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重生之公孙瓒 > 第七十六章 戏能与郭嘉

第七十六章 戏能与郭嘉(2/2)

目录
好书推荐: 职业篮球风云---自由开火权 退役宫女 异界魔兽史诗 末世之能力者 荣誉 福临少主 注定成魔 超级家丁 琴惑 汉兵

瀑布的水声流淌进公孙瓒等人的耳中,此时星朗如灯,所以这夜色虽暗,但是却可以看清道路和景物。而公孙瓒等人看到在一处瀑布深潭之处,有一间茅屋,茅屋旁则有一匹马拴在拴马桩上,看来那茅屋就是八戒和尚的居住地了,而那匹马应该就是郭嘉所骑来的,他定在那茅屋之中。

咚!咚!……

来到茅屋前,公孙瓒便亲自去敲门了,而他在敲门时闻到一股夜来香的香味。

谜之音:夜来香是多种花合起来的别称,而之所以统称叫夜来香,是古人用来防晚上蚊虫叮咬的。

“何人深夜来访?”

茅屋内但听一声字正腔圆的声音响起,令公孙瓒等大感亲善。

“幽州公孙瓒。”

公孙瓒则在门外这么回复着,不过他说完话便听不到屋里的声音了。

吱呀!

等了一会儿,这茅屋的门才开启,但见一名身披黄色袈裟的光头年轻僧人出得门来,立刻让田丰、关羽、戏能、邯郸淳等人皱了一下眉头。因为身体发肤受自父母,此人竟然剃个秃瓢出来。

“贫僧不知蓟侯大人来访!恕未远迎,见谅!见谅!”

字正腔圆的声音再次响起,看来这声音果是出自那和尚。而这和尚虽然不知谁是公孙瓒,但看到公孙瓒在前,自然向公孙瓒这么说着话,不过他并没有作揖说话,而是双手合十。这种礼节又令众人不快,但是公孙瓒却没有感到什么不妥。

“禅师不必如此多礼,我此来是来访郭公子的,不知道郭公子是否在府上。”

公孙瓒此时依旧态度良好的向那和尚说着话。

“原来是来找奉孝的啊!奉孝正在我房里,那请蓟侯和各位高贤屋里坐!”

那和尚立刻欢迎着公孙瓒这么说着。

然后公孙瓒等人便进了这和尚的茅屋里,不过那郭嘉的仆人却待在屋外,因为他身份低微。

公孙瓒进到屋里便看到一个后现代短发头型的男人正在屋里看着绢帛佛经,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长得慈眉善目,并且也是一身的袈裟装束,难道这个人就是那邯郸淳口中装束异常的郭嘉?和他心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他一直以为郭嘉是一位英俊潇洒的书生摸样,想不到一眼望去比那个和尚还和尚,就差弄出秃瓢了,不过他一头短发在这个时代和秃瓢没有多大差别。

在这房里由于公孙瓒看到郭嘉这种造型,惊讶的望着郭嘉不语,也令那和尚和众人不好开口。

“这位就是蓟侯大人吧?”

过了一段时间,那短发男好像看完了佛经,放下佛经后望向公孙瓒这么脸上露出微笑的说着话。

“啊?哦!我便是公孙瓒,你可是郭公子?”

公孙瓒听到郭嘉这么向他询问,便向短发男拱手说着话。

“正是在下。蓟侯大人可是特意为征辟在下而来?”

短发男承认自己是郭嘉后,依旧笑着向公孙瓒询问着。

“瓒正有此意,希望奉孝能助我匡扶汉室!”

公孙瓒知道那人的确是郭嘉后,立刻向郭嘉深深作揖的这么说着。

此时屋里众人对公孙瓒这句话立刻起了反应,目光如炬的望着公孙瓒,因为公孙瓒口中说出的匡扶汉室四字,意味着公孙瓒是一个忠臣,大大的忠臣。

老张的心声:三国评书我可是没少听,这匡扶汉室四个字的威力我可是一清二楚。

“呵呵!郭嘉何能受主公如此大礼?若蒙主公不弃,嘉愿意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

郭嘉看到公孙瓒这么敬重自己,便笑着向公孙瓒深深作揖着回复着。

此时已是深夜,公孙瓒等人只好住在这和尚的茅屋,而此时这茅屋里众人都有大才,顿时纷纷讲起天下大势,以及为公孙瓒的未来谋划,令公孙瓒感到这些人都不简单,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并且在谈话中公孙瓒还知道这和尚就是那八戒,而他原名朱士行,潜心修行佛法,打算随公孙瓒一起到幽州传播佛法。不过田丰等人却很反感此事,因为太平道现在还在霍乱天下,这佛教也是宣扬迷信的东西,怕会弄乱幽州的治安和人心。但是公孙瓒是知道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那么大的煽动性,并且中国统治阶级还利用佛教来安定人心,所以公孙瓒便答应了那八戒的要求。并且,公孙瓒这么做,还有一层讨好郭嘉的意思在内。

——————————我是分割线——————————

作者章后语:朱士行,颍川人。少年出家为僧,但未受戒。公元250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柯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建立戒坛,首创戒度僧制度。当时,朱士行正在洛阳,立志学佛,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汉土第一个出家沙门。

朱士行也是三国时期第一个前去西域求法的僧人。他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阳钻研、讲解《小品般若》,感到经中译理未尽。因为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讲解起来词意不明,又不联贯。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

公元260年,他从雍州出发,越过流沙到于阗国,果然得到《大品经》梵本。他就在那里抄写,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自己仍留在于阗,后来在那里去世,享年80岁。

公元291年,陈留仓垣水南寺印度籍僧人竺叔兰等开始翻译、校订朱士行抄写的《大品般若》经本。历时12年,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共20卷。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在我书里朱士行已经受戒,并且早生了二十来年,为得是突出人物形象,并且朱士行的确法名八戒。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