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延尉府问案(5)(2/2)
石显灵机一动,在萧望之点自己名字之前就抢先说道:“丞相,各位大人,下官有个想法,不知当不当说。”按身份,石显是没有发言权的,可现在大家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在得到允许之后,石显说道:“下官在想,既然这事是由一群孩子打闹引起的,就应当算是一件普通的案子,没有必要让廷尉府来审理,更没必要让内阁来管。不如和普通百姓一样,把这个案子交给京兆尹负责,京兆尹负责长安城的治安,他来最合适。”
石显的话让在场的人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王武虽然不乐意,可他又挑不出这话的毛病来,也只好勉强表示同意。
于是,这件惊动内阁和皇上的小案子,一下子又从天上飘到了地上,落到了京兆尹的头上。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京兆尹硬着头皮来审理此案,他明面上收集“人证”、“物证”,暗地里却在权衡利弊,他也知道这样的案子可大可小,无论怎么做都会得罪人,甚至得罪一帮人。最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判张伟业无罪,只是登门赔罪了事。王武对此气愤至极,但审理的结果表明那把匕首是自己儿子的,而且是他有意伤人在先,反被自己的匕首所伤,对这样的结果王武也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咽,提不出任何的反对意见来。
王武虽然在这件事上拿张家没有办法,可他心里对张家更加地痛恨了,在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处处和张家作对,张雄提出的向阿兰州增兵的计划也被他百般阻挠,使得这件本来应该紧急处理的军情拖了一年之久。另一方面,他也认定京兆尹在此案中偏袒张家,没过半年,他就找了个机会将京兆尹革职查办,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这件案子终于审结了,张伟业虽然被判无罪,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从王家赔罪回来,张英狠狠地把他打了一顿,然后宣布,三个月内不许他出门。结果,在以后的这段时间里,张伟业真的连大门也没出过,整日里不是练武就是看书,都快把他逼疯了。
这天,张英从外面回来后突然把张伟业叫了去,说是要和他谈谈,张伟业吓了一跳,不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又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令父亲不满意的,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张英的书房。
“伟业啊,我们张家世代为将,东征西讨,为大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当年你曾祖留下遗训,要我们世代保卫大汉的江山,所以你也不能例外。”
张英没有说错,从张伟业的曾祖张全算起,还有他的爷爷张德阳,生前都是汉军的最高统帅,而他的二叔公张俊逸现为太尉,掌管天下兵马,他的伯父张雄是阿兰州的最高军事长官,他的哥哥张成龙是御林军的少校,他的堂兄张翔是禁卫军的少校,就是张英也是刚刚从军中退役入朝为官的。
张伟业对这些一点儿也不陌生,张英没少对他提起过,他也知道自己必将走上同样的道路,可张英下面的话让他吃了一惊。
“不过,以你现在的本事,送你进陆军指挥学院只会害了你,所以我和你娘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你送到洛阳骑兵学校去。”
“啊!?”张伟业开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合上,在大汉,要想当军官,就必须进入军校学习,可洛阳骑兵学校培养的是普通骑兵,出来只是一个下士,升到头也只是一个上士,说白了就是一个兵,成不了官的。
“可是,父亲……这……”张伟业想分辩几句,但被张英打断了。
“你不必再说了,为父已经想过了,你要是做了军官会害了你和你的手下。我送你去洛阳骑兵学校,就是想培养你的能力,让你能在军队里生存下来。你收拾一下,下个月初一你就走,这段时间你就和你的那些朋友告个别吧。”
张伟业见自己的父亲主意已决,知道不能再改变了,于是出了书房,回去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