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觅2(2/2)
老太太听的代秋的假装告饶的话便起了恻隐之心道:“你们是那到那呀,一个在前边跑一个在后不追,都是满身汗,邪乎带喘的。这会,你男子大丈夫又撒手不管了,叫她一个女人自己走,这像话吗。她人生地不熟的你叫她向那里走。”天曼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而代秋却是蹬鼻子上脸,顺着老太太的话向上爬,她假惺惺的说:“是呢,还是大妈体贴我,你呀,天曼我白白的和好啦,到关键的时候,你就不管我了。既然你不要我了,你还死乞白赖地追我干啥,你小子有能带,你就别跟我来呀。”大妈看这个女人越说越来劲,觉得她也不是省油灯,别让他们在我们这地方打起来,老太太转过话头对代秋说:“这位大姐呀,你到我们家里洗洗脸吧。”原来,代秋在她不白静的脸上涂一层白霜,经过汗水和眼泪冲洗再加上用她的黑手揉擦,不仅仅是黑一道白一道了,而且已经成为一大花脸。她按照老太太的指点到老人家里去洗脸。一进门给老太太的儿子媳妇下了一跳,以为是疯女人进了自家的门。代秋说:“大妹子,你不要怕,我是你妈妈叫我到你家洗脸的。”媳妇用惊奇眼光看着代秋,给她一盆水,让她洗脸。代秋洗完了,又用媳妇的化妆品,给自己的脸上涂了厚厚的一层,加上红红嘴巴,披头散发还真有点吓人。代秋看到了桌子是有两块玉米面的饼子,拿起一块就吃,吃了一块,又吃了一块,媳妇不知道这个女人与自家老太太是啥关系,本来是给孩子留的饭,都被她吃光了。
天曼夫妇根据饭店服务员提供的情况,找到了朱保。朱保见到了后妈代秋,就像兔子见了老鹰都吓麻爪了。听到他爸爸说:“要把他带回家去。”又听到他后妈说:“你这小王八羔子,看,回家我要怎么整治你。”朱保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旧病复发了,他什么话都不说,死死地抱着郑老汉不放。大家实在没有办法了,老汉说:“这孩子现在不想离开我,就让他在我这里再住几天吧。”代秋说:“那怎么行啊,我们不能等,你帮助我们把孩子送回家吧。”
郑老汉帮助天曼夫妇把朱保送回家,朱保的病更加沉重了,不语不动,以呈现木僵程度。医院诊断为抑郁症,需要住医院治疗。天曼家中没有钱,郑老汉拿出500元办了住医院手续正当老汉要离开朱家的时候,代秋领来警察抓住郑小强。原因是代秋告发他犯了拐卖儿童罪。
郑老汉被抓到公安局,非常气愤的问:“你们为什么抓我到这里来?”警察说:“你犯法啦,老实交代你的罪行。”说完走出门外,上了锁。任凭老汉在里边如何的喊叫,跟本就没人就理他了。
原来,这个警察也姓朱,名能,人们不叫他真名字,朱能,而叫他猪悟能,他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个猪八戒。他在扫黄中抓住了代秋,代秋跪地上求饶,哭哭啼啼说:“警察爷爷,我没有钱,只要你不罚我钱,叫我干啥都行。”打这以后这个**透顶的代秋,将自己的**和灵魂都交给猪悟能任意揉轮。而这位警官大人对代秋的话更是言从必信。代秋说郑小强老汉身上有钱,把他扣起来,可以搞到一笔钱。开始朱能不想干。
代秋反复对警察说:“那个老头心软,胆小怕事,朱保哭叫,我叫他把孩子送到我家,他就乖乖地送回来了;那老头有钱,朱保住院我不拿钱,他就乖乖拿出500元做押金;那个老头儿子心急找儿子,你只要関他两天他就得出叫,叫他说啥他就得说啥,要多少钱他就得给多少钱。这样的钱罐子,我们现在不摔,还等何时!”
警察朱能把郑小强关了两天,郑小强不但不服,而且越来越硬,大喊大叫,要找公安局长。朱能没办法了找代秋商量,让她砸些钱,放走算了,免得把事情弄大,不好收拾。代秋叫天曼对郑小强说:“只要郑小强拿出1000元,就放他走。”
天曼非常气愤的说:“你们把郑小强抓起来就是非法的,现在还要什么钱。要我看你们赔礼道歉,把人家放了。郑小强不找你们的麻烦,就算谢天谢地了。”代秋说:“我为了谁,还不是为你们朱家搞到一些钱,给朱保治病,不然,郑小强老头子那500元,你怎么还。”天曼说:“我就是不还他钱,也比你们强,你们太缺德了,尤其你代秋,损人利己,恩将仇报,你办的事情太损了。你就不怕报应。”
代秋碰了一鼻子灰,觉得天曼是指不上了,事不宜迟,她要亲自出马,她见郑小强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老爷子啊救命恩人啊,你说说把我和你连在一起了,说咱俩合伙卖孩子,这哪是哪儿,我们根本就不认识吗。摊上了,咋办哪?我托人踉跄地总算是有个头绪了。他们说拿出1000元,叫咱们走人。”郑小强气愤的说:“拿什么钱?别说我没有犯法,就是犯法,也要公事公办,拿什么钱,给谁拿钱?我一分钱也不拿!”代秋觉得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说:“我家的孩子在你手里,你说你不是拐卖孩子的,你有什么证据,朱保现在迷迷糊糊啥也不懂,他是精神病说了也不算数。你不拿钱,就等着判刑吧。”说完扭着屁股就走了。
天曼到医院看儿子朱保,朱保躺在床上流泪,对于他的问话,还是什么也不说,他只好自己坐儿子床边伤心落泪,他不了解儿子自己在外边是怎样生活的,更不理解那个老汉为什么能够救助朱宝,难道他真是为了拐卖朱保?我看不像啊,那老人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主动向我们介绍孩子的情况,说孩子已经有了新书,愿意上学校念书了,而且已经到学校学习一天了。我们叫朱保回家,这孩子为什么抱着老人不放?是和那老人有了深厚的感情,不想离开他,还是那老汉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孩子不放过他。他又想孩子在那老人跟前不但能够生活的好好的,而且还能上学念书,可是见到我们就不说活了,到家里一动不动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代秋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将老人给告发了。
天曼离开了儿子,走到医生办公室。他向医生问朱保的病情,医生说:“我们诊断为忧郁症,经过治疗木僵基本缓解,他自己能够吃饭,也能够走动。他特别想念爷爷,尤其在夜晚哭着喊着找爷爷。你能够叫他爷爷到医院和他见面会更好些。”天曼心理明白他的亲爷爷已经在几年前就死了,而今这孩子叫的爷爷肯定是郑老爷子,目前这个老爷子是来不了啦,是绝对不会叫他来的。他不得不回避这个问题而问道:“这孩子得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重?”医生说:“抑郁症是属于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不是思想问题。它的表现形式为情绪、思维和行为等诸方面的改变,这与大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得了这种病,情绪低落,没有愉*,对以前喜欢的事情或活动失去了兴趣,精力不足,睡眠不好,食欲下降,有便秘、体重下降,焦虑、害怕、反映迟钝、悲观失望甚至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这些症状持续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就是抑郁症。朱保的病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是你们没有注意孩子的病情,没有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至使病情严重。关于发病的原因这与家庭对他的影响,精神的压抑,生活不愉快以及学习等情况有关。”
桥头饭店郝经理听到郑小强老人被公安局收审的消息。知道是代秋起诉老人家拐骗儿童罪。经理认为这纯属诬告,老人家绝对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如果他是拐骗那孩子,就不会再寻找孩子的亲生母亲,既然他要帮助孩子寻找亲妈妈,那么他就是为了救助孩子而不是拐骗。经理决心要帮助老人家打赢官司。
郝经理通过派出所找到朱保的亲生母亲常爱真的住址。他和一名服务员来到常爱真的家,常爱真年仅三十八岁,看上去有四十多岁,中等身材,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面带愁容。她刚吃过晚饭,丈夫不在家,见到两位陌生人,她警惕的问:“你们有事吗?我怎么不认识您?”服务员说:“我们是饭店的,郝经理今天来到你家是要和你说关于你儿子朱保的事情。”她听说是有关儿子的事情,极力掩饰自己急迫的心情,热情地请两位客人到屋里坐下,泡两杯茶水送到他们面前,非常客气的说:“请用茶。”然后她自己也坐下了,等待客人讲话。
郝经理说:“最近我们见到朱保啦,他现在在东郭小学学习,是很好的孩子。”常爱真问:“他怎么在东郭小学学习?”经理说:“听那孩子说,在外边受伤了是姓郑的老爷爷救了他,他是跟着老爷爷来找妈*。”常爱真说:“朱保怎么没有来?”经理说:“代秋把孩子带回家,孩子就住医院了。现在还不知道怎样?听说病情很重。我想你一定会去看看他的。”常爱真心情非常沉重的说:“我是要去看他的,我一定要看他去。不知道救我孩子那位老人现在何处?”经理说:“代秋把老人告到公安局去了,你可以到公安局了解情况,在法院开庭时我们可出庭作证。”
常爱真来到精神病医院,走进朱保病房,看见他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不知道他是否睡着了?护士到他床前和他说:“朱保你妈妈来啦。”他听到妈妈来了,眼睛连睁都没睁,翻过身去面对着墙,谁也不理。护士轻轻的拍着他的肩膀说:“朱保,是你妈妈来看你来啦。”
此时的朱保连忙把被子盖在头上,全身发抖。这时常爱真上前抱住朱保,说:“保儿,不要怕,我是你的亲妈妈。你睁开眼睛看看妈妈,我是你的亲生妈妈,你不是到城里找我吗,现在我来了。”朱保翻过身来,扑到常爱真的怀里说声妈妈我想你,就痛哭起来。
官方不许常爱真与郑小强老人见面,她了解到法院开庭的时间之后,立即返回城里,与饭店郝经理交换了意见,俩人研究要为郑小强老人请律师,并且还要出庭作证。
法院判决郑小强拐骗孩童罪不成立。老汉无罪释放。
从西北边陲打来长途电话。妈妈对郑敬文的弟弟郑心远说:“你爸爸、你大哥都在外边寻找你哥哥,当前他们还回不来,今天接到西北打来的长途电话:“这里有一位精神病人,很像你们要找的人,希望早日来人辨认,以免病人走远。”
你看我们去不去?这么远,叫谁去好?”
郑心远说:“我去吧。”
妈妈说:“你在家的任务很重,四面八方找人的事情都要你来协调处理,你暂时还不能出远门,因此,我想叫你妹妹去。”
郑心远说:“我把妹妹叫来,听听她的意见。”
研究的结果是郑心远去比较好,家里的事情由妹妹帮助妈妈办理。郑心远经过四天四夜的行程到达天山牧场,牧场书记听说内地来人了,他要亲自接待。在场部的会客室的长条桌上摆放着四样点心,四样糖果,还有奶茶和馕。
书记说:“你从内地来吗,也就是北京来的朋友,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好好的接待吗。”
郑心远说:“你们太客气了,呀可西的很,我这里有两瓶北京二锅头,送给你们以表我的心意。”郑心远从兜里取出两瓶酒送给书记,他接在手里高声说:“呀可西,北京二锅头。”大家兴高采烈的说:“呀可西!美酒。”“呀可西!二锅头。”“呀可西!北京朋友。”呀可西——。
郑心远说明来意之后,书记说:“你说的是我们二队,这好说,可以骑马去。你在这里住几天再去吧。”
郑心远说:“今天不行,等我找到哥哥以后再到你们这里来,书记,谢谢你们的好意,去二队怎么走?有多远的路程?”
书记说:“大约有六七十里的山路,山很高上边有积雪,不太好走。你今天一定要去我派人领你去。我们的青年团书记家在二队,就由她领你去吧。”
团书记罗西迪卡,年纪在二十来岁,从小跟随父母放羊,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姑娘,什么样的烈马到她手里都能驯服,练就一身骑马的本领,郑心远去二队的道路是很难走的,牧场书记胡玛认为罗西迪卡路熟人熟,到二队以后还可以帮助郑心远办些事情。罗西迪卡也想回家看看爸爸妈妈,书记叫她带领客人去二队当然是很高兴的,郑心远觉得让姑娘带领到二队有点不好意思,因此他勉强的说:“不用麻烦你们了,还是我自己去吧。”罗西迪卡一笑说:“不麻烦,不麻烦,我也要回家看看。”
罗西迪卡骑的是白马,在前边走,郑心远骑的是枣红马,跟在后边。他没有骑过马,仰仗自己年轻上马的动作到是轻松,可是他不会用缰绳驾驶马,不会用脚蹬指挥马。还好,这匹枣红马尾随那匹白马后边,白马快走它快走,白马拐弯它拐弯,白马上山它上山。
罗西迪卡调回马头,两匹马并列而行,她见郑心远在马背上一手抓住马铵一手拉紧马铰缰绳的紧张样子,关切的问:“你骑过马吗?”
郑心远说:“没有,在小时候只骑过毛驴。”
罗西迪卡鼓励他说:“你第一次骑马能够走山路就很不错了,你还有点紧张,没关系,放松些,不要用脚心踏脚蹬,应该用前脚掌踏蹬,以防脚卡在蹬里边,马铰绳是指挥马前进停止和左右转弯时使用,你慢慢的就能体会到了。”
郑心远在马背认真的听姑娘讲述骑马的要领,他不会骑马的紧张心里逐渐被缓解了,这时才发现已经走近满山遍野盛开五颜六色的鲜花之中,在他的身旁骑着白马的这个姑娘,脚蹬红马靴,白长褪裤,白地小花长袖的连衣裙,套穿红色镶边小马甲,长长的辫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谆谆有神,胖呼呼圆脸儿白里透红。他情不自禁的说:“美呀,美,太美了。”罗西迪卡觉得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张紧张严肃老成的面孔,变成自然大方活拨可亲可爱美男子了,她有意的问道:“你说什么美呀?美的。”郑心远勒住马的缰绳站在平坦的地方,眼望远方深有感触的说:“是呀,你看这蓝天、白云、青山、鲜花、还有——我们——这——马——这——。这一切都是美呀。”
姑娘说:“还有什么?还有人美吧?”她说这个人是指郑心远是个漂亮的小伙子,也包含自己是个漂亮的姑娘,她笑了,郑心远也笑了。他说:“是啊,还有漂亮的姑娘。”
他们走出了山花沟,接着又走近了榆树沟,这条沟里有水,沟底是河卵石河水清彻透明,冲刷河卵石的声音娓娓动听,像是一部进行曲,水的两旁是多年生长的杨柳树。罗西迪卡说:“我们在这里下马休息,也应该吃些东西了。”
他们下了马,摘下马饺子放开缰绳让马自由的吃草、喝水,姑娘在地上铺了一块方布摆上有奶茶奶疙瘩和馕。他俩开始用餐。郑心远端起杯来喝一口奶茶,拿起一块奶疙瘩翻来覆去的看,没有往嘴吃,罗西迪卡说:“这是牛奶挠成的奶疙瘩,你吃吧,越饺越香。”她拿一块馕用力往河道上游抛去,郑心远以为不让他吃才抛弃的,可是被抛出去的馕顺水而下,流到姑娘跟前她从水里捞出来,笑着送到郑心远手里说“你吃吧,这样吃就不硬了。”
他们吃完了,各自骑马顺河流而上。河水越来越多了,冲击石头的声音也不象以前那样优雅动听了,而是哗哗地声音。姑娘说:“我们不能在这里走了,山水下来我们跺不开。”
郑心远奇怪的问:“没有下雨为什么还能发大水?”
姑娘说:“河流的水是山上积雪融化的,天气越热积雪被融化的越多,所以我们这里雨天发水,热天也发水。”
他们骑马上山,走过一段路程之后,近到松树林带,过了松树林带再向山上走就是雪山了。姑娘下马取出事先准备的两件皮大衣,姑娘自己穿的是火红布面内衬白羊羔皮的大衣,给郑心远穿的是禄色调面黑山羊羔皮大衣。
走到悬崖边听到呼救声,仔细一看原来悬崖下有一个人。姑娘说;“我下去救那个人上来。”
郑心远看了看崖下的情况说;“还是我下去吧。”
姑娘将绳子的一头拴在他的腰上对他说:“你下去之后将绳子拴在那人的腰上,你在下边托我在上边提,把他救上来之后,你再上来。”
郑心远拉着绳子下去,小心翼翼地将绳子拴在那人的腰上,让他用力向上爬,自己在下边向上托,姑娘在上边拉,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他救上来,大家休息一会之后又把郑心远拉上来。被救的人叫买卖提,他是到山上采雪莲掉在悬崖下的,因为他的脚伤了不能走路,只好送他回家。
买买提从他的兜子里拿出一朵雪亦玉,送给郑心远说:“这个,塔格依力斯(维吾尔语的雪亦玉)是好药,可以直接敷在红肿处,也可以泡酒喝,是神奇的药,腰疼、腿疼都能治。”郑心远接过雪亦玉,连说:“呀克西,呀克西!谢谢、谢谢!
天山雪莲(又名大包莲、也叫雪荷花)属菊科,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靠种子繁育,从种子发牙、到开花结果需要3-5年的时间,其生长速度虽然很慢,但其生命力极强,它生长在海拔4000米左右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的生长。这种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它独特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传说,唐代岑参(715-770)在新疆安西(库车)为官,得重病(咳嗽痰中有血丝,*可明显摸到肿处)当地医生无人能治。特下通文,有人能治者,许以重金和官职酬谢。十于天后,从外地来了一人,用雪亦玉捣碎,敷在岑参的肿物处,三天咳嗽消失了,正准备酬谢此人,他确不见了,只留下了雪莲,岑参用雪莲治好了病。过些年后,他千辛万苦到天山上见到了雪莲,诗性大发: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赞美雪莲的诗歌。
买卖提的毡房在山下,他家放牧一群马。所以家里有已经发酵了的马奶。买卖提回到毡房热情地用马奶招待客人,邻居听说买卖提掉下悬崖是被北京来的客人和一位姑娘救上来的,都赶来看望,帮助杀羊,做抓饭。本来郑心远他们是想送买卖提到家之后,立即赶路前往二队,买卖提哪里肯让他们走,一定请他们留下来喝马奶。
天山牧场找兄长,罗西迪卡花一样,
她陪郑心远花沟上,流水干馕分外香。
就这样人来的多了,事情也复杂的多了,大家祝贺买卖提遇难得救,同时也是感激两位救命恩人。在他们的心目中口里来的人就是北京来的人,北京来的人救了他们亲人的生命,就是大英雄,就是亲人,就是最好的朋友。因此,他们要像节日一样来庆贺,来祝贺,来欢迎好朋友的到来。
人多了,毡房里坐满了人,毡房外边也围坐一些人,大家开始喝奶茶,吃糖果,后来就是喝马奶,手把羊肉,吃抓饭,气氛非常热烈,人们轮番向郑心远和罗西迪卡敬肉、敬马奶,敬肉就是选最好的羊肉割下一块放在自己的手心中恭恭敬敬的托到客人面前,请客人吃下去,一般的是客人自己接过来吃了,有时是将肉送到客人的嘴里直接吃下去,对于这样的情况罗西迪卡应付自如大家高兴,郑心远没有经过这样的场面,不能大块吃肉,特别是很肥的羊肉他实在吃不下去,他觉得喝马奶还可以,因此他就尽量的多喝马奶少吃肉。
第二天太阳已经老高了,郑心远才睁开眼睛,意识到自己是多喝了马奶,现在还觉得头晕、头痛。买卖提看他已经坐起来了,便亲切的说:“你醒啦,马奶醉人后劲大,你得多休息几天才能缓过劲来。”郑心远不好意思的说:“没想到这马奶也能醉倒人,真对不起你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不能再休息啦,还要去天山牧场二队寻找我哥哥。”
郑心远和罗西迪卡告别买卖提之后继续上山前往二队。队长铁木尔有个弟弟叫扯西栅子。他和城里来的朋友在山上打雪鸡,看到罗西迪卡与一个汉族青年一起骑马上山,气不打一处来。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他们二队组织骑马活动,其中有一个节目是姑娘追,其方法是一男一女自由组成对对,骑马同时出发,在向前走的时候男女可以谈情说爱,男的说什么女的只能听着,到达终点之后,男的向回跑,女的在后边追,如果女的对男的有好感时,女的在后边追赶时只是用鞭子在男的头上晃,不向身上打,就是打在男的身上,也是轻轻的打。如果女的对男的不满意时,就用鞭子狠狠戳打他。那一次活动扯西栅子和罗西迪卡组成一对,她俩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上学的时候又是同班同学。俩人长大了各有心事,女的虽然在孩童时很喜欢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扯西栅子自私、高傲、虚荣。男的眼见罗西迪卡越长越漂亮,日夜想和她在一起,决心要和她结婚。他认为这次机会到了,就把心理的话都说出来了。
扯西栅子怪里怪气的说:“罗西迪卡妹妹啊,哈哈……我们俩对对,是上帝的安排,我包您满意,抱你舒服,抱你好受啊!哈哈……”罗西迪卡似笑非笑的说:“扯西栅子,你别臭美!小心回来我用鞭子抽你。”扯西栅子满不在乎的说:“打是亲骂是爱,妹妹你打吧,我喜欢,打吧,我现在就想让你打,咱俩到一块,我天天让你打,哈哈哈……”罗西迪卡想这小子没皮没脸,为了玩的愉快,同时也怕他讲出难听的话,采取消沉的态度,不理睬他了。而扯西栅子则认为罗西迪卡的沉默是愿意听他的打情骂俏,因此他蹬鼻子上脸,更加嚣张起来,他驾驭他大红马紧紧靠在罗西迪卡雪白马,狡猾的卡住白马的缰绳,慢慢行进。他在罗西迪卡的耳边说:“妹妹我是真喜欢你,毕业以后你为什么老是躲着我,不愿意理睬我?今天我们终于到一块了,妹妹我们结婚吧。我是一天都离不开你了。”说着他已开始楼着罗西迪卡,他的脸已经贴在罗西迪卡的脸上了。罗西迪卡乘扯西栅子专心亲昵时机,左脚用力蹬大红马,右手的鞭子在身后狠狠地打大红马屁股,大红马同时接到两个快跑的信号,立刻用力穿出数丈远,幸亏扯西栅子的马上功夫好,否则,一定被摔在马下。
从规定地点向回跑,罗西迪卡姑娘认为既然我不想和他结婚,也是表态的时候了,所以她在回来的路上就很恨地打他一鞭子,让他死了和她结婚的念头。这一鞭子打在扯西栅子的背上痛在他的心里,他明白这是她不愿意和自己结婚的表态,他想不通,从此就记住了这一鞭之仇。
扯西栅子今天见到罗西迪卡和汉族青年在一起。嫉妒、仇恨的心理使他丧失了理智和人性。他要求他朋友开枪打死这对男女。他的朋友说:“不能这样做,打死他们我们也得死。因此,我们应该想别的办法加害他们。”扯西栅子气愤的说;“你不够朋友,怕死你就走吧,我自己也能够打死他们。”他的朋友也生气的说:“你是猪脑子,除了用枪杀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扯西栅子想了想说:“好吧,我们制造雪蹦用山上的积雪将他们埋葬!”他们选在郑心远罗西迪卡必经的悬崖下险路地段,隐蔽在适当的地方,准备射击。
雪崩是高山上的积雪,在炎热的夏季开始融化,渐渐松软,下边没有足够的支撑力,一旦有震动、冲击,上边大雪团就会应声而下,相互冲幢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响,形成雪崩。有人说;“有时在山脚下大声喧哗,也会引起雪崩。”
当郑心远他俩走到悬崖下,扯西栅子他们同时放枪打击与震荡悬崖上即将涌化的大雪块,大雪块滚下来,打击带动其他雪块一起下滑。罗西迪卡听到枪声料到有危险,说声快跑!她的马快,跑出险区,郑心远和他的马都被埋在雪里。
买卖提在毡房前看着郑心远他们已经走远,心想他是为救我而来到我家的,现在他一定还头晕头痛,这样的情况过雪山是很危险的,于是他叫家人给他备马,又邀请几个朋友,上山护送郑心远和罗西迪卡。他们走到半山腰时突然听到枪声,接着又听到轰、轰的雪块冲击声。买卖说:“不好!前面有大雪块滑下来,他们可能遇到危险,我们要快跑到现场。买卖提首先看见罗西迪卡在雪上爬来爬去。这时他们不能大声喊,怕再震动雪块下滑,人们下马到罗西迪卡跟前问明情况,大家一起挖雪救人。枣红马是紧靠着山的那边跑,所以没有被雪块扎到悬崖下边去,而是连人带马都被挤在山边,马没有倒下,人仍然骑在马上,这样一来郑心远头顶上的积雪不厚,他在雪里边还能够呼吸。当人们把他救出来以后经过一度调整,人马都恢复正常。
扯西栅子他们看见大雪团已经滚下去,以为罗西迪卡她们一定是被压在雪里边。他们就下山了。买卖提他们救出郑心远之后,立即寻找打枪的人,他们发现从山上下来俩带枪的人。买卖提对郑心远说:“你们先走吧,过了这个山峰就是天山牧场的二队了。”郑心远说:“谢谢,谢谢,你们回去吧。”他和罗西迪卡上马往二队去了。买卖见郑心远他们已经走了,对他的朋友们说:“我们要找那俩带枪的人问个明白。”
罗西迪卡领郑心远到了二队,队长不在办公室,他们就回到罗西迪卡家里。她妈妈在家里,见到女儿带着汉族的客人回来了,特别高兴,郑心远在毡房里喝奶茶,娘俩在外边有说有笑的做饭菜。铁木尔队长得信骑马来到罗西迪卡家,罗西迪卡请队长到毡房里与郑心远见面,相互介绍之后,罗西迪卡取出胡吗书记的亲笔信递给队长,信上写着:“铁木尔,你关心汉族病人兄弟,好的很,他弟弟接到你的电话后,到你那里接人,希望你全力帮助,”他反复看了书记的信之后便说:“我没有给你打电话呀,我也没有见的汉族的病人,这是怎么回事?”郑心远说:“我们在家里接到天山牧场铁木尔的电话,说这里有一个精神病人让我们来认领。”铁木尔想了想说:“也许是我弟弟扯西栅子知道情况,他和朋友上山打猎去了,待他回来问一问他吧。”罗西迪卡清楚的知道大雪快下滑是与打枪有关,这打枪的是不是他,为什么情况这样严重?是有意,还是无意?正在这时买卖提和他朋友骑马来了,他们说:“打枪的人是扯西栅子和他的朋友,我看是有意陷害。”说完他们就走了。
铁木尔对有意陷害不解,急问罗西迪卡:“有意陷害是怎么回事?”罗西迪卡说:“我们走到山的悬崖下突然枪响,山上的大雪快下滑将郑心远连人带马都埋在雪里。买卖提他们赶到才救出来。”铁木尔听到这里飞身上马直奔山里,找到扯西栅子劈头就问:“你们看到罗西迪卡没有?”扯西栅子说:“看到了,我还看到她和一个汉族青年在一起有说有笑,真是气死我了。”铁木尔又问:“后来呢?”扯西栅子说:“后来——后来他们就不见了。”铁木尔再问:“大雪块下滑是不是你们搞的?”这时铁木尔有点沉不住气了,他反问道:“是,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这事情你就别管了。”铁木尔说:“古兰干木是胡吗书记派来帮助那个青年到我们这里找哥哥的,你们胡来是不应该的,我问你是不是给外地打过电话,说我们这里有个精神病人,叫他们来领。”扯西栅子说:“我没有向外地打过电话,我也没有说过我们这里有精神病人的事情。我倒听说过南山牧场的铁木尔家里有个精神病人。”铁木尔又追问一句:“你说的可是真的。”扯西栅子想不管它真不真,把他们吱走了就算了,于是随口说:“是。”
铁木尔回来难为情地对罗西迪卡和郑心远说:“很抱歉,扯西栅子也没有给你们打过电话,现在看来我们这没有你们要找的精神病人了,有人说南山牧场的铁木尔那里有个精神病人,你们可以到那里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