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 秦琼回北海 牵招助袁谭(1/2)
兴平二年(195)十二月,秦琼与林风管亥带着玄甲精骑回到北海,准备过春节。而临淄城的一切交予刘政霍云打理。霍云改为临淄都尉,而刘政则坐上了临淄太守的位置。当然,他们的军职还是保留着的。秦琼则是被孔融向朝廷申请了个骁骑校尉,至于管亥则是接过了北海都尉的职位。林风,则是成为了军司马。总之,每个人的位置都移动了下,但是实际上的权力并没有大上多少。毕竟,北海军就这么多人。再想扩军,就得耗费更多的钱粮。而这方面,恰恰是孔融的弱项。或者说,北海军中还没有人是经济能手。
玄甲精骑已经扩大到了五百骑,这多出来的百余骑自然又是临淄城中那些大户们的功劳,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搜集的,反正就这两个月,多弄来了百余匹马。这样一来,倒是让秦琼等武将对他们的印象好了不少。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眼看着要过年了,雪花也飘了一次了,孔融便修书叫秦琼回北海过年。毕竟,春节是个大日子。这上司对属下也要表示一定的关心么。而且,袁谭还窝在平原那里厉兵秣马呢,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南下的意思。至于兖州的曹操,也正在休整。而徐州的刘备,亦是在整备军马,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总之,青州周围一切都很太平,很安详。
眼看着北海城就要到了,秦琼这五百骑人马放缓了速度,毕竟大规模的骑兵纵横在一座城池外面,那带来的震恐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在这个乱世。饶是如此,一路经过的那些路边的屯堡也是被吓得不轻,皆是紧闭堡门。不过,看到秦字大旗后倒是镇静了许多。然而,还是没人敢出来看看真假。
平原上,一座大城显出了他的轮廓,绵延的城墙显得那么厚重。这就是孔融治下的核心,北海城了。而北海城亦是发现了这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好在有斥候提前汇报过,才没有让北海城马上关闭城门。当然,孔融等人亦是得到了消息,正在离城门不远处等待着这支骑兵。眼见得烟尘滚滚,一支骑兵缓缓而来,一面大旗更是书着斗大的秦字,孔融自然明白这是自己的大将,青州武将之首,秦琼秦叔宝到了。当即招呼自己的身后诸人,迎了上去。
秦琼远远望见城门口那一群人迎了过来,仔细打量下,方知是孔融亲自来迎接,当即远远的下了马,快步迎上去。身后的管亥林风亦是下马。上司来迎,自己也不能就这么骑马奔驰到身前吧。人么,都讲究些面子。花花轿子人抬人么。更何况,这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呢。
孔融远远望见秦琼下马,快步向自己走来,心中大喜,转身对身后的王修说道:“叔宝虽是一介武夫,然深知礼仪,真乃青州之大将,北海之福啊。”
王修等人自是纷纷点头赞同,没人会在这个时刻表示不屑或者是反对,一个是青州老大,一个是青州大将,谁愿意没事去得罪他们啊。
当下秦琼赶到身前,拱手为礼,孔融则是上前,一把扶住秦琼手臂:“幸赖将军神勇,方保的青州平安。且勿多礼。某已命人准备好酒宴,只等将军入席了。”
秦琼见孔融如此亲热,亦是微微笑道:“使君相邀,自当遵从。”当下又同王修等人打了招呼,纷纷上马往府衙中去。至于玄甲精骑,自然有人安排不提。管亥林风却是跟着玄甲精骑往驻军军营处去了。毕竟军务要紧,至于酒宴,孔融摆明了要酬劳秦琼,自己等人去不去是无所谓得。更何况,管亥一直称秦琼为主公,自然不会在意这等事情。至于林风,则是声名不显,人人只当他是玄甲精骑的一个军官罢了,自是没人搭理他。
翌日,秦琼便去见孔融,却被王修告知,孔融宿醉未醒。秦琼无奈,便对王修道:“某闻太史子义母亲尚在家中,今离春节不过数日,某欲去拜访老夫人。故此来向使君告知。”
王修闻言笑道:“老夫人处,使君已经遣人送钱帛粮米去了。既是将军要去,可自行去之,不必告知使君。”
秦琼微微一笑,道:“恐使君有事相召。故先来通报。”而后告辞而去。
回到自己住处,早有下人准备好了礼物,一些钱帛粮米,并有一些过冬饱暖用的毛皮等。带着礼物,秦琼便领着陈二狗,张大壮两个亲兵往东莱黄县而去。
北海城到东莱黄县足足有三百里路,三人虽然骑得都是好马,不过亦是不想快速赶路伤了马匹,毕竟不是战时。一路上也不在村庄留宿,俱是在野外将息,都是用随身的刀斧砍下树枝,将就着搭个小棚子,用树枝堵住风口,倒也不会漏风,且另有一番趣味。就这样,第三日晌午时分,三人便来至太史慈家中。
三人三骑,来至这小小村落,自然是引起一阵轰动,不过,眼看着是进了太史慈的家中,那些人俱皆没了话语。在东莱,谁不知道太史慈太史子义的大名,有人骑着马来探望他的母亲,这是很正常的。前段时间,孔北海派人带着礼物来看望,那人来的更多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