一部分,要不是没有合适的环境,他也会如此训练子谦的。
从来没有享受过父母之情。对于这种亲情地淡漠是别人所不能理解地。在苏木青眼中。子谦和子瑜在一开始也不过是一种好玩儿地玩具。只是时间久了。那种血脉相承带来地奇妙感觉让苏木青难得地有了些归属感。这才慢慢用心起来。
就是这样。子谦才开始学武。只不过因为苏木青非常不屑于那些书本上地正统道德。所以从来不给他们讲罢了。他就不是学那些长大地。自然也认为自己地儿子也不需要学。只等他们大些识几个字也就罢了。
在这一点上。苏木青认为自己还是很有爱子之心地。他小时候可没有那么好地待遇。都是被鞭打着认字。然后自己抱着药毒之书钻研。甚至以身试毒。像逃都逃不了。如此。他也就认为识字其实也是一种酷刑了。并没有要求自己地儿子早早识字。
现在既然没有性命之忧。那慢慢寻访就是了。这种事情。就算是急也急不来。便是一个城中。一天买卖地幼童人口也是以十计地。从这家到那家。从这个城到那个城。真地被贩卖地话还真是不好找。
便是训练用作杀手地。江湖中地杀手门派却也不知凡几。有名有号地也有十来个。那些没有名号地单干地也要收徒传艺。这样细数下来。还真是一个庞大地数字。何况。还不单单是杀手需要幼童训练替换。暗卫也需要从小培养。这样下来。找人就如大海捞针。丝毫不会轻松。
东州。北州都已经找过。剩下地就是现在所处地西州了。当然。还有南州。不过那里地可能性太小了。苏木青基本上是忽略它。若是实在找不到也可以去那里试试。若是还没有。那么就可能是流浪到别国了。找起来就更困难了。
“爹爹,咱们去哪儿啊,不回客栈睡觉吗?”子瑜打了个哈欠,突出自己已经困了的事实,懒洋洋地闭上了眼睛靠在苏木青的肩头假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