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回山(1/2)
山脚之下,有多少古今英雄在此,举头仰望。终南山之上一直是道教圣地,传言道家始祖‘老子’便是在此悟出道家真言《道德经》然后,成仙归去。当然那都是传说却是当不得真。可是南宋期间,这儿却是道家圣地,这是毋庸置疑的。全真教教徒布满天下。
创教祖师王重阳不仅武功天下第一,而且道法高深。其弟子全真七子。个个出众。犹如长春子丘处机后来入蒙古大营,与蒙古大汗讲经论道。后来蒙古大举南下时,也是誓死抵抗。不料后来,蒙古南占大宋竟是毁了全真教。全真七子也是遍走天下,又是创出了武当,华山等道家大派。以之来抵御蒙古鞑子。当下蒙古已经北去。不知这终南山上是个什么风景
杨风当然不知这些事,只是觉得终南山看上去和武当都是雄伟无比。只见山尖只送云中。山上绿茵遍野,杨风怎知自己小时已经上过山去。当然更是不知是和自己亲生父亲易岚一起上山。现在一看终南山,觉得其甚是雄伟。几人当下休息够了,也是启程上山。上山路道较为崎岖,无法骑马驾车,所以几人准备步行上山。一路上都是马莺莺问杨风问这问那。现在终于该马莺莺在杨风面前说这说那。
杨风本就是小孩,听得是津津有味。不时也是问这问那,马莺莺可是高兴的不得了。一路上山来,杨风走到山腰,便是累的只喘气,说道:“我要休息一会,”马莺莺在旁笑道:“呵呵,才走这么一点,就走不动了,真是好笑”原来马莺莺也是自小习武,内力已经有些根基。而杨风内力则是全用来压制寒毒,怎会比得过马莺莺。当即说道:“反正我是要休息一会了。不管他许多,要不你们就先走”马莺莺在旁不知说什么好。只见杨风耍赖,也是没有办法。几人见杨风确实累的极了,却是见不到杨风流汗,其实路上也是问过杨风几次,问他“热不热”杨风总是说道:“不热”可是几人都是热的不行。心里也都是觉得新奇。不过也是无法知道原因,此时只有停了下来休息一会。
此时天气炎热。几人都是躲在树下,马莺莺说道:“爹爹,好热啊,要是早些回去就好了”这句话还不如说是对着杨风说的。杨风却是在旁,说道:“一点也不热啊,这么凉快”其实马远易见杨风竟是没有出一滴汗。心里也是觉得奇怪,当下摸了摸杨风的手,发现杨风的手却是比自己凉许多,就问道:“风儿,你真的不热吗”杨风说道:“不热啊,怎么马伯伯很热吗?”马莺莺在旁翘着嘴说道:“这还需要问吗?哼”马莺莺极不平衡,想到一路之上,杨风总是说自己不热,可是自己总是感觉热的要死。可是又没有办法。
杨风其实知道是自己寒毒的原因。心里也是一直在想:不知自己还能活到几时,不知还能不能为爹爹他们报仇。这毒是不是还有救,不过想到爹爹都治不好,说出来只有教马伯伯担心罢了,也就一直没有说。只是每晚照着张三丰说得法子,一直练功。可能是当下正处夏日吧,或许其他原因,杨风的寒病却是一直没有犯了。只是内力一直没有长进。也不知如何是好
不过想到上山之后,若是自己再向马伯伯学些厉害的内力,定是可以压制住寒毒的,也就没有太过在意
几人休息完毕,又是启程赶路,其实现在已经在山腰。几人赶路也就慢了些。马莺莺也是和杨风什么东西也没有带。走起来欢快的很。两人边玩边走。在中途在休息几次后,终于快到山庄之处。几人又是坐着休息。杨风忽然听到一阵啸声,由远及近。不一会啸声便停了。杨风一听便知发声之人,功力不弱。当即有些害怕。就转向马远易只见几人好如没事一般。随即明白,发声之人定是他们的同伴了。自然不用担心。
杨风本是坐在一棵树下休息。背靠着大树,忽然听到‘沙沙’两声。本是想当即站起。不料只见几人都是没有动。就连马莺莺也是毫无动静。就对自己说道:杨风啊,怎么这么没有定力。当即也是闭目不动。其实几人听到声响,也是没有谈话。杨风闭上眼睛。只听那‘沙沙’声音越来越近。后来直觉头上一阵风起。当即想到:难道想在这儿杀了我吗?果然这些人还是一样。本想躲避,但是又想到:他们若想杀我,何必等到现在。当即竟是眼睛也没有睁开。果然在杨风头顶的是一个十几岁的一个少年,举剑下刺。不过只见杨风动也未动,当即一掌击上树干。转身飘下,下来就是跪倒,说道:“弟子于敏恭迎二师公,师傅,各位师叔回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