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兵(2/2)
“诸君,大家认为走哪条路比较好呢?”
在郭嘉说完途径的问题,公孙瓒这么向他麾下众人询问着。
“主公,南路虽然途程较近,但是山岭之地却不便于大军转运粮草,所以应当走东路。”
戏能此时则这么向公孙瓒建议着。
“主公,霸所练之兵都教习翻山越岭之术,我愿单领兵走南道,以作策应。”
不过就在戏能刚说完话,臧霸便这么向公孙瓒请命着。
而臧霸此人字宣高,乃是泰山华县人。臧霸父臧戒,曾任华县狱掾,其间因依据国法,不肯听从泰山太守凭私欲杀人。太守因而大怒,令将臧戒收监并送到太守府去,其时监送者约有百余人之多。臧霸当时十八岁,闻讯后便引领从客数十人于费县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夺救亲父,监送者见状,均惧而不敢动,臧霸便与父亲亡命奔逃于东海,而臧霸亦开始以勇壮闻名于世。后黄巾大乱起,臧霸从属陶谦,拜为骑兵都尉。平乱后臧霸见陶谦过于专横,便收兵回泰山,与孙康、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然后汉庭因公孙瓒要建立驰道,便征调天下刑徒和钱粮去往幽州。而青州刺史孔仪知臧霸名头,也畏惧臧霸的兵盛恐难以控制,便命他去押运刑徒钱粮去往幽州,结果便留在了公孙瓒麾下。而孙康、孙观、吴敦、尹礼四将则也被公孙瓒厚待,分别任校尉、都尉之职,从属于臧霸,领他麾下的三个步兵团。
“宣高,你这话说得可太有意思了。这么说,你认为我们应当分兵而进,而你则领兵走南路吗?”
公孙瓒笑着向臧霸这么说着。
“正是。”
臧霸则一脸严肃的这么回复着。
“主公,峻愿意和臧霸一起走南路。”
任峻此时则这么向公孙瓒请命着。
“主公,宣高与伯达之议可行,我等兵多,分兵而进不但营造声势,也可令高句丽难以防备。”
郭嘉此时则这么赞叹着臧霸和任峻的话。
“嗯!那就如此安排吧!”
公孙瓒便同意了臧霸和任峻的请求。
“主公,我想让马钧与我们同行!”
此时任峻则继续向公孙瓒这么要人着。
“德衡乃是器具高明之士,我这边的大军为主力,你与臧霸则为辅助。所以德衡只能留在我们这里。”
公孙瓒则没有同意任峻的话。
“主公,由于我们路近,我敢保证我们会比主公先到纥升骨城城下。而此时我们军可先在纥升骨城下建造攻城器具,主公大军后至就不需要花时间了。”
任峻则这么向公孙瓒说着理由。
“哦?你让马钧跟你们同行的理由,就是你说会被比我先到纥升骨城吗?”
公孙瓒继续向任峻询问着。
“正是。”
任峻回复着公孙瓒的话。
“既然如此,我就答应你的要求,让德衡与你和臧霸同行。”
而就这样,公孙瓒答应了任峻的请求,和臧霸分别领兵两路并进高句丽的纥升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