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章 袁谭挥军进齐地 秦琼献策取临淄(1/2)
青州北海,孔融最近这日子可是逍遥的很。(看小说到网)文有王修,武有秦琼,所有的杂事都用不着他处理。他也乐得将诸事都委托二人处理,而自己同几个文人好友终日喝酒吟诗,好不快活。再加上,郑益恩前些日子派人前来送信,道是自己的父亲,郑玄,将要回来了。这个消息可是把孔融高兴坏了,这可是天下大儒啊,而且性格也合自己的脾性。他一回来,别的不说,最起码有人可以和自己研究学问了啊。因此啊,孔融这几天连睡觉的时候也不知道笑醒了几回。
正所谓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孔融正高兴呢,这祸事儿就掉眼前了。看着面前一脸严肃的秦琼,王修,孔融终于确认了他们两不是跟自己开玩笑。刚刚收到的消息,袁谭攻破了平原城,田楷全军覆没,本人为乱军所杀。齐地,已经暴露在袁谭的刀锋之下。齐地攻破之后呢,袁谭会眼睁睁地放过自己的北海么?更何况,刘备保举自己为青州牧的消息早已经传了出去。那袁谭,可是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啊。一山不容二虎,一州如何能容下两位牧守?虽然自己的任命或许是朝廷颁发的,只是那个远在长安的汉室朝廷,还活在西凉军的阴影之下,哪里还会有力量保证自己的刺史职位呢?
倒不是说自己对这个职位有多么依恋,实在是自己太了解袁氏一族那可怕的关系网了,四世三公啊,门生故吏满天下。任何一方诸侯面对这样的关系网也只能徒唤奈何吧。更何况,袁绍在冀州,袁术在汝南,南北呼应。这架势,分明是要南北并起,一旦成功,这大汉江山可就要改了姓了。
求援?兖州那里,曹操刚打完吕布,军威虽盛,但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恐怕曹操也没什么能力了。更何况袁绍曹操是发小儿,而曹操现在也是听从袁绍号令的,也算得上袁绍领导下的一个松散联盟中的一员吧。更何况,曹操更是狼子野心,连年向袁绍,朝廷求取兖州牧而不得。如果自己向他求援,那以曹操手中青州军的实力,再杀回青州,恐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呐。
徐州刘备,他的官职还是袁绍上表保奏的呢,这个更不靠谱了。更何况秦琼击败的泰山寇如今可都是刘备手下的大将,这关系在这摆着。即便是刘备敢冒着得罪袁绍的危险出兵,恐怕也要顾忌到麾下大将的想法吧。更何况,他刚收留了吕布,这虽然为他带来一定的实力,并得到了一定的威望。但何尝不是给自己身边安上了一颗钉子。那吕布反复小人,刘玄德岂能不知,岂能不防呐?
一声长叹,思量来思量去,孔融悲哀地发现自己竟然无处求援。顺势归降那肯定是违背自己心意的。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打吧。不过,打之前,总要统一一下自己麾下众文武的思想吧。当下,孔融缓缓放下书简,看着秦琼王修道:“袁谭十五万大军即将攻入齐地,吾当如何应对阿?”
“主公,”王修迟疑了下,低声缓缓道,“袁氏四世三公,海内人望。如今拥有冀州之地,更有河北群雄相助。麾下武有淳于琼鞠义颜良文丑张合高览韩猛蒋奇等大将,文有田丰沮授审配郭图逢纪许攸荀谌辛评等名士。更兼冀州钱粮丰足,兵强马壮。且袁绍曾为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之盟主,主公当日亦是其属下一路诸侯而已。此番袁谭来攻,可谓是以上伐下。以吾之见,以吾之见…”
王修的脸色显得迟疑不定,孔融已经明白了王修的意思,苦笑摇头道:“叔治之意,莫不是叫吾献出北海,以保全北海百姓?”
王修闻言,原本迟疑犹豫的脸色变得有些赧红,心知孔融已然看出自己心中的惧怕之意,当下只是低头,不再接孔融的话茬儿了。
孔融见他如此,亦是无奈地苦苦一笑,摇头叹道:“四世三公,名门望族,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若非吾是朝廷任命的一方牧守,亦是不敢直面其兵锋矣。叔治,你的为难吾深知,深知阿。”
秦琼在一边冷眼看着孔融王修齐齐摇头哀叹,心中迅速地做着自己的判断,看来孔融王修都不是想放弃北海,而是袁氏名头太大。与袁氏为敌,等同于与整个袁氏的关系网为敌,这个代价,对于身为名士的孔融王修来说,显然是非常大的。而王修身为从事,可以躲,可以投降归顺。但是孔融身为一方诸侯,乃是汉室正式任命的地方郡守,这可就躲不开了。除非孔融愿意看着自己的名头被玷污,大汉朝廷的尊严再次被撕碎。这些,都是孔融不愿意见到的,所以他不得不战。但是对战争又没有信心,所以哀叹不已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