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太行山门的对话 四(1/2)
恶战之后的当晚,在南鲍庄的战壕里,韩先楚目送温宇辰等烈士被抬走。
伤员也先一步被送走了。送给马海德去治疗。
这期间他又发过几封电报给上级,要求把687团和688团的炮兵部队交给他指挥。灵寿方向还有杨成武支队和所属的炮兵监视和防御,所以山里和旅里都同意了,同时还派688团一个大队到平山南门外待命,担任689团的预备队。
韩先楚问魏诗树:“有多少青年参军?”那么大一个主力连队,这么快就损失了这么多人,韩先楚心疼。
“个。”
“不多呀。”
“可以了,团长,这些人都会都是真正勇敢的战士,见到这么多鲜血和死亡,还敢出来打鬼子。就凭这个他们也会是咱们连合格的兵。”
“领头的是党员?”
“应该是。叫封来希。只有17岁。”
“团长,我可能犯了个错误。他说他要回宜安村,把村里党员和进步分子都叫过来参军。我就同意了?”
“什么?”这可是个紧急情况,万一这个封来希是个汉奸特务,这边八路的虚实就全露馅了。就算不是特务,是自己人,可万一让鬼子抓住,熬不住刑,也会暴露这边的情况的。韩先楚狠狠瞪着魏诗树说,“你可真太大意了。再这样下去,团里可要调你干别的工作去了。”
几个小时以后,封来希还真的回来了,还带来了十几个青年。
韩先楚拉上贺大增,把封来希叫到一间没有打坏的屋子里,问他:“你就是封来希?你说说回去以后,你都干啥了?”
“团长,我回去后,找到派我来的小组长,叫侯才智。我向他报告了这边的情况,我们党小组商量了一下,党员和进步分子一部分,就外面那些,来山这边参军。另外还有几个,通知宜安的老乡,今晚能躲出去就躲出去。我们看到马山村那样了。打仗真不是玩的呀。”
“老乡都躲出去了?”
“没,村里村外到处是鬼子,只有我们铁匠铺后面有个篱笆门接着庄稼地,只有平常党员联络比较多的跟着我们从玉米地里跑了。”
“跑哪了?”
“都有,各自投奔各自亲戚朋友。”
“鬼子炮多吗?”
“有,在村东边野地里放着呢。估摸着,有个十几来门吧。”
“村东多远?”
“没多远呀团长,村东口出去了十来丈就有炮,这么高那种,带轮子的。”
韩先楚和贺大增看他比划,应该是日军联队配备的山炮。
可是?十几门?说明日军是什么编制呢?
实际上,下元熊弥的布置是这样的,由于宜安那个日军大队长不断抱怨八路军的炮射程远,让他打不到,所以他就把自己射程最远的一个38式野榴炮大队(营)给派来加强第117联队了。加上联队自己的4门四一山炮,看上去带两个轮子,有那么高的山野炮一共16门。封来希庄稼汉,能把16门说成十几来门就已经很准确了。另外还有6门战防炮,是下元熊弥预防万一的,没让这些庄稼汉们看到。山里八路的实力有点让师团长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会不会冒出几辆战车出来。
拜**代表团在南京武汉的辛勤工作,日军步兵的编制,韩先楚这个级别的八路指挥员多半懂得一点。鬼子一个联队,平时联队掌握的平射炮应该8门,其中有4门四一式山炮,4门步兵炮。联队下属各个步兵大队加起来也有8门步兵炮。难道说他们把这两种炮混合放列在宜安村东了?不能吧?步兵炮射程不远,放在那里是只能用最大射程射击马山和马山村的呀。连南鲍庄都威胁不了的。鬼子在干啥?韩先楚感觉事情应该比较明显,敌人已经动用了比联队级别高的部队了。战争中的指挥员,不仅要料敌,也要料己,他回过头一想自己,6门苏联120重迫射程就超过了鬼子的步兵炮,还有威力大射程远的美国式样75野炮,经过试验说明射程也超过鬼子的三八野炮一公里多,怕什么。加上其他团的炮火,总共18门75野炮,18门苏式120迫击炮呢。明天迫击炮先不发言,藏起来,先用野炮干掉那几门鬼子平射大炮再说。
韩先楚正琢磨呢,贺大增又问了封来希一些问题,然后拉着他和韩先楚去找那些宜安来的新兵聊聊。
此时一连按照韩先楚的吩咐,暂时在战场上重新整编成两个不满编的排,不过这两个排总共拥有十个掷弹筒,六挺轻机枪,他们怕新兵浪费弹药,让新来的全都用步枪,老兵全部都用冲锋枪。所以除了两门迫击炮交给营里统一指挥外,近战火力倒是没有多大减弱。
他们来到村南一个院子,几个战士在挖土加深战壕,加固射击掩体。看到他们来了,不敢停下,继续挖。
韩先楚走到土堆前,见有两个新兵似乎挖土很吃力的样子,皱了皱眉,这新兵质量可就差了点了。
“同志们休息一下吧。”贺大增说了一句。
一个班长老兵急忙叫大家休息,介绍说这是团长和营里的教导员来了。
韩先楚和贺大增等人把他们从壕里拉上来,叫大家坐在土堆上。借着月光,韩先楚看了看两个体力不大好的新兵,似乎年龄也大,但穿的似乎比封来希等另外几个齐整。至少是身上看不出补丁。
“累不累?”
“累。”右边这个小伙子回答。
“现在累点好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