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当上连长扒层皮(2/2)
“我们就这样回去吗?”他问谢方图。
“当然,听远志的吩咐最好。不能胡乱造次。”
“不甘心啊。”狄逸夫说。
谢方图沉静地说,“能了解城里的地形也好,”他笑了一下,“这叫踩盘子。”
“怎么也要认识一下这几个混蛋的脸再走。”狄逸夫还是不太甘心。
……
汪洋在路上迎面碰到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是大队政治部的张松富。
“汪队长,来,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师部来的朝鲜族同志。这位叫郑富恩,这位叫安静。他们都是师部政治部的,来教咱们的区小队唱歌。”张松富介绍说。115师的部队爱唱歌,连美国记者斯诺都知道这个特点。
汪洋和两位朝鲜族同志握了握手。
“汪队长,你们打无极打得好啊,听说还授予了你们钢铁排的称号?夺下了鬼子一门大炮吧?”郑富恩一边和他握手一边说。
“哦,郑同志,没啥的。你们这次带来什么歌曲?”汪洋也对唱歌感兴趣,但是会唱得最多的还是陕北的秦腔,都是三国折子戏里的内容,什么“三国斩将勇,还推赵子龙”什么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刀进行曲。”
“大刀进行曲?怎么唱?”汪洋问。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就会唱了。当然新兵们还不会。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郑富恩唱了起来,那个叫安静的朝鲜族和张松富也跟着唱。
汪洋听他们唱完,“好,好歌啊。你们快去教我们小队唱吧。总不能抗战开始这么长时间了,还在唱再占遵义,渡金沙江胜利呀。”
汪洋和他们敬礼握手告别。来到了大队部。
游击大队的大队部在一个小院子里,华北每个农户不论贫富都有个这样的小院子,院子里的丝瓜藤已经枯黄,几个干瘪的丝瓜囊还吊在上面。
大队长不在,于政委正好在院子里。
“政委,”汪洋给他敬了个礼,“于政委,我来汇报工作,提几个要求。”
“哦,小汪队长,来来,我们的钢铁排长来了,屋里坐。”
于政委把汪洋拉到里屋让他坐下,看着汪洋还用绷带吊着胳膊,问他:“怎么样,伤口碍事吗?”
汪洋身上有很多弹片伤还没有好,但都没有伤到要害处,就是这个三八步枪子弹的伤,擦伤了肩部的骨骼。
“还好,政委,碰了骨头。拼刺刀扔手榴弹别扭,使唤冲锋枪还行,不碍事。”
“嗯,你如果没有伤到骨头,和那四个鬼子拼,一定不会吃亏。”
“那是。”
“小队情况怎么样?”
“发展壮大了,政委,现在九十多个人,都快一个连了。等负伤同志们回来,就真的够一个连了。”
“哦,那好啊,另外在告诉你个好消息,大队部的炮兵同志看了你缴获的那门炮,没有问题的,可以打咱们八路军的炮弹。”
“啊?那是怎么回事啊?”
“你和大队长,你们俩都忘记安装引信,就把那发炮弹打出去了。所以不会爆炸。所以呢,你丢了一门炮,又夺回一门,还是给你立了三等功,看这是你的奖状。”他说着从一个皮夹子里面拿出一张奖状给了汪洋。
“唉。原来是这样。”汪洋接过立功奖状,仔细看了看,上面有分区司令兼团政委吴信泉的签名。小心叠好,汪洋很珍惜这样的荣誉,还要通过八路军的邮政系统给陕北老家寄回去。
“前一次要是搞得好一点,就能是二等功了吧?”汪洋问政委。
“那当然。不过你也不用老想着那事,以后接受教训就行了。”
“政委,我们排扩大成一个连了。”
“那你就当连长呗。怎么样?和指导员配合还好?他是本地人吧?”
“还好,他是本地人。政委,区小队不像八路军了,根本就不像个队伍,什么队伍也不像。”
“为什么?”
“政委,你看我,”汪洋指着自己的冬季迷彩野战服,“我穿的是八路军的军装,可我们连大部分新同志,连誓师抗日时候那样的国民党军装也没有,都是破衣烂衫的便装,有的穷人家的孩子还穿着单衣呢。另外,枪也不够,子弹手榴弹,什么都缺少。我们现在连自卫军都不如了,好多同志空着手,连大刀长矛也没有。”
“哦,这么说,队长同志是来要衣服,要装备来了?不过嘛,咱们这里离平汉线已经比较远了,离山区更远,拿不到补给呀。另外,你的这身衣服你也不能穿了。”
“啊?!”
政委告诉汪洋:“你们区小队距离鬼子太近了,这身伪装服你们用不上,便衣就是你们最好的伪装。你回去要动员山区的老战士们,把军服脱下来,上交上级。给大队穿军装的主力部队用。靴子也要脱。钢盔也要留下。”
说着,政委就叫来一个政治干事,拿来一套河北当地民间穿的对襟棉袄棉裤给汪洋换。
“这都成了什么样子呀?”汪洋换上棉袄棉裤,带上一个傻里傻气的傻毡帽。
“八路军便衣队的样子呗。换了什么衣服,你们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八路军主力部队!”政委说完,又让政治部给他领一百套棉袄棉裤用大车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