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战后密议(三)(1/2)
“那董卓此战主要败在轻敌和不悉步战上,那董卓也是久经战阵之人,定会洞悉此事,所以以后征战会更加艰难。我打算派人进城去联系公孙瓒等朝臣和我等里应外合,方能成事。”
丁原这天夜里继续在军营里这么向他的众将说着话。
“主公所言当是,我等从之。”
众将听到丁原这么说便都这么回应着,因就智力而言,他们还不如这个年已花甲的老将,也提不出更加妥善的办法。
谜之音:在汉末几支主力部队如凉州董卓、并州丁原、幽州公孙瓒、青州陶谦、荆州孙坚,他们军中没有什么军师,清一色的武将,大小事情全都有主帅掌控。而能为主帅大将之人也都是机谋高远之辈,董卓、丁原、公孙瓒、陶谦、孙坚都是这个汉末乱世里第一批登场的最耀眼的将星。
“徐荣、公孙度,我想让你们二人偷偷入城去找那公孙瓒,因为你们二人都是幽州人,那公孙瓒最护短,只要你们进得城看到那公孙瓒,他定会维护你们。我这里有书信一封,你们可交予那公孙瓒,而公孙度,你就暂时留在公孙瓒那里以作内应。”
此时丁原向徐荣和公孙度这么吩咐着。
谜之音:徐荣和公孙度二人是幽州辽东襄平人,其中公孙度以而立之年就当上了冀州刺史,乃是天下名士,但是因为谣言而免官,所以避居在并州。丁原带兵进京时,徐荣任太原郡都尉,跟随丁原走时举荐了他同乡公孙度,所以丁原征召公孙度为他从事,与他一起进京。
“诺。”
徐荣听到丁原这么说便一起应了一声,而他们知道此去的意义,特别是公孙度知道自己这回是去当人质的。因为在丁原军中他资历最浅,虽然被丁原给予领兵重任,但是也只有牺牲他了。
公孙度的心声:公孙瓒,我倒是要看看你是何人物?为何被京师之人称为绝伦天下?看看我们姓公孙的里面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大英雄!
而公孙度倒是没有介意丁原这么安排,反正他除了和徐荣有交情外,对丁原倒是没有多少感情,去到公孙瓒那里也无所谓。何况这些年公孙瓒扬名之时,他避居在并州也听过不少传闻,有心想见识一下公孙瓒这个后辈。
谜之音:公孙度现年四十岁,而公孙瓒只有三十一岁,并且出任也比公孙度晚。
“听说丁原军在洛阳城外筑起了京观!”
“什么?丁原打败的可是皇城的禁军啊!他这么做不是造反吗?”
……
董卓和丁原大战后丁原筑造京观扬威的消息不胫而走,因为那京观就在洛阳城外,令洛阳城里人心惶惶,害怕丁原打进来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更令城内董卓军的士气大跌。
不过虽然如此,由于洛阳城巨大,丁原军还没有本事攻城,只驻军在北门外,令洛阳城其他三门还有人来往,只是盘查的仔细多了。
“蓟侯、大哥,我发现在四周的细作多了不少,看来那董卓对我们很不放心啊!”
在洛阳城里公孙瓒、刘关张正打算去王允府上,而此时关羽发现他们这支队伍周围董卓安排的细作多了不少,便这么向公孙瓒和刘备这么说着。而公孙瓒来王允这里实际上就是因为他知道这王允才是董卓命中注定的克星,并且他也不信任卢植嘴中的袁隗,还有他还想趁机看看貂蝉。
老张的心声:哼!托曹操的福,老子装熊蛋让董卓开始对我放松警惕。现在老子已经安排妥当了,你再派这么多人监视我有什么用?
公孙瓒心里却不以为然的这么想着,稍稍摆了摆手,那意思就是不要在意。
王允的心声:哦!公孙瓒和刘备来拜访?奇怪了?我在朝堂之上与他们师父第一个决裂,他们为何来见我?是为他们师父出气?还是因为董卓要废帝的事情?
这是王允在自己府堂内、听到侍从向他汇报公孙瓒来访时的心中所想。
“蓟侯,王允这里有礼了!”
王允大开仪门的迎接着公孙瓒和刘备,而他则这么的和公孙瓒寒暄着。
“太仆大人,瓒造次来访!还望海涵!”
公孙瓒也这样寒暄着,而就这样王允把他和刘备迎到了客厅,而这太仆府原来就是王家的大宅,而王家在洛阳已经落脚,其庭院很大,仆人众多。不过当王允把公孙瓒和刘备迎到客厅的时候,却一摆手屏退了所有仆人,只有他和公孙瓒、刘备三人。
“太仆大人,我来是特意为我师傅赔罪而来!”
进到客厅后,公孙瓒便先向王允这么拱手说着话。
“哦?蓟侯,你这是哪里话来,在朝堂之上是允话多了。”
王允见公孙瓒特意来缓和关系的,他也只好这么应付着。
“太仆大人,我师傅因为厌倦官场,最近已萌生退意,只希望太仆大人不要太计较。”
此时公孙瓒则继续向王允这么说着话。
“什么?罢了!随他去吧!”
王允听到公孙瓒这么说先是惊问了一声,然后便这么说着。
“蓟侯此来,不仅仅是为了此事吧?来,我们坐下谈。”
然后王允便这么向公孙瓒说着话,等公孙瓒和公孙瓒席地而坐后,他便坐在了公孙瓒和刘备的对面。
“太仆大人对这朝事如何看?”
公孙瓒坐下后便讲起了一个话题向王允说着。
“明人面前不说假话!我观那董卓非是人臣,既打算废帝,必兴谋逆之事!”
王允说话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张口就令公孙瓒和刘备讶异起来,而刘备此时环顾了一下看有没有偷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