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 第206章 没有名字的可以不用订阅

第206章 没有名字的可以不用订阅(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火遍全球 传奇大编辑 喜剧大世界 星主天下 仙侠春天 茅山鬼王 问题狂锋 越过现实 天道测试系统 带群丧尸闯宇宙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字瑶林,号敬斋,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起事、廓尔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经略大学士傅恒的第三子,乾隆帝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

因为是富察家族的子孙,乾隆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殇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乾隆帝便把富察氏的嫡侄接入宫中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生儿子一般。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福康安承袭云骑尉,四年后任御前侍卫。

乾隆三十六年(1768年),授户部右侍郎、镶篮旗蒙古副都统。

平定金川

乾隆中叶,四川西北部的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已老,乾隆三十六年其孙索诺木诱杀了革布什扎土司,小金川土司泽旺之子僧格桑再次攻鄂克什和明正土司,又公然与清廷所援军作战。四川总督率军进剿,但素未娴军旅,不善督兵攻剿之事,因调度无方、贻误军务被革职以至隅死。清廷以尚书桂林代阿尔泰为四川总督,再度出兵。桂林却是一个贪图安逸、狂妄骄纵之人,清廷以福隆安前往审讯桂林,以阿桂接替之。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福康安任职户部侍郎,不久迁满洲镶黄旗副都统,受命赶赴四川军中任平叛将领。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月,当阿桂攻打当噶尔拉山时,福康安持印而至,于是阿桂留福康安佐其领兵作战。六月,温福屯兵于大金川之东木果木,日与人高宴,结果被土司索诺木切断粮运,双方激战之下,温福战死,军队大溃。清廷再次部署军事力量,命阿桂为定西将军,丰升额、明亮为副将军,增强兵力,分道再举。第二年二月,清军攻喇穆喇穆,福康安则督兵攻克其西各碉堡,又与领队海兰察合军,乘胜攻下罗博瓦山,并北攻得斯东寨。一天夜晚,土司之兵乘雪雾迷蒙,夜色笼罩,偷偷登山,袭击副将军常禄保驻扎营地,福康安听到告急枪声,立即督兵赴援,击退了土司的进攻,受到乾隆嘉许。五月的—‘天,驻扎在山麓上的土司又借着雨天的掩护,筑起两座碉堡,福康安率八百士卒,夜间冒雨攻打碉堡,入碉中袭杀数人后毁其碉。乾隆嘉许他“壮军威、破贼胆”的行为,特旨褒奖。

乾隆四十年(1775年)四月,乾隆帝鉴于福康安为西路得力之人,赴宜作战尤为出力,授为内大臣。五月,福康安克荣噶尔博山,进至第七峰,又赏嘉勇巴图鲁号,以后即以“嘉勇”二字为封爵佳号,重叠使用。福康安逐一克服多种碉垒营寨,到八月中秋夜,清军分兵自西北攻入勒乌围(今四川金川县内)土司营寨,索诺木逃走。到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俘获索诺木及其家人.大小金川遂平,清朝在此建懋功厅。

金川平定,清廷-行赏,封福康安为三等嘉勇男。福康安原袭之云骑尉,由其兄福隆安次子丰绅果尔敏袭。西征军返京之日,乾隆亲往京城南郊行郊劳礼,赐给福康安御用鞍辔马一匹,御紫光阁饮晏,赐给缎十二端,白银五百两,并于紫光阁绘像,列前五十名功臣中。于是由户部右侍郎转为左侍郎。同年四月,擢为镶白旗蒙古都统,七月,赏戴双眼花翎。九月,再调正白旗满洲都统,十月,赐紫禁城骑马。

总领一方

福康安由于在金川之役中,与士卒艰苦作战,克敌制胜,初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重武功之君乾隆的赏识,于是一再提拔使用。乾隆四十二年,福康安被授予吉林将军之职,次年调任盛京将军。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授云贵总督,成为总领一方军政的封疆大吏。在云贵期间,福康安主张铜厂立法宜详,用人尤要应实,提出在云南多开采铜矿,使铜的产量增加,受到朝廷嘉奖。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八月,福康安又调任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川陕之地向为清朝视作军事重省,十分重视其总督及巡抚的人选,一般均以满洲重臣充任,福康安任为川督后,受命严缉“咽匪”。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攻打大小金川失利后,遁入深山的一些败兵加入了咽噜党,逐渐形成一股反清势力,他们迫于生计,与农民、无业游民一道常起而争斗。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五月,福康安奏蜀中“匪徒”已戢。八月,福康安即擢为御前大臣,加太子太保,次年命来京署工部尚书,五月,又授为总管銮仪卫大臣、阅兵大臣、总管健锐营事务。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三月,福康安再擢而为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福康安因其军功,受到乾隆的宠信和重用,不断加官晋职,成为声名显赫的朝廷重臣。

平定民变

甘肃的回族事件继发于撒拉族民变之后,由田五等人团结固原州、通渭一带回民,在甘肃通渭北六十里的石峰堡修筑营寨,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在盐茶厅小山地方起事,并向西北进军,但攻靖远、会宁不下,田五又于作战中死亡,遂折向东南,与通渭的回民一道攻通渭城。

西安副都统明善率军与回军交战,清军陷入埋伏圈,全军千余人均覆没,明善亦毙命。在紧急形势之下,清廷急忙重瓤组织兵力,命福康安带钦差大臣关防,驰驿以赴甘肃镇压民变,并授参赞大臣,会同将军阿桂共同任事,又任命福康安为陕甘总督。六月,福康安统兵赴隆德,进攻静宁底店,斩杀数千,攻破石峰堡,生擒张文庆等。福康安因此晋封为嘉勇侯。

鉴于甘肃一带回民习武成风,而从文应试者很少,福康安为朝廷的长治久安考虑,上奏皇帝,提出“教导回民”的善后事务,清朝在循化厅设学校,以资训迪,得到乾隆帝的赞许,学校之设,在福康安是为了驯化民众,利于统治,而对边远地区的文化教育之事必定会产生实际效用。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福康安转为户部尚书,第二年又转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福康安受到皇帝倚重,并被授予了相当重要的权力。

转战台湾

在甘肃发生回民事件之后,东南的台湾又爆发了领导的汉族、高山族农民的大规模-,以天地会的教义相号召,形成了强大的势力。起义者在林爽文领导下,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与清军展开激战,连克数县。清廷命闽浙总督常青为将军前往台湾府镇压民变,两相接触,农民军处于主动地位,声势更加浩大,连常青所驻府城也处于包围之中。

常青镇压不力,乾隆又在五十二年(1787年)七月改派福康安为将军,与参赞大臣海兰察同赴台湾作战。当福康安从征金川为领队大臣时,是参赞大臣海兰察的下级,这次赴台湾作战,事隔十多年,福康安竟成全军主帅,海兰察仍是参赞大臣,但福康安能谦谦自下,又善于周旋,很好地发挥了海兰察的军事才能。十一月,福康安一行渡鹿仔港(今台湾彰化西南鹿港),登岸后,由新埤进兵,以主力进攻包围诸罗县城的农民军,双方交战至仑仔顶,农民军从竹围0而抵御,福康安令军队原地不动,自领巴图鲁侍卫冲入起义军中,起义军不幸战败。清军又攻克俾长等十余村庄,起义军-撤离诸罗。清兵追至大排竹,决溪水渡兵,焚烧了农民军的营寨。诸罗一战,福康安以扭转战局、解除城围,被封为一等嘉勇公,赏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以示优异。

同年十二月,清军继续对起义军进行围剿,起义军寡不敌众,大小首领多人被俘。福康安又统兵由内山搜至打铁寮诸社,分兵堵截海口及各要隘。为防止林爽文见追急自戕,福康安密令巴图鲁侍卫十人及屯练兵数百人,改换装束,深入高山密林,终于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于老衙崎俘获林爽文。林爽文被解往京师后,慷慨就义。

前此诸罗被围之际,福州将军恒瑞在盐水港(今台湾台南县西北盐水镇)观望迁延,拥兵不救,请朝廷另派援兵。乾隆知情后遂命福康安-恒瑞,问其妄请添兵,摇惑军心之罪,但福康安并未问及此事,而且在奏疏中为恒瑞多方开脱,称他打仗奋勉,仍请将恒瑞留于军营。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乾隆帝严厉责备福康安袒护亲戚,本想从重治罪,但因平定林爽文有功,从宽免其深究,只传旨严行申饬。等到福康安俘获林爽文本人之后,乾隆帝念其军功,仍亲解佩囊赐与福康安。

林爽文失败以后,福康安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继续督兵赴南路镇压农民军余部,将农民军追至台湾最南端的郎峤,水陆并发,将南路起义军首领庄大田俘获。至此,台湾的农民军被全部镇压下去。

清廷以福康安为主帅,成功地镇压了台湾林爽文的起事,有效地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福康安因此再次受到乾隆帝表彰,上谕称他“用心周密,真能不负任使。“赏黄腰带、紫辔缰、金黄辫、珊瑚朝珠等物,并命于台湾郡城及嘉义县为他各建生祠塑像,在紫光阁绘二十功臣图像。当年,福康安即调任闽浙总督。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因安南国滋扰广西边境,乾隆又将他调任两广总督。七月,和珅之弟、巡漕御史和琳参奏湖北按察使李天培,用湖广粮船私运木材,由此讯得福康安捎信索购一事,乾隆严旨令福康安自劾,罚其三年的总督养廉银,加罚公俸十年,革职留任,但马上即减免。可见和珅、和琳兄弟与福康安居对立之势,乾隆帝对此自有处理办法,使这一文一武之臣都在宠渥之中。

驱逐廓尔喀

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邻国尼泊尔建立起廊尔喀族统治的新王朝,新国王蓄意向外扩张势力,于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廊尔喀以西藏当局征收贸易税太重为由,派兵入侵西藏边境。

乾隆五十六年(1790年),廓尔喀又再次兴兵,直犯班禅额尔德尼驻锡的日喀则,洗劫了札什伦布寺,掠走大批珍宝财物。而驻藏大臣保泰临阵退缩,竟想把0和班禅移至青海。清廷闻报,即派福康安为将军,与参赞海兰察、奎林(福康安堂兄)率巴图鲁侍卫入藏,迎击入侵者。行前,乾隆帝对福康安面授方略。乾隆决心对廓尔喀大张挞伐,以求边境永远安宁。九月二十九日,福康安自京启程,由山西、青海一路驰驿赴藏,海兰察因率兵众多,由河南、陕西、甘肃分别行走至青藏。十一月,福康安收到乾隆谕旨,因青海口外时值隆冬,如果由此入藏,必然险阻丛丛,命他改道而行,该路均有驿站,只是稍迟于指定日期抵藏。福康安素性勇猛,认为军情紧迫,仍从西宁一路入藏。此时一路。青草未茂,马皆瘠疲,因福康安行走疾速才未至困境。十二月一日,福康安在西宁停留四天之后即轻装简从,由当噶尔东廓尔(在今青海西宁市西面)一带启程入藏,翌年正月初三到达青藏边界,正月二十日抵拉萨。从西宁至拉萨,全程四千六百里,途中步行六十天。

福康安所部军队隆冬时节入藏,所遇跋涉之险难以想象,他们每日凌晨三时动身,至卜午七时才能停止行进,每天所行道路需当地-走两天尚有余,一些人迹罕至的雪山,旧雪积存至七、八寸或二、三尺不等,难于登陟。遇黄河发源处,泉水很多,冬季则处处结冰,乱石纵横,马蹄倾滑,行走更是艰难,不能速行。一旦行走至高地,又出现高山反应,“人行即喘,头目眩晕,肌肤浮肿”,加上水土不服,很多人染病身亡。参赞海兰察即生病返京,不久死去。驻藏大臣舒濂、参赞奎林等人也病死西藏。福康安虽是年富力强,也感寒犯病,略形困顿。福康安所部一路,寒冬兼程跋涉,越过世界屋脊,可谓奇迹。

福康安抵藏后,乾隆命他迅速出兵作战,不使廓尔喀军队有喘息之机,以尽快收复失地。此时西藏有军队一万六千余人,粮饷亦充足,于是福康安在各路人马到齐后,即行进剿。四月二十五日,福康安前往绒辖、聂拉木察看地势,定下进兵路线。四月二十七日,福康安由今西藏南部边境的第哩浪古进兵,五月六日行至擦木附近,然而擦木两山夹峙,中亘山梁,廓尔喀军队扎营在山高处,显然难以攻取。福康安乘夜色潜兵进攻,兵分五队,两路深入敌寨左右山梁堵截;两路绕至敌后,截断敌军退路,海兰察领一队由正路直攻敌寨。福康安则督军往来截杀,指挥作战。次日黎明,福康安督兵登山,靠近建于大河与山梁之间的两座石碉,毁两丈余高的城垣,与敌军短兵相接,终于攻克防守坚固的碉寨,夺取了擦木。

攻下擦木之后,福康安所部军队直趋济咙。廓尔喀军在济咙建有要塞,据险筑下各碉卡,相互援应,成椅角之势。五月十日,福康安分兵出击,先翦除旁边各寨,再以主力攻其中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